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合成歌声调教经验总结(五)音高调整技术(下)

2020-08-28 21:07 作者:十亿光年0707  | 我要投稿


五线谱上的各种装饰音(回音,颤音,各种波音)
五线谱上的各种倚音

    (建议使用musescore、overture一类打谱软件试听各种装饰音奏法)

    装饰音种类繁多,其中倚音、颤音、波音在调声中较为常用。

    倚音,即将一音符的时值分出一小部分给一个小音符,分单复、前后。效果为使音高间过渡平稳,以及体现汉语歌词四声音调。

当旋律出现大跳(尤其是上行)时,会造成“音头下拉”效果,此时使用倚音可以软化过渡。如果效果仍不理想,可手动调整音高曲线

    颤音(vibrato,trill在此不予讨论,可参考网页链接),频率5.5Hz-7Hz,幅度200音分以内(一定程度上幅度与力度呈正相关),既可用于配合低张力体现“虚弱”、“泣不成声”一类效果,也可配合高张力体现“用力”效果。

低张力状态下的颤音,与发声(响度)配合使用,可依照音高线描绘响度模拟人类演唱颤音时音高与力度的联动,注意幅度不能过大
振幅逐渐增大,表现为力度渐强

    不同唱法乃至不同乐器产生颤音效果都有很大不同,正弦曲线也不足以准确描绘音高变化。因此有一部分调教师选择手绘颤音,但并非所有调教师都了解当前演唱风格下的最适颤音,且手绘能力参差不齐,最终不如自动颤音之情况比比皆是,因此手绘颤音并非必需,建议量力而为。

    还有一种颤音,幅度不超过100音分,频率极高(周期12毫秒左右),即过载颤音,用于体现嘶吼效果。

    波音(原则上占用音符时值的四分之一,此处所用应属复倚音范畴),分顺(即上)逆(即下)、单复,即由主要音开始,进入调内邻音又立刻回到主要音。因其兼具上行与下行,可看作“多功能倚音”。

左为波音记号,右为复倚音记号
此处波音效果为“前(短)倚音+后(长)倚音”

    长倚音通常可以替换为复倚音或波音,效果近似。

长倚音处理
复倚音处理

    装饰音仍有滑音,回音等,使用方法难以一一说明,运用得当可以增色,运用失当则令人不适。建议自行试验效果,选择合适方案。

合成歌声调教经验总结(五)音高调整技术(下)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