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幸运与幸福 | 意义与爱的最终幻灭——《青空下的加缪》评论

2022-04-18 21:24 作者:矢来美羽MIUYARAI  | 我要投稿

I opened myself to the gentle indifference of the world.

向这个冷漠而未温情尽失的世界敞开我的心扉。——加缪《局外人》(柳鸣九 译)

本作通俗来说,就是把《寂静岭》塞进《银河铁道之夜》的世界中,然后座敷童子悉平太郎大战猿神。完美避开所有正确答案,经全部BE,用时6小时25分钟。(哭)

本作的亮点:
1、令人感动的友情与羁绊。
2、优秀的CG作画、很衬托氛围的背景音乐。
3、哲理思想的表达、文学作品的引用。

本作的不足:
1、名为“加缪”,实则仅是浮于表面的讨论。
2、选项与BE的设计带来的较高难度,建议看攻略。

以下为全线的解读及吐槽:(涉及剧透!)

一天

主角醒来后的可怕气氛,飞蛾、壁虎拥有人之面孔的异化,以及普通人失去面孔的异化,都让我想起了《寂静岭》。

《寂静岭》(日语:サイレントヒル,英语:Silent Hill)是由Team Silent制作,科乐美公司发行的一款PlayStation平台上的恐怖生存游戏...

其实《寂静岭》与本作的主题有许多共同点,比如都有着超自然的、神秘学的内容,比如都有着电波似的、黯淡阴郁的气氛,以及许多隐晦的心理暗示。

无脸人的自言自语,也值得留意:
“无法坚持的晨练”、“下跌的股价”
“到极限了”、“该怎么办”
巨大的人影(狒狒):“就算再怎么碾碎渣滓,都没有什么作用”。

从表层看,这即是阶级的剥削。底层社会中的人们,残喘度日;而上层社会中,充斥着欺压与不屑。而当我们推进到深层,与本作主题更相关的,则是人们在追求幸福中,因欲望与压力的冲击,而陷入的扭曲。

白狗与狒狒

此处遇到的白狗与狒狒,极具象征意义。日本文化中,把依赖武力解决问题的狗和以头脑灵活自居的猴子列为天敌。有一个四字词叫做“犬猿之仲”,意思是双方谁看谁都不顺眼,死对头不共戴天。

(第一个choice)本想着,毕竟是帮助了自己的人,不能丢下。但其实,弱小的是我们,我们需要认清事实,自己并没有拯救他人的能力,只能被拯救。所以作为弱者,保护好自己就够了,这也是拯救我们的人希望我们做到的。

(第二个choice)本想着,人的惯用手是右手,所以左手开门,右手攻击/防御稳妥些,所以打开左边的门。然而……寄!

进入萤的家后,遇到了“座敷童子幻象事件”。此处插播一条宫泽贤治的短篇小说《座敷童子的故事》,很短的故事,可以读读。

根据日本民间传说,座敷童子会给人们带来好运,只要家里有座敷童子的踪迹,这户人家便会家族繁盛、福禄双至。不过座敷童子一旦离开,该人家就会潦倒破败。

【蓝门小屋1】 蓝门小屋其实是指一个“完美的世界”,是一种概念化的存在。

第二天

(第三个choice)回房间还是藏在柜子里啊!!我也不知道啊!!藏在柜子里可能会被找到啊!但回房间也会被找到啊!而且回房间的路上更危险啊!所以藏柜子里吧呜呜呜!!!
但是!为啥之后又要下楼啊!!!麻了啊!然后“喋喋不休的人影A”跳出来,真是吓死我了!救命!这就回上一个选项……

在前往学校图书馆的路途中,提到了许多文学作品。

新美南吉的《蜗牛的悲伤》尤其值得留意。故事中的蜗牛壳,是存放悲伤的地方,这在之后将多次出现。

(第四个choice)救命!怎么又要藏啊!柜子一拉就开了,还是藏讲台吧! 寄!怎么又寄了啊呜呜啊!

【蓝门小屋2】

在车站休息时,提到了《等待戈多》——2万6千字的戏剧作品,存在主义典型。有兴趣可阅读。

《等待戈多》写的是发生在两个黄昏的事情,但是没有什么情节可言。主角是两个流浪汉,背景是一片荒野,路旁只有一棵枯树,两个流浪汉就是树下等待着一个叫戈多的人。他们一面做着闻臭靴子之类的无聊动作,一面在语无论次地梦呓。最后有一个男孩来说戈多今晚不来了,第一幕就算结束。第二幕就是第一幕的重复,只是当知道戈多又不来的时候,他们就想上吊,结果裤带一拉就断,于是只能毫无希望地等待下去。

本作应该是借此体现主角们也处于一个荒诞宇宙的尴尬处境和幻灭情绪,但同时也展现她们虽然身在这种处境中,却仍有着不屈的意志和心底那盏不灭的希望之灯。

有意思的是,接下来的汽车电台里也有个“DJ戈多”。引用萨特、加缪之类,老存在主义了。

接着“DJ戈多”还提到了《悉平太郎》,这是出自日本的传说“云游僧与悉平太郎与猿神”。

云游僧与悉平太郎与猿神

水木茂《妖怪大全》第611页详细记叙了这个传说:

从前,有一个村子,每年秋收时节,村里就要送一个年轻的姑娘给山神做供品,否则,田地就会被暴雨冲毁。有一天,一位云游的僧人路过此地。他听一个农民说要送女儿去做供品的事情后,就说道:“神灵是不可能吃人的。我替你女儿去,看看究竟是何方神圣。”

僧人便登上了神社所在的那座山,躲进了松树洞里。到了夜里,有一些东西聚集在一起,还唱着奇怪的歌。“所有事情都不能让他听到。不要让近江国长滨(今日本滋贺县长滨市)的悉平太郎听到。否则竹篮打水一场空……僧人听到后,便悄悄地去近江的长滨寻找悉平太郎。僧人发现悉平太郎竟是一只壮如小牛的大犬。僧人将悉平太郎带了回来,一起藏进衣箱,然后让人放到了山上。到了夜里,妖怪们照例聚集在一起,围着箱子。这时,悉平太郎忽然跳出来冲向妖怪,僧人也跟着杀了出去,这才发现妖怪竟是一群猿猴。其中最大的那只猿猴被悉平太郎咬断喉咙死掉了。之后,村子恢复了往日的平静。这就是家喻户晓的“降服猿神”的故事。

【蓝门小屋3】这次给出了许多线索:
街上徘徊的他们,只剩追求幸福的本能。此处的“幸福”仅仅是指,属于生命本能的“幸福”。 失去的脸象征着个体的思考方式与道德观,而皮肤上散布的龟裂则象征着仅剩的欲望的窥视。 白狗与狒狒,是一分为二的两面。

《工人打负责人》,有被乐到。无产阶级翻身做主人了属于是。

《工人打负责人》

(第五个choice)继续躲着还是查看房间?!血压上来了!这个时候往往轻举妄动就会寄!只有等到时机成熟,才能保命!继续躲!……寄了。。。(编剧故意找茬是不是!
此处的BE可以看出,白狗企图救下燐,却被狒狒轻而易举地击杀了。
播一条好消息,这是本作最后一个选项!

大本大人

此处提到的蜗牛壳,就是指燐的哥哥曾存放痛苦之处。而空空的蜗牛壳,即是将痛苦释放了出来,并扭曲而具象化。

【蓝门小屋4】风车

《夜鹰之星》本质上也体现了一种荒谬,只得化为一颗星。而“化为一颗星”的行为本身,也没有任何意义。之后主角们放飞的纸飞机,也值得留意。“纸飞机”应当是象征着对未来的希望。

第三天

进入绿林隧道。

【蓝门小屋5】
根据蓝门小屋外所看到的,得知一个事实:燐的选择是风车,萤却没有做出任何选择。然而之后,燐的哥哥彻底灭亡,这也就意味着最终的幻灭,她最后的选择也就不难理解了。

阿兰《幸福散论》

《幸福散论》通过引经据典或生活实例,从不同角度诠释“幸福”这一主题。节选:

1、“想要获得幸福,我们就必须有此意愿,并为此而努力。如果我们还安坐在事不关己的观众席上,仅仅是把门敞开,坐等幸福的到来,那么等来的必是悲哀。”
2、“无论现实有多么糟糕,它都还有一个极大的好处:它终结了这场不确定的游戏,它不再是即将到来的事物,而是从一个新的视角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新的未来。”
3、“如果我们没有对幸福的渴望,我们也不可能得到幸福;因此我们必须渴望幸福,并创造幸福。”

阿兰的《幸福散论》非常强调“主观能动性”,而这恰恰与本作中的座敷童子相违背。而主角们身处身处荒诞世界,互相扶持着反抗,正是“主观能动性”的体现。

逃出绿林隧道。

【蓝门小屋6】

最后狒狒被白狗咬断喉咙而死,也与“降服猿神”的传说故事相对应。

夜鹰之星

飞向天空的光球,正是一只只“夜鹰”。大家都渴望幸福,却又饱受伤害。不由得想到《病隙碎笔》中的一段:

“爱是软弱的时刻,是求助于他者的心情,不是求助于他者的施予,是求助于他者的参加。爱,即分割之下的残缺向他者呼吁完整,或者竟是,向地狱要求天堂。爱所以艰难,常常落入窘境。”

燐与她的哥哥即是如此,继而落入窘境、落入绝境。

【蓝门小屋7】

燐的这一段,老存在主义了。

而最后,被留在原地的,是燐。

醒来后,燐又提出发问:面对痛苦是妥协,还是不愿就此妥协。她的答复是:没能坚持到最后。

最后的纸飞机,也暗喻着燐对于世界的留存吧。失去肉体的质量,而留存着意识的信息。

总结

本作可以与《银河铁道之夜》作类比:

两部作品都包含“追望幸福”的主题,但是过程和结局则带有一种悲剧性。

康贝瑞拉是乔邦尼唯一的好朋友;
燐是萤唯一的好朋友。

乔邦尼很孤独;他的母亲卧床不起、父亲常年不在家;
燐很孤独;她的母亲忙碌、父母离婚、哥哥远行在外。

通过捕鸟人,乔邦尼才有了同情心,才让他产生了“只要这个人能获得真正的幸福,自己情愿站在那个发光的银河的河滩上,连续站个一百年替代他捕鸟”的想法;
通过大本大人,燐与萤明白了幸福,才让燐产生了“情愿留在那个发光的银河的河滩上”的想法。

康贝瑞拉最终溺水而亡;
燐留在了发大水的村镇。

人生的这趟列车上,人与人没有百分之百的重合,最终留给乔邦尼的依然是孤单;最终留给萤的也依然是孤单。

幸运与幸福 | 意义与爱的最终幻灭——《青空下的加缪》评论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