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记得1399年北平城下烈焰灼烧的悲壮往事,一将功成万骨枯(一)
在靖难之意的过程当中,燕王朱棣得到一个消息,说建文帝朱宇文派出大将李景龙带五十万大军来讨伐朱棣。当时朱棣的第一反应你还记得?他当时说了一句非常著名的评语,李九江玩其少年儿这种人根本不在话下,拿下他那是分分钟的事情。
而且北平城外是什么状况?当时是十一月份的天寒地冻,眼看是三九天的日子,这种情况下,你南军北征。来攻打我这样一个坚固的北平城,我一点都不担心你,所以驻地放心大胆的把北平城交给了自己儿子朱高志。然后自己带领军队啊专门跑到大宁去找宁王要来了,躲延三位,他这边有了重大的收获不说,但是李景龙啊毕竟领来的是五十万大军。
五十万人铺天盖地这么一走,就是推也要把你北平城给推倒了。李景龙率领大军来到卢沟桥畔,准备进到北平城周围开始围城进攻。结果军兵来报,说卢沟桥畔没有守军可以轻轻松松的通过。结果李景龙是放声大笑,朱棣自己去北边打仗了,北平城当中根本没有多少人。我们这五十万大军一到啊,一切都手到擒来了,非常得意洋洋的纵马通过了卢沟桥,朱棣深通兵法,卢沟桥畔就这么点人。而且大冬天的时候,永定河都动兵了,你指望这一座桥能拦住五十万大军吗?
还不如把这个军队放到城中集中进行守卫,这才叫集中优势兵力。话虽然这么讲,但事情绝没有这么简单,因为什么?负责在城中留守的是世子朱高志,他是朱棣的长子,历史上没有记载他到底有什么样的原因。但是一直说那是腿脚不太好,可能有点点脚,但具体什么原因造成的,是小时候摔倒的还是天生的,这个我们不得而知。
但是朱棣对他非常信任,知道这个人呢是柔中带刚的一个人。他守北平城自己比较放心,同时他又留下了重要的文臣武将,帮助他守城,特别是朱棣并把自己手下的第一谋之姚广孝。也留在了城中,不过这一招绝对是一步险棋。为什么这么讲?在北平城中一共有多少兵马?满打满算精兵一万。
如果算上文职官员,再加上后勤部门的人员,还有家属所有能上战场的人全都加上,也不过三万人左右啊。面对五十万人的进攻。当然是压力巨大了。李景珑的五十万大军呢迅速把北平城围得水泄不通。这个时候如果你登上北平城头看的时候。
天上飘着雪花,记着月光往外看,是连绵不绝灯火通明的大营,我们不知道此时此刻朱高志的心态是什么样的。任何一个人如果你还原到北平城中。都会捏一把汗。果然第二天清晨的时候,李景龙的大军就开始了排山倒海的攻势,但是北平的守军毕竟是征战多年了。而且储备呀特别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