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下一代舰载机放弃鸭式三角翼,是否值得?

法国海军在公开展示的7.5万吨级新一代核动力航母模型上,出现了法国计划中的新一代隐身机上舰的形象。这明显是一种采用了兰姆达主翼翼型的5代机,而且同时采用了类似YF23的双倾斜平尾兼职倾斜垂尾。兰姆达主翼翼型加双倾斜尾,似乎是这两年英法等国推出的五代机PPT中都看好气动布局,显然有其先进性和共同的气动考虑。不过这种布局却未必符合法国设计战机最近40年来的传统。从幻影系列到阵风系列,法式战术飞机,多采用无尾三角翼或者三角翼加全动鸭翼的布局形式。这么做的好处是飞机机动性比较强。在发动机推力并不领先的情况下,可以获得比典型的常规布局更强的瞬间盘旋能力。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法国战机发动机的推力指标长期不给力逼出来的。而三角翼加前鸭翼的,

阵风M,则直接完成了上舰。主翼不折叠,基本气动外形不变。只加强了前后起落架并且抬高了弹射起飞时的迎风角。阵风气动外形不进行大的修改就上舰,其实给阵风这个机型带来了不错的整体印象分,同时也开拓了海外市场。有些国家采购阵风,除了看重其在当代三代半战机中机动能力属于上游之列外,还在于不经过大的改装就可以直接完成上舰。因此对有野心发展正规舰载航空兵的国家自然有不小的吸引力。而且阵风由于采用三角翼,翼展小,居然不到9.5米,与SU33这种常规布局的大型舰载机完成折叠主翼后的宽度不相上下,因此在仅仅4万吨级的戴高乐号上就可以部署32架。这也变相提高了法国海军舰载航空兵本来并不算的强真实实力衍生的整体观感。当然阵风M 当舰载机也有明显的缺点。

这就是最大弹射起飞吨位只有25吨,正常弹射起飞能力只有23吨。白白浪费了C13B型蒸汽弹射器30吨以上的助飞能力。不过这个问题并不大,因为大多数追求中型舰载机配中型航母的国家,能打仗已经是最高的奢望了。而法国新一代常规布局的隐身机,如果未来同时上舰,那么原先阵风M带来的机体小、占甲板面积少、部署数量多和空战机动性强的优势基本上都荡然无存。兰姆达翼型要上舰,必然需要折叠主翼,全机的永久占地面积也会成倍提高。因此在7.5万吨级的新航母上,载机数量仍然是32架,对比4万吨的戴高乐号居然完全没有长进。而且靠现在的国力,法国方面在2038年以前,是否真的能够研发成功一种技术可信的5代机并且完成上舰,本身也是一个并非那么有信心的计划。而法国海军似乎也明白这一点。因此在新航母模型的前端,

仍然摆放了少量的阵风M舰载机。这样就形成了3代舰载机和隐身舰载机混编的模式。按说这种变化相当于完全另起炉灶,失败的概率很高。法国海军的最优解应该是在现有阵风的基础上发展隐身版本。但是法国的国力很难支撑同时开展两种隐身机的研发。因此只能押注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