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如何扎根
我们不需要说西史辩、古史辩这种比较极端的,正本清源就有很多的灵感了。2022-7-21 11:15:50
丘成桐最近有一个采访,说道数学
专访丘成桐:中国自古以来对数学并不重视

丘成桐说道中国,就是司马迁写文采等,似乎忘记了钦天监这回事了。更别说还有《周髀算经》《九章算术》等,以及失传的《缀术》等。今天必须得如此对接,才有文化自信的可能。
也有人说:中国取消科举考试、开设新式学校前只有相当于小学算术水平的数学。取消科学考试后才从外国遂渐引入代数、几何、三角函数、微积分等高深、复杂的数学供国人学习研究。同样,取消科举后国人才有机会学习从国外引进的物理、化学等现代科学知识。
看上去很对,其实并不对。
这是因为,中国人从来没把钦天监的那些当做数学去科举考试,而是经典读到僵化。而这些随着科举制的废除而被遗忘(遗忘到把西方的历法叫做世界公元,一说到西方的历法,阳历公历;中国的历法就是阴历按月亮的。。。2022-7-21 11:13:15)。
更不要忘记大清朝的教士可以进出钦天监的。这就造成了思想外泄了。西方的历法很明显是照着中国东拼西凑的,他们的数学也有这个特点,研究数学就是纯粹研究数学,最后产生了数学分析。可以说,现代西方数学是有术而无道的“纯数学”。
这个才是比较合理的历史。但是长时间没有,就会产生偏差,偏差久了就是不自信。也有很多的家传就是这么没有对接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