图书馆职能发展演变
2.1 图书馆职能
2.1.1 社会文献信息流整序的职能
社会文献信息的生产具有两个明显的特征:一是它的连续性,一是它的无序 状态。所谓连续性,是指社会文献信息一旦产生,它就不会停止运动,而总是源 源不断地涌现。社会文献信息的这种连续运动状态,用形象化的语言来描述,就叫作“文献信息流”。所谓无序状态,是指社会文献信息的生产,从个体和单一 的机构来说是自觉的、有目的的,而从整体上看则是不自觉的、无目的的,文献 信息的流向是分散的、多头的,有时甚至是失控的。文献的这种无秩序的、自然 排列的流动状态就叫作无序状态。社会文献流的无序状态,给使用者带来了极大 的不便。为了使人们能够合理地、有效地、方便地利用文献信息,控制文献信息 流的动向,就需要对文献信息流加以整序。图书馆就是这样一种能够对文献信 息流进行整序的社会机制。因此,对社会文献信息流的整序,就成为图书馆的基 本职能之一。 图书馆的整序职能,通常是由对馆藏文献信息的分类、编目、保管贮藏等手 段来实现的。整序的实质就是组织和控制。社会文献信息经过图书馆的整序就成 为有序的文献信息集合体,因而才能为用户所利用。没有整序的职能,图书馆的 性质就无法体现,图书馆也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
2.1.2 传递文献信息的职能 这是图书馆的另一个基本职能。传递决定了图书馆的中介性。没有传递也就 无所谓中介性。问题是图书馆传递的对象是什么?在这个问题上长期存在着分歧。 有人认为,图书馆是传递文献的,还有人认为图书馆是传递信息的。我们认为, 图书馆是传递文献信息的。图书馆传递文献信息的职能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体 现出来:
(1)图书馆传递文献的内容信息。文献是人类文化信息的载体,文献存在 的意义就在于它能够传播文化信息。图书馆对文献的传递,实质上就是传递载于 文献中的科技文化思想信息——文献的内容信息。因此,在图书馆文献借阅流通 现象的背后,隐藏的是传递文献内容信息的本质。在这些内容信息中,能够消除 用户对文献所论述的主题内容的不确定认识的部分,就是信息。所以,信息的传 递是随着文献的内容信息的传递一起进行的。
(2)图书馆传递关于馆藏文献的信息这种传递的目的在于回答某个图书馆 是否收藏有某种文献,或一组图书馆收藏有哪些文献,以便消除用户关于某种文 献是否收藏在某图书馆或某些图书馆的不确定性认识。|图书馆目录是传递关于 馆藏信息的主要工具。图书馆目录的本质,就是馆藏文献信息的集合体。用户对 图书馆文献的利用,首先是通过查阅图书馆目录,在获取了馆藏文献信息之后, 通过借阅而实现。因此,图书馆传递文献的内容信息,是以传递馆藏文献信息为 基础的。 用户只有在获取了馆藏文献信息之后,才能进一步获取文献的内容信息。所 以,图书馆传递文献信息的职能必然包括传递馆藏文献信息的方面。
(3)图书馆传递网络信息。在网络环境下,图书馆还可以利用网络上的信 息满足用户的信息需要。
(4)图书馆传递文献信息的形式,有主动传递与被动传递之分。主动传递 是指图书馆能够根据用户需求的学科范围等,主动地进行文献信息服务,为用户 提供其未知的文献信息,如新书报道服务、定题文献服务等。被动传递是指用户 向图书馆提出确定的文献需求,由图书馆员通过借阅流通等来满足,如借阅、咨 询、馆际互借等。主动传递对于图书馆人员的素质有较高要求,要求馆员熟悉文 献内容,能够及时准确地传递文献的内容信息。[9]目前,在图书馆中大量存在的 传递形式是被动传递,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大数据技术的普及与应用, 图书馆主动传递文献信息的形式将大大地发展起来。 图书馆传递文献信息的职能,主要是通过图书馆的流通阅览、参考咨询等服 务部门来实现的。因此,这些部门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图书馆传递职能的发 挥。
2.1.3 开发智力资源,进行社会教育的职能 开发智力资源,进行社会教育,是图书馆的一项重要作用。图书馆馆藏文献 是人类文化科技学术思想的结晶,它也为图书馆从事智力开发,进行社会教育提 供了丰富的、雄厚的物质基础。 智力资源的开发,主要包含三层意思:一是开发馆藏文献资源;二是开发网 上信息资源;三是启发用户的智力,培养用户进行科学思维的能力。人类科学 技术的发展,是建立在吸取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的。而馆藏文献资源和网上资源并 不是都能在同一时间里为用户全部使用,有许多文献信息会被长期搁置在书架上, 或存贮在网络上,不为人所注意到。这里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图书馆对文 献信息流整序不当以外,还有其他重要的因素,就是社会对文献信息本身存在着 的认识的局限性,以及由于社会文献信息量巨大而造成的信息的湮没不彰,这样 就造成了智力资源的浪费。因此,图书馆对馆藏文献和网上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 用,是应尽的职责。只有这样,才能及时、准确地揭示文献的内容信息,为传递 文献信息创造条件图书馆进行智力开发,还体现在对用户进行的各种图书馆教育 上。
这些教育包括:书目知识教育、文献检索知识方法教育网络信息检索方法教 育、阅读方法教育和学习方法教育等。它们对启发智力、活跃思想、培养科学思维能力、提高学习效率、养成终身学习的能力等,都起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对 用户进行的“如何使用图书馆”的综合性教育,对用户从事科学研究或者自学都 是大有好处的。这种智力开发的作用,也是其他的社会机构所不能代替的。图书 馆进行社会教育,是在图书馆为社会提供了学习场所这个角度上提出来的。图书 馆不是实施这种教育的主体,实现这种教育的人是用户本身,是社会上大量存在 的学习者。图书馆作为一种中介性的社会机构,它的教育职能也带有中介性—— 文献对用户的教育作用是通过图书馆为中介而实现的。同时,图书馆的教育职能 也受图书馆的社会性、依辅性和学术性所制约。一方面,到图书馆接受文献教育 的用户具有广泛的社会性;另一方面,图书馆也必须依靠充足的经费、丰富的馆 藏文献和网上信息资源,才能实现这种对教育的辅助作用。此外,这种教育职能 发挥得好坏,还与图书馆的学术水平有关。由于图书馆馆藏文献信息的连续性, 使得图书馆的教育也具有长期性和稳定性,并且是无限发展的。受教育者可以长 期地、自由地利用图书馆进行终身学习,这是学校教育所不能比拟的。 未来社会的发展,关键靠人才。而学校教育仅仅是培养人才的一种形式。在 大力提倡终身教育的今天,图书馆开发智力资源、进行社会教育的职能就显得格 外重要。
2.1.4 信息咨询服务职能 以网络技术为基础,对图书馆的资源进行收集、整理、加工、存储、使其更 好地满足读者的需求,用现代化的手段向读者提供图书资源、社会服务,满足读 者个性化需求,转变图书馆传统服务方式,发挥图书馆的服务职能。主要内容有,如文献借阅、参考咨询、文献检索、网络信息导航、用户研究、 用户培训工作。此外,还包括各类信息工作,如科技查新、专利查新、定题信息 服务等。
2.1.5 满足社会成员文化欣赏、娱乐的职能 20 世纪后半叶以来,休闲娱乐已经逐渐成为我们这个时代最重要的特征之 一。在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人们开始较为富裕的时候,生活物质消费在家庭消 费支出中只占很小的比例,人们更多地将金钱投入到休闲娱乐消费中。休闲的中 心位置将会进一步突出,人们的休闲观念也将发生本质的变化。 福雷斯特研究公司对年龄在 16 至 22 岁的消费者进行了一项娱乐消费研究, 据这项研究的组织者瓦尔什博土指出,73%的年轻人的第一消费动力来源于娱乐 他们的可支配收入有 60%都花在了娱乐消费上。Booz-Alan & Hamilton 企业管理顾问公司沃尔夫预言:“到 21 世纪上半叶, 作乐’将不再是一个特定的行业,因为所有的事情都可以换个角度或者方式来做, 为人们提供娱乐,让人们过得更轻松愉快。” 在互联网上,休闲娱乐已经成为众多网民使用互联网的主要目的之一,以休 闲娱乐为主的数字娱乐业也将成为互联网经济的主体,数字娱乐业不只是人们通 常所说的电脑游戏,它覆盖了以数字技术向人们“制造快乐”的各个领域,如提 供视听享受的音乐、DVD、VCD、交互电视、Flash 动画,重在体验的电脑游戏、 手机游戏和网络游戏,陆续开发出的新式娱乐产品、虚拟现实产品等,以及网络 聊天、社交媒体、网络直播等,都是数字娱乐业的组成部分。一切通过数字技术 (如计算机、互联网等)为人们提供娱乐的东西都可以称为数字娱乐业。甚至 连网络时代教育的手段也充分利用了游戏、玩具的理念,是广义的数字娱乐业的 组成部分。 图书馆是社区的文化娱乐中心。图书馆所提供的文献信息中,包括文学作品、 音乐美术作品、影视作品、游戏软件等,可以满足社会成员文化欣赏、娱乐消遣 的需求。儿童图书馆通常根据少年儿童的特点,组织游戏、故事会等活动。信息 时代的图书馆要利用计算机和互联网开拓服务领域,充分满足用户的休闲娱乐消 遣的需求。
2.2 图书馆职能发展演变
图书馆的社会职能是在图书馆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在不同历史阶段, 图书馆有不同的主导职能,不是谁取代谁的问题,而是哪个职能为主导的问题。 同时有偏向社会性的职能和偏向个体性的职能。在某一阶段,社会图书馆总体可 能以保存职能为主(如中国古代藏书楼);在某一阶段,以信息职能为主(如现 阶段图书馆)。当然,从总体上看图书馆的几种基本职能是互相联系、互相补充 的。图书馆职能演变趋势图如下图 2-1 所示,试从横轴时间角度和纵轴个人和社 会两个角度说明图书馆职能发展演变的过程。 孤立地强调某方面的职能而忽视其他职能的作用,则是片面的。对于不同类 型的图书馆来说,图书馆的职能也要根据其性质、任务、服务对象、收藏范围和 所在地区等具体情况的不同而有所侧重。因此,应当强调从各馆的实际出发来发 挥图书馆的职能作用,以便办出图书馆的特色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