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金钱与火焰:中世纪的意大利雇佣兵

2022-04-18 21:25 作者:芝兰学社  | 我要投稿



历史上,欧洲可能是世界上发生战事最频繁的地区,或者说自罗马帝国灭亡之后,欧洲就进入了一个“战国时代”。尤其是查理曼帝国分裂后,西欧的战争更加频繁了,“十字军东征”、英法百年战争、西班牙的“再征服运动”,等都是发生在文艺复兴时期。如此多的战争势必需要大量的兵员,作为军事制度中的主角色——士兵,其军事组织主要表现为武士军、雇佣军、奴隶军、正规军、征召军、民兵。而在意大利因其表现为“小国寡民”,故而雇佣军成为主要角色了。雇佣军是一种职业,一种为钱而出售军役使者,虽然也为得到诸如土地授予,公民资格或优惠待遇而如此,但选择军役只是作为维持其基本生计的一个手段。在意大利,雇佣兵虽作为军事制度中的主角,但战争的规模一般不大,固然其数量不多,且雇佣军多具有流动性,随着战争而流动。到 16 世纪整个欧洲的雇佣军的总数平均为 50 万人。在整个中世纪里,雇佣军都是主角,到“三十年战争”为高潮,以后随着意大利沦为西欧强国的附属后逐渐淡出意大利历史。

 


对雇佣兵的解释介绍

作为一种军事制度确切存在着,在这种无形的制度下,出现一群特殊的群体,那就是雇佣兵,他们奉行“为金钱卖命,为冒险卖命”的人生信条,他们多数见不得阳光,一直挣扎在政治边缘上;关于雇佣兵,笼罩其上的除了神秘,也许最多的就是误解。除了金钱之外,他们有时候也会为了荣誉而战,比如梵蒂冈的瑞士卫队,然而不管雇佣兵是职业敢死队也好,还是乌合之众也罢,存在的即是合理的,雇佣兵自有其存在的理由。从古至今,从热战到冷战,从军事到政治,到处都活跃着雇佣兵的身影。


雇佣兵,在英文中是“唯利是图者”的同义词。中国古语“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正是对这类人的生动描述。维基百科是这样解释雇佣兵的:他们是一种特殊的兵种,是一班为了个人利益而参加一场武装冲突的人。参战的目的只是为了金钱,奖赏,只要对方出价够高,他可以受雇于任何人。雇佣兵参战并非为了意识形态或政治信仰,爱国主义或者道德原则。“为金钱卖命,为冒险卖命”是雇佣兵奉行不渝的人生信条,那么其定义为:他们受雇进行各种暗杀、绑架、走私,甚至搞政变等恐怖活动的一类人。揭开其神秘面纱,我们就会发现,雇佣兵其成分复杂,各式各样的人都有,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喜欢战争,战争是他们生命的一切。1977 年《日内瓦公约》附加议定书第二条给雇佣兵定下了这样一个定义:在当地或境外被特别征募以便在武装冲突中作战的人;以获得私利为目的参加军事行动,并由冲突一方给予远超过正规部队内部的战斗员所得到的物质报偿;既不是冲突一方的公民,又不是冲突一方所控制领土上的居民 ,不是冲突一方武装部队的人员,又不是非冲突一方国家所派遣执行官方职务的人员。公约同时规定,外国雇佣兵不应该享有作为战斗员或成为战俘的权利。


雇佣兵是人类历史上第二古老的职业,他们是一支特殊的群体,是一支特殊的军队,是与战争关系及其密切的一种职业。



中世纪意大利雇佣兵的历史渊源

欧洲雇佣兵的历史十分久远,在希腊历史的古风时代就已经使用雇佣兵进行战争活动了,希腊是一个山地多,平地少的国家,其小农经济非常脆弱,难以养活许多人口,加之希腊在古风时代向城邦制度过渡,其内部矛盾激化,如遇天灾人祸,小农更是雪上加霜,不得已向贵族、富人借债。“当时欠债失地的贫民,除了沦为债务奴隶外,有的成为依附者,有的漂泊海外去当雇佣兵,有的背井离乡,迁徙异地”古希腊政局的动荡与僭主政体的盛行也为雇佣兵的出现提供了一个必要的前提。古希腊城邦表现非常明显的就是各个利益集团的互相争斗,这也为僭主的出现提供了条件。有些僭主是作为平民的斗士发迹的。而这些僭主掌握政权后,为了防止被打倒的贵族反扑,往往需要建立一支由本邦或异邦人组成的卫队,这些卫队在本质上就是雇佣兵。再者就是当时整个地中海地区的战争频繁与政局动荡不安,这就为古希腊雇佣兵提供了巨大的海外市场。



不仅仅是古希腊在战争中使用雇佣兵,罗马帝国同样的也使用雇佣兵为其服务。罗马帝国时代的雇佣兵最主要的来源是同盟城邦的友军,许诺以大量报酬,然后这些同盟城邦会派遣援军支援,也被称为雇佣军、附属军、仆从军。大多时候,这些城邦是被罗马帝国击败后签订条约,规定罗马军队出征时他们必须派遣一定数量的军队协同作战。一旦这些部队阵前背叛,纵然他们可以逃脱,但他们家乡的人会遭到罗马人的报复,所以一般来讲,他们的忠诚是可以保证的,但同时永远不要指望他们会为你卖命。


罗马人是非常注重战争策略的,他们经常会挑选敌人的敌人来作为自己的友军,雇佣他们的部队来协同自己作战,这些部队是罗马早期的雇佣兵。到了马略改革后,此类雇佣军大部分都正规化了,成了罗马的附属军团了,剩下的一些依然作为罗马的盟军,在必要时出征协同罗马军团作战。除了附属城邦部落的友军外,还有一些就是部队番号撤销,或者一些地方性质的强盗团体,这种雇佣兵平时或作为贵族的私人武装或继续作为地方的匪徒,到了国家危机时,罗马的将军或者元老院会派人去联络这些团体的首领,许以大量报酬,让他们为罗马而战。但此类雇佣兵的忠诚度很难保证。罗马帝国晚期就多次出现雇佣兵首领反过来包围罗马索要更高的报酬事件。 此外还有罗马帝国晚期的蛮族雇佣兵,他们多数时候在部落首领的带领下,整个部落投靠罗马帝国以寻求庇护,而作为交换,部落会组织一定数量的年轻人作为罗马帝国的雇佣兵为罗马帝国战斗,而这些雇佣兵团体的首领多数是部落的领导者,西罗马帝国即是亡在此类雇佣兵手里的。


可以说雇佣兵伴随罗马帝国由盛道衰的整个过程,罗马帝国灭亡后,欧洲战乱频发为雇佣兵提供了良好的生存市场,这也是中世纪意大利雇佣军出现的一个重要原因和历史渊源。

 



中世纪意大利雇佣兵出现原因

意大利半岛的城市体系和城市网络直接影响了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经济和政治生活。意大利北部和中部的城市大多属于工商业城市,制造业发达,商业繁荣,是当时的经济中心,而南部城市主要是行政中心,是消费性城市,因而在这一时期早期资本主义经济中,南方的城市的贡献并不大。从政治上看,在文艺复兴时期,在上述城市网络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以地区中小城市为核心的领土国家,进一步强化了城市控制意大利政治和意大利半岛上多中心的政治格局,这一点对后来的意大利历史进程的影响至为深远,这种多中心的地方自治的政治格局在很大程度上延缓了意大利统一的民族国家的形成,并且各个城邦之间互相争斗,彼此征讨,战争频发。



意大利经济上的富裕是引起西欧其他国家垂涎的主要原因,而政治上的分裂使得这种垂涎变成了他国雇佣兵谋生的市场。中世纪的意大利四分五裂,还没有形成统一的国家,北部主要分布着佛罗伦萨共和国、米兰公国、威尼斯、热那亚和其它一些小国,中部是教皇国,南部为那不勒斯王国。这些国家只有少数迈进了近代资本主义社会,其他绝大部分国家属于封建社会。但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意大利城市的强大和封建统治的相对薄弱。


在 13、14 世纪,一方面是各个城邦之间不断进行战争,互相争雄;另一方面是在各城邦内部,阶级斗争也非常激烈复杂:有“瘦人”(贫困者)反对“肥人”(富裕者)的斗争,有工商业者反对封建贵族的斗争,有格尔夫派(教皇党)同吉伯林派(皇帝党)的斗争,有名门世家之间的斗争;在一些经济发达的城市,伴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又兴起了无产者反对资产者的斗争。错综复杂、尖锐激烈的斗争使得各个城邦长期动荡不安。


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的历史是它的五个主要国家的历史。这五个政权之间维持着微妙的权力均势:即那不勒斯王国、教皇国及佛罗伦萨、米兰、威尼斯三个北部城市国家。那不勒斯原受法国王朝统治,后由阿拉贡管辖。中部意大利经过地方贵族协商及因罗马政治动乱影响,仍由教皇统治。米兰及随后的佛罗伦萨不再是共和政体而置于自封的专制君主统治之下,这一时期,威尼斯一直维持共和国的状态,为少数商业寡头所控制。 有许多小规模战争为意大利文明的特殊产物—雇佣兵队长即军事冒险者创造了一个黄金时代。在对外政策方面,意大利这些城邦国家都积极推行领土兼并政策,较大的邦国总想吞并那些较小的邦国,借以建立自己地区性的或全意大利的霸权。例如,在 14 世纪到 15 世纪,单是被维斯康蒂家族吞并的小邦国就有上百个。

 


除了经济和政治局势方面的原因外,骑士精神也对雇佣兵的出现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骑士,给我们的第一感觉首先会想到战争,而事实上,欧洲自罗马帝国灭亡后就进入了一个“列国纷争”的年代,大大小小的君主用封建军队进行战争,大的商业城市和小的共和国使用雇佣兵进行战争。其中,用于封建军队进行战争的多数与骑士有关,他们在军事上处于强势地位。多属于贵族阶层,其中一些人还掌握着行政和司法权力,这些人在西欧中世纪社会中作用显赫。在中世纪的欧洲,一个贵族就是受过良好训练的武士。战争是其训练的开端和终点。


而文艺复兴时期,骑士阶层一方面因为经济原因加入雇佣兵行列,另一方面很多雇佣兵的队长来自于骑士中的贵族阶层。同时在文艺复兴时期,骑士阶层自身的素质在社会大变革中通过纷争的社会找到一条适合他们自身生存的道路。作为那个时代的精英之一,他们的价值观念始终是与军事连在一起的,只有他们自己明白,骑士的价值只有通过战争和军事行为才能得到最好的实现,骑士的最高荣誉也只有在战争中体现,战争是他们的实际需要,战争能给他们带来从物质到精神的满足,故而他们在文艺复兴时期与时俱进,或是无奈的选择了加入雇佣兵行列,并在这一行列中发挥出自己的特长,而那个纷争的时代又给他们提供了这样的一个机会。

 

在宗教方面随着资本主义的兴起,世俗王权与教权对抗愈演愈烈,矛盾的激化带来了武装冲突。文艺复兴时期,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出现,这一变化对中世纪欧洲“万流归宗”的权力——教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首先对罗马教皇的绝对权威造成巨大冲击。在资本力量的强大驱动下,新兴市民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他们从本阶级的经济利益出发,在国王与教皇的权力斗争中,同国王结成同盟,要求国家统一,因此产生了强烈的民族与国家利益至上的意识。与此同时,西欧思想界的舆论导向也有利于君主王权强化。“阿维农之囚”即是这种民族国家向教皇权威斗争的结果,以至于出现两个教皇两个教廷的局面,从政治角度来说,是法国、意大利、德国为争夺教廷控制权的斗争造成的。这也迫使西欧各国、各政治集团根据自身的政治需要和经济利益来支持一方,反对一方。站在支持罗马教皇一边的有意大利、德国、波西米亚、丹麦、瑞典、波兰、英格兰等,站在阿维农教皇一边的是法国、西班牙、苏格兰。这样,西欧国家分裂成两个敌对阵营。而这些矛盾的焦点就表现在意大利,加之意大利处于分裂状态恰好又富甲天下,所有这些宗教因素也为雇佣兵制度在意大利的盛行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借口。

 


中世纪意大利雇佣兵介绍:组织构成、表现

士兵来源

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不论是城邦共和国还是王国,其最大特点就是“小国寡民”。随着这种人力资源的有限性,而且雇佣兵有效使用也变得不确定,这些城邦君主很自然的把他们看作是自己的公民。其军队构成主要是居于支配地位的是雇佣兵,还有市民军队,不过在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市民军队因为其国内党争不断,市民与贵族之间互不信任,故而市民军队是很小一部分,只是到了后期,雇佣兵的弊端越来越明显,才在佛罗伦萨出现大量使用市民军队的迹象。到了 16世纪,在雇佣兵之外有常备军队以及民兵部队作为补充。



作为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雇佣兵制度中一个主要角色,雇佣兵队长是通过一张合同与另一主要角色君主搭上关系的,也就是意大利城市政府和被雇佣的将领们之间达成协议来实现彼此的目的。作为雇佣兵队长的主要职责是寻找一个敌对力量的存在和提供一场不延误的战役,为其部下提供生存的保证。在 14 世纪到15 世纪期间这种关系在意大利非常普遍。


作为雇佣兵制度中的主要角色,其队长不仅仅是一个将领,他还是一个让投资产生巨大收益的谨慎的企业家。雇佣兵队长从付给他的巨大收益中,保留足够的部分为他的士兵提供食物、衣物和武器装备,还留出一部分用于同其他雇佣兵队长签署次一级的合同。雇佣兵队长会很快付给士兵薪水(另外,不仅会给他们许诺过的战利品,有时还包括一些额外的东西)。得不到酬金的军队是难以驾驭和容易逃跑的。战场上,雇佣兵队长是谨慎的,倾向于战略性和机动性,不愿带领自己的军队参加没有希望的计划。但在必要的时候,雇佣兵队长也会冒着极大的风险,许多雇佣兵队长和他的士兵就这样死在战场上。


意大利雇佣兵队长身上这个特点的鲜明程度超过文艺复兴时期的任何人物集团。一方面这类人物是受到意大利人文主义者的深恶痛绝,另一方面,在这个“雇佣兵队长”的时代,这类人还是文艺复兴时期的赞助人角色之一。这些人即是意大利一些小城邦国的统治者,又是干着雇佣兵队长的行当,如费拉拉、曼图亚和乌尔比诺的统治者就是这类角色,正是通过这种对城市的控制才使他们有可能去培育文艺复兴的文化。如果少了这一历史角色,那么今天的人就不会了解到那个时代的伟大成就的。


在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存在着两种雇佣兵队长角色,一类是属于贵族阶层出身的,这类雇佣兵队长不论是来自外国的还是来自意大利本土的,他们都通过自己的军功然后上升为侯爵的,如来自英国的约翰·霍克伍德爵士,他是一个在百年战争中学会了许多本领并获得了骑士的头衔。他在 1360 年布雷替金和约签订后复员,并于 1364 年被意大利的比萨所雇佣。他作为怀特公司的首领,后来为教皇和米兰而战,1382 年的时候成为佛罗伦萨的将军,在 1394 年去世前曾多年指挥着保护佛罗伦萨利益的军队。为了感谢其服务,政府还为他塑像以示纪念。此外还有出身于意大利中心地区小贵族的后代,穆齐奥和布拉乔都成长为那个时代重要的雇佣兵队长。前者为佛罗伦萨和米兰而战,直到 1412 年开始为那不勒斯王国的拉迪斯拉斯国王和王后乔安娜二世服务。布拉乔占领他的出生地,并使自己成为这片土地的主人——第一个拥有国家的雇佣兵队长。1420 年,教皇马丁五世承认他的合法性,并授予他“教区主教”的头衔。另一类雇佣兵队长的角色是其本身就是意大利一些小的城市的统治者,他们靠当雇佣兵队长来维持自己的小国家的存在。此外就是一些来自国外的,即像德国的马克西米连一世,法国的查理六世、路易十二这类人是一种变样的雇佣兵队长,不过这类雇佣兵队长有点类似强盗了。


雇佣兵队长与其说是一个带队人,不如说是一个企业家,他更懂得如何让投资产生最大利益化,从他的巨大收入中,保留足够的部分为其士兵提供食物、衣服和武器装备,他懂得如何在战场上灵活、机动。雇佣兵的巨大优势在于他们已经懂得如何运用武器,如何布阵作战。所以为了在战场上取得胜利,他们更注重新武器的使用。事实上,文艺复兴时期在军事上表现为以前的铁兵器时代过渡到铁火混合兵器时代。以前骑士的军事装备大体分为三方面,即骑乘的战马、进攻的武器、防卫的盔甲和盾牌。武器包括长矛、剑、短剑、弓箭等为主,到文艺复兴时,兵种出现以步兵为主、骑兵为辅,同时出现火器部队;由于冶金技术的进步武器得到改良,同时出现火器,火枪,火炮,这些武器的使用使得雇佣兵在战场上以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胜利作出了保证。



雇佣兵是为了获取报酬而打仗的士兵,而且他们通常被他们对其没有效忠关系的国家所雇佣。文艺复兴时期大多数士兵是雇佣兵。16 世纪欧洲的雇佣兵总数平均为 50 万。而活动在意大利的雇佣兵主要来自英国、法国、西班牙、德国瑞士等国。受到彼得拉克谴责的雇佣兵大多数是外国人而非意大利人,例如在 14 世纪大部分时间践踏意大利的德国军队,匈牙利军队和法国与英国的军队。安茹占领意大利南部以后,引进了大量法国军队,他们很快便受雇于意大利的一些地方。而在法国军队中,又有许多文明于世的瑞士雇佣兵;西班亚的加泰罗尼亚人在早期的雇佣兵中也不少。14 世纪初,亨利七世来到意大利,帝国的野心和利益也把许多德国人带来了意大利。而 1340 年那不勒斯的乔瓦娜一世同匈牙利国王最年轻的兄弟结婚和以后她的匈牙利丈夫被杀害,导致大量的匈牙利军队来到意大利。最后还看到英国和法国军队来到意大利,他们是在百年战争中经过 1360 年签订布勒丁尼和约后处于暂时休战和没有工作的状态。 正像瑞士和德国雇佣兵一样,文艺复兴时期大多数小规模雇佣兵是由从一个地区集体招募来到士兵组成。一般而言,这些地区,如加斯科尼、士瓦本和苏格兰都是为高失业率和萧条的经济所困扰的地区。中世纪的瑞士因为国土多为山地,资源贫乏,很多人都以当雇佣兵为职业。因为语言障碍可能是一个难题,所以其内部能轻松沟通的高度协调一致的士兵在战略上是非常重要的,到 1500 年,这些雇佣兵队的士兵可能有一百人,重装骑兵和长矛兵支配着 15 世纪的雇佣兵市场,而且,1500 至 1600 年之间,在使用火炮和小型火器方面有经验的士兵逐渐在取代大多数的骑兵。15 世纪著名的马背上的雇佣兵是意大利的雇佣兵首领。


由于各种因素,外国雇佣兵在意大利一直服役到 14 世纪 70 年代,并未产生什么问题。一般来说,他们比意大利的军队更强大和更专业化。从政治上看,在不太冒险的情况下才去使用这些来自国外的雇佣兵。人民认为,一个外国的雇佣兵队长并非意大利贵族,他要想篡夺一个意大利国家政权的可能性不大。由于这样的原因,在 14 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外国的雇佣兵和其队长在意大利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同时在这些外国的雇佣兵里也包含着意大利本国人。此外,同时存在着意大利的雇佣队长带着自己的部队伙同外国的雇佣兵一起战斗的。从 14 世纪后期,这些外国的雇佣兵逐渐开始离开意大利战场,这以后意大利本地的人担起了“雇佣兵”的角色。一方面,欧洲的其他地方发生了战事,很多外国的雇佣兵又投向了更为广阔的市场,当然另一方面,意大利的经济进入衰退,无力再支付雇佣兵的薪酬。

 


军事组织

雇佣军常按照军团来进行组织,领袖是出色的军人,同时也是要钱的精明的商人。由于雇佣军不问战争的性质和目的,只根据市场原则行事,故而,谁若想取得战争的胜利,就必须要有充足的钱袋。 作为一名雇佣兵的组织者,首先是一个财力雄厚、能力出众的人。他第一步招募的是指挥官,通常称之为军事承包人,然后和这些军事承包人签订委任式的代理合同,列出各项明细条款和法律关系,确定资金预算,再由这些军事承包人自行去寻找副手和各个编队的负责人。而这些指挥官大都是破产了小诸侯骑士的后代,具备相当的军事才能,有的在各种战争中经受了战争的不断磨练,经验非常丰富。此外,这些人一般都有自己熟络的一帮人,受雇佣后他首先会去找自己以前的家臣和朋友做副手和编组负责人。这都是一支队伍的几个最重要的位置,这些位置有了信得过的人,一支队伍基本上就有了保障,形成了战斗核心和组织体系。

 


接下来的工作就是检阅这些应征者的情况,在一定时间和地点,指挥官根据应征者体格、精神面貌和各自的自备武器情况来筛选应征者是非可以入选,以确保这些应征者是否合格,并统计人数,杜绝那些浑水摸鱼骗取佣金者。 然后进入编队工作,以多少人编为一个连队,一般大的一些雇佣军是 400 人为一个连队,10 个连队编成一个团。比如瑞士的雇佣军就是这样的建制。每个连队里安排一定数目的老兵,主要作用是以老带新,通常这些老兵的报酬是新兵报酬的两部。指挥官还会任命监察官和督导官、掌旗官。编组完后,指挥官向雇佣兵宣布雇佣兵行业规范中的各项条款,明确每个兵种的权利义务和规定限制。同时这些条款是复杂规范且又很严格的,几乎每一种违规及其惩罚措施都有罗列:如凡哗变和不经允许的劫掠都有受到惩罚,不许渎职买醉,只许携带一个女人随军等。一般这样的行规宣传活动在一定时间内要进行一次,尤其在上前线前夕,这样的宣传活动必须举行一次,以提高士气。每个连队里除了连队长外,还有副官、随军牧师、随军医生和军需官。剩下的程序还有连以下排的编组,各个排再自行决定他们排的排长。此外,队伍还有各种编外人员,士兵往往会拖家带口,有时还有一些商贩会随军,就连妓女也有随军的。最后发放第一个月的薪饷,一支雇佣军就正式宣告组成了。接下来就是军团组织者寻找有战争的国家和地区,然后与雇佣国的君主签订合同,确定所要征召和武装的部队人数,将要支付的报酬及首次召集的时间和地点。有时,在预料到会有危险(或者只是为了防止这支队伍被另一个战争国家征募)时,会有一笔“滞付金”(德语中的“wartgelt”,意思即“等待中的钱”)不被支付,直到整个调遣已经完成,或者危机已过。但多数情况下,雇佣军组织者应保证他们的人“见票即付”。



雇佣军军团有大有小,一般而言,出身高贵的同时代人,如果有更大财力的,则可以征募到更多的军事力量。对于活动于意大利的雇佣军,前期以外国雇佣军为主,后期则是更多的意大利本国的雇佣军。


武器装备与实战表现

契约者的时代见证了战争的进一步发展。在第 15 世纪,轻骑兵变得越来越重要,他们被用来寻找食物,并在战斗中侦察和追击被击败的敌人。到 14 世纪 70 年代,意大利人开始招募被称为苏格兰人的轻骑兵,他们通常是希腊或阿尔巴尼亚血统。斯特拉迪奥特利长 期在威尼斯军队服役,但他们开始被意大利其他国家使用,他们身上有长矛、弓或弩。大约在 1480 年,那不勒斯开始雇佣提尔基什轻骑兵,他们也证明了骑兵在战争中的重要作用。



虽然步兵战争通常与骑兵联系在一起,但在 15 世纪,步兵的使用也有所增加。这些人以前被降级为守备任务,因为他们被视为在公开行动中脆弱和不可靠。到 15 世纪中期,雇佣兵开始包括大量的步兵。这些都是重步兵,盔甲是比较不错的,用剑或杆臂进行保护和战斗,轻步兵军队还包括携带刀剑和盾牌的轻步兵,虽然一些雇佣军使用弓箭手,但 14 和 15 世纪意大利的主要弹射武器是弩。随着火药技术的进步,这些技术逐渐被手枪手所取代。这一时期的手枪非常简单,易于生产也相对容易。在 14 世纪和 15 世纪的军队中,工匠慢慢取代了弩兵,不仅是为了守备,而且在野战军中,最早的意大利手枪,夏佩洛,它的年代是 13 世纪晚期, 它最简单的形式只不过是一个安装在一根杆子上的带有排气孔的巨型枪管。随着技术进步,手枪的技术也有所改进,使其成为更加有效和可靠的武器。到 14 世纪末,火枪已经被开发出来:一种装有弹簧扳机的固定武器。14 世纪 90 年代,教皇国的军队能够部署骑兵火枪手。事实证明,更大的火药武器更成问题。火炮制造技术发展相对缓慢。在战场上,大炮的移动和部署提出了巨大的实际问题。它们缓慢的射击速度意味着它们通常对于机动性较好的敌人发挥不了太大的作用,通常的做法是只在驻军中使用它们。在 15 世纪,战场防御工事 的使用越来越多,这意味着大炮找到了一个新的战场角色。它们在围城中最常用,1357 年,加莱托·马拉特斯塔在意大利围城中第一个使用迫击炮,一种原始类型的迫击炮。



雇佣兵作为一种职业,其本身就是为了金钱而存在的,这类人对于雇主而言,有时会变得很危险,其程度会超过雇佣军对敌人的危险。为了从他们雇主那里榨取钱财,这些有钱的雇佣军有时会故意拖延长一次战役,或者采取静坐罢工式的做法,甚至会在紧急关头以完全撤退相威胁。为了钱,很多人会毫不犹豫地进行讹诈,或是叛变,有的人甚至在他们所谓要保卫的国家自己篡权。雇佣军不但给国计民生造成危害,而且在军事上也往往低劣无能。他们的下棋式战法也许被夸张了,但是雇佣军首领们最关心的事实保存自己的实力和捞足薪饷,而不是去消灭敌人。雇佣军在军事上的弱点暴露的最明显的一次,就是他们在 1495 年 7 月的福尔诺沃一役中遭到惨败,尽管他们的敌手,即法国国王查理八世的军队,在兵力上居于劣势。马基雅维利曾被派到阿尔诺河畔的比萨城围攻战前线,去视察为佛罗伦萨作战的加斯科尼雇佣军和瑞士雇佣军。那些雇佣军为薪饷问题闹别扭,拒不执行命令,结果使得围攻战一败涂地。这也是马基雅维利之所以深恶痛绝雇佣军的原因。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战争,一般来说,规模都不大,还有一点就是意大利人更加注重外交战略,很多战争刚开始就结束了,所以双方签订和平协定,于是这些雇佣兵在没有别的事情可做的时候情况下就成为累赘,在贫困的威胁面前,许多雇佣兵决定继续打仗,不过这一次是为了自己,雇佣兵有时会夺取并固守一些城堡,并向周围的地区任意征收保护费,直到他们满意为止。


 


结语

雇佣兵之所以能在意大利盛行,并且伴随了意大利的兴盛以衰落,其本身说明一个国家如果把保卫国家的责任交给雇佣兵是多么错误的,故而当时代的很多有识之士见证了这项制度的弊病,并提出了改革的措施,虽然失败了,但至少雇佣兵在许多国家是不受欢迎的。意大利的雇佣兵的盛行,这只是特殊环境下的一种必然选择,政治上的分裂,加之又都是“小国寡民”型国家。意大利从中世纪前期几百个小的国家到 15 世纪剩下五个主要国家,在某种程度上说,雇佣兵的使用也是加速这些小的“国家”灭亡的一个主要条件。


雇佣兵的历史更多的是留给后来国的治兵、治国的经验,正是在实践中,英国、法国、西班牙等国发现了意大利城邦国家在使用雇佣兵的种种弊病,从而建立了自己国家本国的职业军团,其明确的目的就是激发同样持久的勇敢传统和严格的团体忠诚,向近代民族国家更迈进了一步。


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雇佣兵随着意大利城邦走向没落,再到意大利沦为西班牙、法国的属地而淡出意大利历史,以一种新的新式出现在世界舞台;今天的世界形势,依然如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形势,国家林立,历史似乎一直在重演,雇佣兵现象正好说明了这一切。


金钱与火焰:中世纪的意大利雇佣兵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