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春节 近畿、四国、广岛铁道小旅行|D5-1|天桥立

第五日 天桥立、伊根町
第五日(一)天桥立
日本之行第五天,今天的行程并没有在铁路线上做复杂的移动。早晨城崎温泉朝风吕之后离开城崎,前往日本三景之一的天桥立,游览行程自然是天桥立以及更深入一些的伊根町,一天的游览之后,选择的住宿地是福知山市。行程总的来说非常顺利,尤其是天桥立、伊根町各种游览方式的衔接和转换,但由于下午突降大雨,伊根町的游览多少有点不太充分与尽兴。
行程的时间表如下:
07.00am—08.30am 城崎温泉,朝风吕
09.00am—10.45am 城崎温泉—天桥立,山阴本线、京都丹后铁道移动
10.45am—02.15pm 天桥立游览船、伞松公园游览
02.15pm—04.00pm 伊根町舟屋游览
05.00pm—07.30pm 宫津—福知山,京都丹后铁道移动
07.30pm—08.45pm 福知山晚餐
09.15pm check in 福知山站附近旅馆
今天是使用“关西广域+广岛5日券”的第三天,只搭乘了一次JR线列车,两站路,9.4公里,12分钟。此外,今天也启用京都丹后铁道的“海之京都2日券”,搭乘了3次,共计93.7公里的京都丹后铁道列车。
一早起床推开窗子,微微有一点下雨,清新湿润的空气感觉很舒服。

离开温泉乡之前,当然还是要再泡一次朝风吕的,去了最方便的里汤。火车站门口的里汤有和式和洋式两个汤池,每天在男女汤之间转换,昨天去过和式汤池,今天早晨再感受一下洋式汤池。其实除了装饰比较浮夸之外,两个汤池倒是没什么区别。。。
临走的时候才发现城崎温泉站广场上是个螃蟹造型,之前一直没注意到。。。

车站门口有个展板,是“七大外汤”的简介,每个游客可以为自己喜欢的外汤投票。我投给了里汤、御所之汤、曼陀罗汤:里汤桑拿室的种类很多、露天风吕的景观我很喜欢;御所之汤的室内风吕是我觉得最好的;曼陀罗汤的木桶风吕我认为最有特色。看了一下票数,里汤的票数超过第二名御所之汤的两倍!第三名是一之汤,然后柳汤没有垫底让我感到很惊讶。。。

结束城崎温泉的游览,向天桥立前进。

城崎温泉站内,JR西日本“北近畿螃蟹之旅”的“かにカニ”广告,非常萌。

搭上这班红色Kiha 47型气动车,2个站,9.4公里,12分钟就到了丰冈,这也是今天唯一一次JR线乘车。



从这里开始,接下来的两天将进入到“京都丹后铁道”的范围之内,换乘到京都丹后铁道丰冈站的站台。

京都丹后铁道管辖范围示意。京都丹后铁道与JR线有三个连接点:西侧的丰冈、东侧的西舞鹤以及南侧的福知山,今天上午从西侧的丰冈第一次进入丹铁的范围。

(以下一段中地名可查照上图)
20世纪80年代,随着宫福线(宫津—福知山)新建,宫津线(丰冈—天桥立、宫津—西舞鹤,即现宫丰线、宮舞线)由日本国有铁道向第三方铁道会社移转,“北近畿丹后铁道株式会社”应运而生。北近畿、丹后都是当地的地名,表达出铁道公司的地域性;而公司的经营,正是由所在地京都府及铁道沿途各市町村作为“地方公共团体”股东主持。简单看一下地图就知道,除了日本三景之一天桥立是北近畿丹后铁道稳定的旅客收入来源之外,其他部分差不多都是政策性运营,沿途各地每年也会为铁道的运营提供大量补助。
因应不良的经营状况,京都府在2013年提出了将北近畿丹后铁道“上下分离”,也就是“经营”与“运营”分离的构想;最终在两年后,由国内知名旅行业者“willer alliance”为此专案成立的铁道公司“willer trains”接手经营,也就是现在的“京都丹后铁道”,简称“丹铁”。经营权移转,但运营权并没有改变,北近畿丹后铁道变更为日本铁道法规定的“第二种铁道业者”继续负责线路运营,所以对于利用铁道的旅客来说,只不过是变了一个名字而已。
时刻表上的“北近畿丹后铁道”与“京都丹后铁道”。
(上:2011年4月号JR时刻表;下:2016年2月号JTB时刻表)

这次在京都丹后铁道范围内的游览,选用了这张“Kyoto Sea Area Pass(天桥立+伊根町2日版)”,2日券票价2600日元。丰冈站的站员在PASS上盖上日期戳,表示PASS开始启用。
(2022年注:本票券已于2018年完全取消,也没有对应的替代票券)

这是由北近畿地区的京都丹后铁道、丹后海陆交通、京都交通三家交通会社针对前往北近畿的外国观光客联合发行的票券,票券有三个版本:天桥立1日券、伊根町1日券、天桥立+伊根町2日券,这张票券的超值之处就在于其涵盖面的广泛,涵盖圈内全部的交通方式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更重要的是还涵盖了圈内绝大部分主流游览内容!在天桥立、伊根町随便几个游览项目就已经能够达到票券的价值,真的有到“神券”的地步。
介绍一下具体的适用范围如下:
天桥立1日券:
—丹铁全线普通、快速列车;
—伞松公园缆车;
—天桥立观光船;
—天桥立码头、一之宫码头租自行车;
—舞鹤地区各线bus。
伊根町1日券:
—丹铁全线普通、快速列车;
—天桥立、宫津前往伊根町方面全线bus;
—伊根町观光船;
—舞鹤地区各线bus。
天桥立+伊根町2日券的涵盖范围就是前两者取并集。
此外,这张“海之京都Pass”在与JR Pass全国券,以及JR西日本包含北近畿地区的各类周游券并用时,另可准乘丹铁特急列车普通车自由席,当然包括可以搭乘直通京都的特急Hashidate(特急桥立号)、Maizuru(特急舞鹤号)!
在京都丹后铁道搭乘的第一班车是这班KTR700型的单节气动车,看上去就是那种在乡下慢悠悠的感觉,从丰冈到天桥立每站都停,54.5公里要开1小时10分。车内是日本铁道一贯的干净整洁,不过确实难掩车身的破旧,而且这个车是1989年才投入北近畿丹后铁道的运营,只有二十几年的车龄,这么旧的车居然不是国铁继承过来的,实在是匪夷所思;要知道之前在北海道、九州、山阴搭的国铁Kiha 40、47型都是40年以上的国铁车,也没有搞到如此不堪的程度。看来一是用的狠,二是维修也不太到位。


线路的话年龄就更长,从丰冈经过天桥立、宫津一直到西舞鹤的这条线路在战前就已经修筑,连接山阴本线与北陆本线,当年是日本海铁道走廊的重要一环。现在则变成一个角落,除了天桥立的游客之外,大概也只有当地不多的居民会去利用了。


一个多小时之后抵达天桥立站,这里算是天桥立(府中)地区的中心。

在车站拿了天桥立的地图,按图索骥开始游览:智恩寺一边叫做府中地区;沙洲相隔,伞松公园所在的另外一边则叫做伞松地区;而再远处就是伊根町的方向了。
天桥立智恩寺,自古以来就是是信仰授予人间智慧的文殊菩萨的寺院,是日本“三大文殊”之一。寺院于公元8世纪建立,之后经多次重建,包括山门、文殊堂在内的现存主要建筑物都兴建于17-19世纪。


寺内历史最长的建筑是这座多宝塔,兴建于1501年,现在已经列为国家指定文化财。

智恩寺的旁边就是天桥立观光船的码头,观光船在沙洲南侧的天桥立码头与北侧的一之宫码头间对开,可以从海上欣赏天桥立的景色。或许是当天阴天的缘故,整体的视野和观景效果都比较一般。虽然叫做“观光船”,其实不如当成连接府中与伞松的交通船还比较实在。当然有一个场景是所有来过天桥立的人都一定印象深刻的,就是追踪着观光船的海鸥!海鸥并不少见,但这么密集,每一只都如此肥硕、如此凶猛的海鸥我还是第一次见到!随着船的启动,大群的海鸥围拢在观光船的周边一起前进,不时停在船舷上休息,相当独特的风景。


大约10分钟的航行之后抵达对面的一之宫码头。

码头出去几百米是伞松公园的缆车站,从这里搭缆车到位于半山腰的观景台,居高临下俯瞰天桥立沙洲联结两岸的全景,这是第二个观赏天桥立的角度。伞松公园的缆车有两种,一种是照片里面车厢形式的,另外一种是类似滑雪场单人吊椅形式的;冬季的话出于安全考虑吊椅不开放。
这里的缆车居然使用铁道和接触网,我还是第一次见到!而更精确的,在法律意义上这个并不能叫做缆车,而是要叫做“钢索铁道”,虽然全程只有400米,但仍然属于日本铁道事业法的管辖范围!

同样很新鲜的是,缆车居然还会在中间会车!这样可以同时有两辆车在线路上往复运行,通过能力变为原先的2倍。


线路旁边有坡度标,超过千分之460的坡度,换算成角度是大约28度的陡坡。

在展望台凭栏远眺,天桥立的奇景尽收眼底,不负日本三景之名。一条细长的沙洲将外海与内海就这样分开,至今都没有一个完整的地理解释。不过随着现代对山阴海岸的开发、河流的疏浚等等,现在天桥立的泥沙沉积已经向着沙洲消蚀的方向去发展,所以海岸也一直在进行人工的填砂让日本三景之一继续维持下去。

伞松公园的“冠岛遥拜所”

伞松公园上面有一个智慧之轮,传说将瓦片从其中投过可以获得好运。

提到天桥立,联想到的自然就是“股投”,弯腰从自己的胯下看过去,细长的沙洲就像是一条通往天上的桥梁,这正是“天桥立”得名的来源。天桥立“股投”的发源之地就是伞松公园这里,公园里也设了几个“股投台”,让大家亲身体验。看到的场景差不多就是这样。。。


“股投”的点心也是天桥立地区很有特色的伴手礼。

伞松公园主要就是提供一个更好俯瞰(正常的俯瞰以及“股投”)天桥立沙洲的角度而已,如果不是还要继续上成相寺的话,那么这样已经算足够,于是结束游览,搭乘缆车下山,再向伊根町方向行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