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EXVS应该转型为主机版(完)

2023-03-01 08:00 作者:斯巴达但丁之魂  | 我要投稿

原作者:EXVSDB 原名 エクバシリーズは家庭用に移行するべき 

翻译:咪锅子 , 前文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移植家用机版的要点1:精简参战机体数

第一在于「精简参战机体数

在写下本文的时间点,XB已经有了221台可用机体。
OB则会将这一数字提高到接近230。

EXVS系列在这十二年间一点一滴所积攒而成的现在,OB有着历代最多,初版接近230台的参战机体数目正是对这些点滴最直观的表现。

但移植家庭版时暂时放弃这一卖点大胆的精简机体数量

理由在下文陈述。

 

降低新人的参与门槛

可用角色数相比其他游戏如下

  • 街头霸王5: 45

  • 铁拳7: 50

  • 任天堂全明星大乱斗SP: 87

  • OB: 230!!

新手一看到这个数量比起兴奋更多的会是迷惘

笔者的孩子在问道“玩什么机体合适”的时候,笔者回答“格斗选巴力,射击就EX-S”

无论哪一款对战游戏都需要针对参战的各个角色进行理解并建立对策40比起230明显压迫力是天差地别的,初学者很可能被吓跑

初版笔者认为60-80台机体会比较合适。

笔者认为MBON全部体验过185台机体的人在买入的玩家当中很可能是凤毛麟角的,尽管对战游戏当中这个人数已经算比较多的。

 

可以进行大规模可持续的更新

精简参战机体数的优点在此。可以持续的进行大型更新。

打个比方,家用版采用两个月一更新的季票制度、

  • 初版80台可用机体

  • 每个新赛季追加10台新机体并调整旧机体

只要这样就能为家用机版注入额外16个赛季(32个月)的寿命。

不是EVO参战一台牛高的水平,而是每次大型更新都参加两位数的可用角色,这样的对战游戏是迄今为止笔者从未听闻的过的。

MBON虽然开了个好头,但没有更新的游戏,初期的盛况很快就会一去不复返。

笔者认为,娱乐手段日新月异的当下,更新的频度是游戏流行的必要条件。持有丰富机体数的EXVS有着借此维持自身活力的潜力。


客次消费额增加

家用机由于买断的性质,对厂商而言有着单个客户消费额有限的缺点。

  • EXVS无印: 8,000円(60机)+DLC6,000円(12机)

  • FB: 8,000円(99机)+DLC16,000円(32机)

  • MBON: 8,000円(185)

典藏版和领航员/个人装饰的可选消费项也存在,但只想普通的进行游戏哪怕三作连本体和DLC机体统统买下也不过46,000円。

可能有人会问笔者,屁股是冲着哪边的?玩了多久在这里给万代说话??

笔者在上述三作当中打了大约40000
1战4分钟(译者注:无印起,在线对战的单场次标准时间限制是240秒,也就是4分钟,但对局到上位玩家之间持续到时间耗尽也并非极为常见的事,更别提这里的统计是按照每盘都打超时来计算的,因此这一节下述的数据准确性欠妥...但反而能够支持笔者的观点)
40,000战 *X4分钟 = 160,000分钟 => 2,666小时
46,000円 ÷ 2,666小时 = 17円/小时

便宜炸了好吗…
MBON的185机体全家桶更是其中最惹眼的。

EXVS系列虽然需要扩大让玩家接触的通道,但更为核心的在于为这类粉丝群体拓宽消费途径

家用机版本更新为什么不买呢?」

或许会有很多人这么想吧,因为街机厅不但要掏钱而且更贵,加之EXVS玩家本来就有很大一部分是接触街机的。笔者曾经想过用50万円MB机台自己玩,但听说需要法人名义的合同只得作罢

粉丝对消费渠道其实并不挑三拣四。

  • 基本免费+付费机体

  • 本体收费+季票付费

  • 本体收费+付费机体

为了提高玩家消费额,精简初版机体数量并更新付费机体。这一手段是最利于融通的

如果没有付费内容,厂商就会失去持续更新的动力。而用户期待更新内容的需求在精简机体后为厂商提供了活动空间。


同街机版的区别化

基本上某一游戏移植至主机平台时,其街机便已经被宣告了死刑无印和FB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但这里要强调的是,这次不需要“移植”而是“移动”
因此才会提到精简机体数

假设OB的街机版和家用机版并列运营

  • 街机: 初版230机 + 1个月更新1台新机体

  • 家用机: 初版80 机+ 2更新10台新机体


家用机会以超高速成长,但追上街机需要38个月,这样街机的客户外流应该能够避免。(但初版体量砍到三分之一真的能活下来吗?)

另外也可以考虑到家用机版和街机版的互动,但这里必须要为玩不到街机的海外玩家群体提供专门的解决途径。

  • 使用街机的GP购入家用机版的机体

  • 购入家用机版机体附赠街机PLUSCOIN消费券(这里指街机2币保底游玩3盘不论胜负的消费模式,EXVS街机本来是每当输掉/连胜10盘就需要重新投币的)

  • 街机机体熟练度10星(1000盘)以上可以提前解锁家用机版本机体(只打CPU刷星也需要支出10,000円以上)

可调节的资源投入

有一句职场名言,笔者相当中意。

先小后大

一口气给新手扔出230台机体实在太夸张了,如果家用机运营不畅,那就保持街机客源不要外流。

  1. 移植家用机版,初版就可以使用所有机体!

  2. 街机暴死

  3. 家用机版没能流行

  4. VS系列衰亡

这种情况无论如何必须避免。
简单地说就是为厂商留一条后路

家用机版一定会加入还原原作的单人任务/街机模式路线,这也可以分散玩家对相较街机可使用机体数差异的不满。(事实上对长期游玩的玩家而言,单机内容最多是在线对战期间的调剂,笔者之前也再三强调了这是个2V2高速对战游戏)

初版发售前为了维持作品活性精简机体数量后发售对厂商而言风险会较少


诶?那这不就是?

说了许多理所当然的废话,各位当然也想到了,一个活生生的例子,不,一个凄惨的实验品,虽然它自作自受。


  • 减少机体数量

  • 和街机版区别化

  • 付费DLC机体

  • 机体调整更新

  • 半年后开发跑路


这不就是GVS嘛,它从头到尾统统都做过了

到这里话题气氛似乎要急转直下,但OB移动到家用机平台99%不会有这情况发生。

GVS暴死的原因在于:对战系统做成了一坨Shit

为了保护街机平台不光削减机体数还在系统上动刀招致了如此后果,笔者认为前者并不是害GVS死掉的根本原因。

让我们回忆一下,GVS初版95台机体,包含DLC121台。而FB初版则是99台,包含DLC则是135台。

其实数目大差不差,所以笔者认为机体数的差异并不是左右游戏是否有趣的决定因素。(GVS这个数把莫名其妙的量产机砍掉再看,就要回到无印水平了,译者看来部分量产机确实很有趣,但拥有这样的资源为什么不拿来做人气机体呢?万代故意不放人气机体压低GVS热度为街机留人却还想要诚意都看不到的GVS大卖的行为是不是又当又立?玩家可以选择性眼瞎,因为粉丝总会对这类游戏有更多的包容,但不意味着大家都傻)

当然,无论可选的机体是多是少,能选择进一盘游戏当中的一次只有一台

「那初版GVS的95台机体统统玩过你觉得这作品如何呢

机体数少了所以无趣初版有趣,但玩到后边就只有同几台机体所以厌倦了在笔者看来是同义的。

但GVS初版就无聊透顶

每台机体的立回一样 => BV+以落地路线为主的取消路线被大量删除

每台机体都有相似的武装=>自选援护(初版的金丝摩/锡盟力/1.02的X3/最终决定版的青椒/X1/拜亚兰 +原有援护武装几乎全部删除(铁人桃子:?)

GVS末期存在禁止援护和BV的房间。但即便如此没有取消路线加之GVS为了应对SBV设定出子弹的强诱导使得游戏体验雪上加霜。

也就是说GVS对战系统的根基已经垮掉了,而且开发方并没有采取补救措施。

垮掉的地基上不可能建成坚实的建筑,就算把OB的机体全部给GVS也救不活它,把GVS的游戏系统输入进OB那街机就会暴死。

OB:新觉醒,V觉醒!  BV:没错正是在下(从坟里跳出)!


但这情况对OB而言似乎并不致命。

  • V觉醒期间限定

  • 操作困难(误操作可能性极高)

  • 不同于GVS,OB有许多高飞→使用取消路线来战斗的机体&没有GVS的空槽两秒放电=> 可以更简单的根据机体特性选择觉醒

最重要的是如果出现消极要素运营会迅速修复,且V觉醒的机动性的提升并不如它的前身M觉醒。

倒不如说机体在站立姿势下下落着实不好看,这一点希望运营迅速处理。01或者托鲁基斯1这样有背部推进器的机体突然被重力捕获像秤砣一样坠地真是意义不明。不如为每个机体准备专用的落地动作,不然让建模工作者的面子哪里放。

...当然上述话题含有相当对GVS的不满,但简而言之上市方针游戏是否有趣不应杂糅在一起

GVS暴死的根本原因是对战太过无趣机体数被大砍仅仅在这上伤口上狠狠的撒了把盐。但初版发售当周没有大卖机体数被大砍的原因却占了大半



用户没有选择

以下陈述精简参战机体数所带来的优点及其受益对象。

  • 为新玩家降低参与门槛

  • 为所有用户提供持续的大型更新

  • 提高每个玩家的消费额

  • 同街机平台相区别

  • 为万代提供可调节的资源投入渠道

  • 我说,万代这不是赚翻了么

言尽于此。但如果没有万代的甜头,他们也不会产生从街机平台转移到主机平台的想法。

当然作为玩家,谁不想要机体全家桶玩到爽呢?

但现在的状况只能采取名为精简机体数的强硬手段

事实上,VS玩家不去打街机就只剩下去MBON怀旧的份了


PS4的MBON

  • 拥有185台的机体数

  • 基板却是15年前的PS3基板...的扩容版

  • 没有新机体的追加和性能调整


在这情况下,即使有人会觉得主机版本机体太少也不会回到没有更新的MBON去了。

加之笔者认为EXVS的卖点之一就是持续的更新。10年以上坚持每月更新的游戏,笔者所知的独此一家,这一点比起MBON可谓是压倒性的优势...(按笔者假设的80台初版,2个月更新10台,追回MBON的水平都要接近一年)

在家用机版本玩家看来,自2010年9月发售的无印开始至今,笔者认为十余年一度的基板更新足以点燃话题热度,精简机体数的理由也能确立。(前文说,GVS初版就是因为机子少第一周才暴死的对吧?)

摆在家用机版玩家面前的只有玩新作这一条独木桥。感觉内容缩水的话客源会被分流到街机平台,万代也不会因此吃亏。(不玩主机就去街机这说法太过牵强,毕竟玩家转化成粉丝是需要时间的,加之这一过程正需要丰富的内容来保障。而且就算是粉丝,也有让我玩不爽我就开润这最后一条路)

只不过在笔者周围来看,无论家用机版如何同街机平台划分得泾渭分明,也会有许多人只选择玩家用机版

对这一玩家群体而言,并不能强行要求他们去街机厅,为家用机版提供持续更新以保障收益较为理想。

(注:即使笔者译者甚至读到这里的读者阁下,都是支持移植家用机版的战友。但就笔者在前文提到的,不用前所未有的勇气和诚意开发家用机作品是不可能大火的,那么80台初版的移植作品对标230台的街机平台。尽管游戏系统相同,但没有独家创造性的内容,又能展现出几分诚意呢?尽管持续的更新是个很有诱惑力的条件,但画出来的饼是填不饱肚子的,初版贫瘠的内容注定了不太可能大卖,让大量只玩主机板的玩家采取观望态度,这一条件下开发方很可能在短暂更新后跑路...也就是重蹈GVS的覆辙;更别提初版砍掉大量的机体要得罪多少职人/厨力玩家,而这一群体恰好是笔者提到对万代最重要的客户群体,也就是粉丝,对连玩街机这一选择都没有的海外玩家而言更是如此。

所以笔者这一假设的循环并不是

持续更新-街机主机手拉手分蛋糕/街机主机玩家相互不断流通-持续更新炒热高达IP-万代和玩家双赢Happyend

而是

主机初版由于内容过少没有火-从街机分流出的玩家失望而归/主机玩家再次被打击导致客源总数减少-尝试失败开发跑路-玩家间口碑下跌/万代为保住现存收益更加注重街机市场-主机板新作无望/街机逐年缩水-街机寿命耗尽Deadend

简而言之,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没有十二分的勇气和执行力就想打开市场是不现实的,商战当中花钱赚吆喝(买口碑)是一种重要的营销手段,为什么万代就一定要叫好还叫座?正常的营商环境下哪有这种好事。因为它是万代

大幅缩水的内容即使能补充,都存在不能无视的一点:家用机版客户付出“现在”的每一分对街机而言都只不过是“过去”的内容,而家用机玩家不得不在这样的窘境当中挣扎一年以上,了解这系列的玩家怎么可能接受。更别提80的假设移植版改为对标185的MBON,即便是开倒车这也太过离谱...虽然就连这也有先例,它名叫force)



移植家用机的要点2:EXVS2未曾移植

就版本迭代的角度来看,家用机下一部应被移植的是VS2

XB开始运营(2021年3月)时对标MBON主机板发售(2020年7月)

OB即将开始运营(2023年夏)

那么家用机版应该拿出来VS2了,这样的说法也是有迹可循的。

但尽管建立在街机平台为主题的大前提之上,笔者仍然认为VS2(无印)不应当移植


基板将和当前世代同水平

MBON本来是基于PS3基板做成的游戏,移植到PS4上的版本是它的升级版。

PS3是2006年的设备,而EXVS无印则是2010年的作品,而MBON在基板没有变更的前提下从2016年运营到了2019年。

技术已经过时许久的这一作品,在当今玩家看来画面落后也是理所当然的,对标同系列的XB更是如此。

MBON
XB

游戏是否有趣不由画质决定

的正确表现应当是

评判游戏是否有趣不应只看画质

VS2借由基板更新获得了前所未有的热度和营收,这在运营专访和统计数据当中也能得到印证

所以VS2移植家用机版也一定能叫好又叫座。

VS2家用机版比起MBON人气一定会更上一层楼这不挺好的吗,但只是这样还不够

虽然“为什么不够”的理由在上文已经解释了,但这里暂时不做回顾,请看下文。


过度刺激的饱和环境

MBON的玩家玩过弱势/产废/难上手的机体之后(这里主要为理解不深刻的初学者)常会有这台机哪里强/那台机强?」的疑问。但VS2则不然,饱和的游戏系统下,几乎每台机体都有一两个的赖武装或者破格的某项基本性能

  • 变形(减少气槽消耗・切诱导→末期WZ)

  • 强力的主射(这是常规的“强力”要素)

  • 强力的浮游炮(贝迪哥一周下修传说)

  • 导弹(如AGE1月光横SUB)

  • 援护(如初版百式的Z援护)

只要满足上述任一的条件的机体都可堪一用。

武装表现也变得相当华丽 光污染

※※※以下场景可能唤醒死去的VS2回忆攻击玩家,请穿好护甲※※※

这是出什么事了,我被什么打了?我怎么挂了?(译者注:不分先后,分别是鸟人三兄弟:NT/00潜行者/创燃的觉醒技,也就是说这些倒霉蛋被鸟人创了)

玩家/对手/观众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官方直播的主持所言「何かが当たっているぅ〜!(有什么打中了)更是绝句。

只要用了就能简单获胜的武装在VS2满地跑,所以认为VS2的环境过度饱和一点都不为过。

即使如此,喜欢这种饱和环境的人笔者认为意外的不少


对初学者友好的游戏性

VS2的过度饱和环境在或许上位玩家当中遭遇恶评,但新手反而很喜欢

主要原因是M(Moblity觉醒,少量回复气槽的基础上短时间内超大幅提升机动性,外加少量的攻击补正)/L(LInkage觉醒,在回复自身气槽和弹药的基础上为僚机提供觉醒计量表,回复少量气槽并瞬间完全回复其常规武装的弹药,没有攻击补正,持续期间稍许提升机动性)觉醒



虽然刚才说了很多机体都有明确的优势,但也有弱势机体存在着,

这些机体在VS2的环境担任着一个明确的职责--L觉醒工具人

两年过去了,回顾VS2竟然还有这么可怕的事情存在着实令人一惊。XB的C觉醒只从L觉醒这里继承了“为僚机提供觉醒计量表”这一个功能,且提供过程不再是瞬间完成,实际上对C觉醒的使用方而言是完全意义上的下修。

然而VS系列当中,觉醒的合理运用是初学者到上位强者间都需要面对的课题。参加大会的强手也有时会觉醒落甚至全觉醒翻身,甚至有着觉醒没能用出来就输掉对局的情况。

但L觉醒就没有这个问题,规则简单到只有半觉醒好了就用(初版甚至没有觉醒落惩罚),可见这一觉醒有多适合新手。

接着是M觉醒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M觉醒是个名副其实的万金油觉醒,哪怕L觉醒都需要一个队友来最大化其功效,M连这一限制都没有。即使在续作XB当中机动力上升幅度被砍,攻击补正和青虹也被没收了,仍然不失为对局当中的有力觉醒候补。简而言之,VS2的大机(3000Cost)无脑M觉准没错

MBON的E觉醒是个虽然强劲但不适合新手的觉醒,VS2的M和L觉醒却是简单粗暴省脑细胞的超友好觉醒。

另外VS2的环境上强调进攻而非MBON的防守。VS系列当中,防守比进攻的难度高得多。有些机体机械式操作也能打的有模有样(如禁断,FAZZ等)。

VS2的环境下有许多只要这样在中级阶段以前都会顺利的战术/武装,所以笔者断言VS2属于VS系列当中对新手最友好的一作。(如果不考虑玩家的成长要素,这一说法是完全成立的)

实际上我焯ww屑游戏www」这样一边笑一边和朋友玩还挺有趣的,家用机版不需要额外收费,玩起来心理负担也会更小

前文已经数次提到VS2的营收在街机史上是最高的,对于每盘都要投入100円的VS2,这意味着..

包含新手在内许多的玩家都已经接受了这个离谱的饱和环境因为没有竞品,玩家没有选择


可能为用户提供选择

上文提到了因为用户没有选择所以家用机版可以放心大胆的削减机体数,但移植VS2就会给用户一个新的选择:完整版的VS2和极限退化版的OB

  •  PS4基板让画面表现提升一个档次

  • 刺激的饱和游戏环境

  • 适合新手的游戏性

  • 195台机体一口气买断

如果这样移植VS2。会有很多人认为VS2的家用机版更优秀,万代今后无论重心放在街机上还是主机上都会遇到阻力

对用户而言能玩到VS2家用机版那做梦都能笑醒,如果真的发售那就是VS版春节。但考虑到万代今后的顺利营销,不要“移植”家用机版会比较妥当。

(译者注:笔者在前文提到了不选择“移植”而是逐渐“移动”或者说“转移”,但矛盾点在于,消费者选择优秀的作品是非常自然的,无论是本社内同类型游戏之间还是同外界的其它竞品之间,都属于竞争关系,前者更是要争到你死我活,因为相同类型甚至相同名字的游戏对玩家而言一个就够了。不想得罪街机,付出的代价就是放弃VS的海外市场;想要发掘潜在的消费者,封闭的街机平台就必须让步,因为街机几乎没办法走出日本本土。)


移植家用机版的要点3:针对海外扩张

在海外扩张方面,笔者有着如此的希望:

语言(台词)本地化

诸位可以将PS4的系统语言设置为英文来体验海外版本的语言(日文版系统语言为英文时,进入游戏显示英文)。真是不亲切的要死诶

  • 对战时根本没空去看的领航员台词,

  • 角色台词的字幕只在战斗开始/觉醒/结算时显示...

  • 文字小到不行,且只显示一瞬间

神高达在英文版被翻译为Burning Gundam相当有名。

大吼一声God Finger!!」...代入感全无。捎带一提。真人版龙珠当中龟派气功都是ka-me-ha-me-ha

角色始终使用无法理解的语言的对战游戏老实说很令人难受

XB为止,已经录入的台词足有12万之多,本地化也会成为一项大工程,即使减少台词数,不进行本地化的VS也很难融入当地的游戏环境。

再次使用怪物猎人作为例子,怪物猎人世界实装语音也是因为海外有着相当不实装语音就不买的呼声

为了减少本地化工作量,削减机体数目也是有效的,12万台词的本地化想想都让人压力山大。

(对希望扩大的受众的VS而言打开海外市场本地化是不可缺少的一环,也就是“诚意”的一部分。即使季票制度更新,工作量也不会因此减少。当然已经无需再次强调,对标完成品的街机,玩家想要的家用机版一定是完整的,而不是偷工减料画大饼的。玩家和厂商双方都会做出选择,只要厂家还想赚玩家的钱,玩家在这方面就有决定性的话语权,上文的怪物猎人世界正是如此,或许VS会不一样--如果万代铁了心在街机一条路走到黑的话。)

总结

感谢各位读者看到这里,各位辛苦了。

长文赘述了这么多的内容,得到的结论是,万代一定会在将来寻找一个契机发布家用机版新作。因为若非如此只会让这个IP随着街机的衰退一并消亡。

就此可以假设以下3种情况。

  1. VS2移植

  2. 家用机新作制作=>GVS2

  3. OB转移至家用机

 

第一类情况的可能性最高,但不足之处前文已经陈述,万代不太可能从自己身上割肉...当然笔者仍然期待着奇迹的发生。

GVS2?笔者已经亲眼目睹和体验了GVS的“风采”,万代做这个100%白费功夫。再者按现今产能来看制作组的人员足够吗?

最后只剩下了OB转移至家用机的选项,本文也是建立在这一基础上的。

为何非街机不可不转移到家用机平台么?」

将这句话化为如此长文笔者自己都觉得不可思议。

虽然可写的内容还有许多,例如多机型适配,尤其是Switch本地4人对战在学生群体当中会有相当的吸引力...如果实现的话,笔者会再买三台Switch和家人或者招待孩子的朋友们来布教宣传。

退可保一池,进则夺二城

「如果背对市场需求就可以维持现状。但尝试前进的话…」
「即使没有成功也不算一无所获」
「可以拓展年轻的用户层,高达IP的知名度,乃至海外市场」

不要害怕失败,大胆转移到家用机平台来吧。
马场P也说了:逃げないで戦って下さい别害怕去战斗吧。(这位送团扇和对EW重炮动刀的时候却一点都没有手软)

如果有对这篇文章的相关留言请移步下述网站

https://twitter.com/exvsdb

DM也好回帖也罢笔者都欢迎,如果能有上文没有提到的新想法或是意见,哪怕是反对意见笔者都十分欢迎。



EXVS应该转型为主机版(完)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