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上海公务员吃“面”的你
作为专注研究公考近20年的面试辅导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总是遇到不同的学员问相同或相似的问题,今天上海华智公考就在这里为大家扫盲。
一、上考面试考什么?
上海市公务员招录公告中没有明确规定面试形式,从近几年的试题样本来看,上考面试主要采用结构化面试这一考查方式,其中求职动机与拟任职位匹配性、综合分析能力、计划组织协调能力、应急应变能力是重点考查要素。一般来说,在不含专业题目的面试套题中,一般第一题是人岗匹配类问题,第二题是综合分析类问题,多为时政热点,第三题是计划组织协调类问题,第四题是应急应变类问题,四类问题分别对应四种能力。除此之外,在公检法系统中会有一些对考生专业能力的考查,多是以追问的形式,内容主要包括基本专业知识和自我介绍等。
二、面试时间要怎么把握?
上考面试每天两套题(上午、下午各一套),每套4道题,分别对应考查的四种能力。常规时间为20分钟,但也有部分考场出现过15分钟的情况。追问较多的考生,时间计算会相对灵活。一般答题形式是考官读题(不提供题本),思考一道回答一道,剩余3或5分钟有提醒。平均每道题的预留时间是5分钟,但在具体答题中不建议用满五分钟,建议把答题时间控制在2:30—3分钟左右,要给中间可能出现的情况预留时间,这样不会因为时间短导致表达内容不丰富,也不会因为用时过多出现重复表达或者超时表达的情况(超时表达内容不算分值)。
三、面试的核心要点是什么?
面试最核心的是表达和内容。表达要自然流畅,内容要切题有逻辑。首先,表达流畅不要求每个人都抑扬顿挫、富有感情,但不要出现明显的停顿和空白,不要频繁断句,要克制使用口词,整体就像我们平时的对话一样,自然简洁。其次,表达的内容一定要抓住主题,抓住关键词,围绕题干的主题进行多角度分析论证。最后整体答题要逻辑清晰,能让考官清晰地听到你的表达层次。
四、面试对逻辑有什么要求吗?
面试的逻辑涉及表达和内容两方面。首先是表达的逻辑性,一般面试表达呈现“总—分—总”的表达思路,在“具体分析”中也要通过“第一,第二,第三”、“首先,其次,最后”或“一是,二是,三是”进行顺序表达,这样能使表达更有层次。其次是内容的逻辑性,主要是在“具体分析”中,相同要素要放在一起说,其中“对策”要素作为最后的落脚,一般是作为答题的最后一部分呈现。
五、人岗匹配类题目有什么特点?
人岗匹配类题目一直是上考面试的重点,主要测试求职动机与拟任职位匹配性。常常会选取领导人讲话、引用古诗词、经典名言作为题干背景,要求考生结合自身经历、报考岗位来谈理解和实践,这其实是综合分析和岗位认知结合的综合题型。这类题型首先要理解这句话/这件事的意思,找到核心关键词,然后结合自己的岗位特点进行分析。这里一定要尽可能突出岗位特点,避免大而化之的套话。在备考这类题目时要结合综合分析的备考素材,多了解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尤其是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的一些发言,或者涉及上海的内容。同时也要关注上海各主要领导人的讲话内容。
六、综合分析类题目有什么需要注意的?
综合分析题需要注意分析观点、点明本质的准确性和具体分析的多角度论证。上考面试的综合分析题在题目类型和题目选材上具有鲜明的上海特色,涉及的时政内容广、时效性强。这就要求我们在“亮明观点”中要尽可能点出本质,不要简单表达赞同或不赞同,而是要在表态度的基础上进行一两句话的总述。此外,具体论证时要多角度(背景、现状、问题、原因、影响、对策等)多形式(举例论证、说理论证、正反论证等)进行论证,表达内容可以结合上海的实际情况进行说明。
七、计划组织协调类与应急应变类题目有什么异同?
计划组织协调类和应急应变类题目都是要围绕核心内容说对策措施,但是计划组织协调题目更侧重活动的组织和基本工作实务,没有紧急性,更多的是强调完整性;应急应变题目虽然也属于工作实务,但更多强调紧急性,在回答时要注意按照矛盾的轻重缓急逐一解决。上考面试的计划组织协调题目主要是组织活动类问题,通过限定不同身份考查活动整体流程,此时要注意结合题目限定的身份给出符合身份要求的对策措施;上考面试的应急应变类题目主要集中在治理城市、管理社区中的难题与障碍,重点围绕生活中的场景来命题,也会涉及以社会热点为背景的题目。
八、面试中说错了话要怎么办?
面试是一种高压测试,没有很多时间组织语言,所以大家不要过度紧张。如果说错的内容无伤大雅,不违反原则性,可以专心继续回答接下来的内容,此时不建议回过头重复表达,只要按着你说的内容能接下来,不要出现明显的卡顿就好。如果说错的内容比较严重(例如:科学家的名字说错,名人名言说错):如果马上意识到,就可以重新再说一下;如果是结束时才意识到,可以在表达结束后进行更正并道歉,对于情节严重的错误表达,要有坦诚的态度。
九、面试中应该注意的小细节
一是举止仪表。除了惯常我们提到的“面试穿正装,进门先敲门,关门不要有声音,坐姿端正,与考官有眼神交流”之外,给考官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是所有举止仪表的核心。完美的印象不是千篇一律的,而是岗位要求与自己特质的有机结合。没必要刻意去表演,而是注重平时习惯。要有年轻人的朝气,也要有沉稳持重的气质,干练、清爽、简洁、大方的形象会更让人眼前一亮。二是语言表达。语气要平和,不要过分紧张;不要大喘气,不要长时间停顿,不要有过多的额、呐、嗯、这个、那个等口头语。语调要平稳,不要快,做到每个字都吐字清晰,不要含糊。总之,面试不是演讲、不是朗诵,而是一种交流,要自然。三是微表情。首先是肢体方面,肩膀要平整,不要是耸肩或者塌肩,其次是眼神要平视,不要上翻下看或者左右快速移动眼球。最后说话时不要摇头晃脑,也不能老是低着头,更不能挠头或是吐舌头。微表情是很复杂的,这要求大家在日常练习中要将模拟面试录下来,自己反复看,观察自己在说话时有哪些坏习惯,找出来改掉,直至形成好的说话习惯。
十、面试复习有什么需要注意的?
面试是说话的考试,所以不能只学理论只背记,不张嘴练习。张嘴练习要贯穿面试学习的始终。首先是基础学习,要全面学习面试流程环节、考查要素和基础知识等内容,分模块学习上考各大题型的解题思路和方法技巧,做好笔记和总结。其次是实战练习,要通过真题进行练习,并对每道题反思总结,然后继续进行真题练习,通过“练习—总结—练习”不断提升表达能力和水平。最后,面试就是说话,不是演讲或朗诵,给你的考题就是有实际问题让你解决,那就怎么解决怎么说,直截了当,直奔主题,不要把模板套进去绕一大圈才说具体怎么办,要说有用的话,不要空不要虚,要养成表达清晰的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