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阶段3艘4万吨级两攻,就是武直群的作战跳板!

总有人拿3艘4万吨级的两攻和美国级和黄蜂级比较。比较来比较去,最终还是一定要突出美国级和黄蜂级可以操作STOVL战机而且还是隐身版的。目前的3艘4万吨级两攻都不具备同等效能。然后再拿船的长度说事,暗示或者公开说目前的3艘两攻都是3万吨级而不是4万吨级的。由此从本质上就无法和美国级和黄蜂级对比。其实要瀚海狼山(匈奴狼山)个人来说,这个套路并不新鲜。不过先不说配套的武器系统,单单就吨位来讲,狼山没说过20遍也说过10遍了。这就是现在的3艘两攻非常肯定就是4万吨级的,绝对不比黄蜂级小,和美国级的吨位对比,谁大谁小还是两说。为何这么肯定呢?就在于目前的3艘两攻脱胎于某种满排大于5.5万吨的特殊船型。只不过因为改型的要求,而在尾部截掉了一节。但是整体肥大,

的吃水线型并没有彻底的改变。因此目前的3艘两攻有比美国级和黄蜂级更大的船坞舱,同时也有更大的机舱。单纯就两栖运载能力来说,绝对在最新的美国级之上。而美国级和黄蜂级已经越来越倾向于当轻型航母来使用,传统的两栖攻击上陆能力反倒成了副业,这也是超级大国本身的正规航母青黄不接,必须用低档船型来补充的现象造成。因此在吨位和主业并不落后甚至领先美国级的前提下。如果要全方位比较,那么也应该拿076和美国级来对比,而不是拿目前的3艘来对比。现阶段的3艘和以后会继续增加到8艘甚至9艘的两攻,还是以两栖攻击登陆的主业为纲。在未来完成阶段性的战略任务之后,则可以考虑进行中期升级,和076一样增加类似的弹射器和拦阻装置等。其放飞固定翼飞机的能力,最终仍然在美国级之上。

由于3艘4万吨级的两攻有全球同类舰中最大的机库,预计不会低于4000平米,对比黄蜂级和美国级2000平米级别的机库,几乎增大的一倍。因此装载和操作直升机的能力可以直接从30架的级别扩大到50架的级别。3艘集中使用,已经可以调度150架的直升机,包括武装直升机和运输直升机,组成快速突击力量。其作战能力不亚于3个正规的陆基空突旅。或者说3个陆基空突旅可以直接整体搬运上舰。由于历史装备因素,这150架直升机中,1500公里航程以上的在未来几年内仍然是少数,大多数以航程在1000公里以内的为主。因此如果这150架直升机完全靠自身的内油作战,那么作战半径基本都在200公里之内,实际使用起来就非常的局促了。而如果配备3艘4万吨级两攻,则可以完全省去往来战区的中途航程。而把直升机航程全部用在战区机动作战飞行中。

这样可以在战区徘徊飞行2个小时以上,作战航程800公里以上。让大多数中型直升机发挥出重型直升机的作用。如果油料告急,可以立即飞回徘徊在外海几十海里的3艘两攻上加油后再继续作战,这样150架直升机就可以当300架甚至500架来用。先用导弹和无人机打头阵,消灭主要目标后,大量的直升机可以和其他两栖战力配合。快速扫清前方10公里范围内的任何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