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斯科尔科沃科学技术研究所提出基于特征值因子和交替优化的平面SLAM:优化3D点云后端

2023-05-05 10:05 作者:计算机视觉life  | 我要投稿

以下内容来自小六的机器人SLAM学习圈知识星球每日更新内容

点击领取学习资料 → 机器人SLAM学习资料大礼包

#论文# #开源代码# Eigen-Factors an Alternating Optimization for Back-end Plane SLAM of 3D Point Clouds

论文地址:https://arxiv.org/abs/2304.01055

作者单位:斯科尔科沃科学技术研究所

开源代码:https://github.com/prime-slam/EF-plane-SLAM

 现代的深度传感器可以在几秒钟内产生大量的3D点,然后由定位和建图算法进行后续处理。理想情况下,在假设使用更多的点意味着更多的可用信息的情况下,这些算法应该能够有效地处理大尺寸的点云。特征因子(EF)是一种以平面为主要几何基元求解SLAM的新算法。为此,由于齐次点的求和矩阵S,EF穷尽地计算复杂度为O(1)的所有点的误差。

 EF的求解是高效的:1)状态变量只是传感器的姿态轨迹,而平面参数是事先闭式估计的;ii)EF交替优化使用牛顿-拉夫森方法,通过直接解析计算梯度和海森矩阵,结果是一个块对角矩阵。由于我们需要对特征值和矩阵元素进行微分,因此我们开发了一种直观的方法来计算刚体变换流形SE(3)中的偏导数,该方法可以应用于需要一定复杂性的解析导数的无关问题。我们在合成环境中对EF和其他最先进的平面SLAM后端算法进行了评估。将评价扩展到ICL数据集(RGBD)和LiDAR Kitti数据集。


EF主要贡献如下:

1、矩阵求和S,以O(1)的复杂度计算所有点到面的误差;

2、交替优化,首先以闭合形式计算平面参数,然后用牛顿-拉夫森估计降维问题(仅限轨迹);

3、通过解析计算梯度和黑森,有效地进行EF的二阶优化 4、计算涉及刚体变换流形的任何函数的导数的方法SE(3);

图片
图片

以上内容来自小六的机器人SLAM学习圈知识星球每日更新内容



斯科尔科沃科学技术研究所提出基于特征值因子和交替优化的平面SLAM:优化3D点云后端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