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推的孩子]情报解析汇特别篇
(字数:4500)仅发表个人理解,联系了德国作品,与动漫剧情无关
特别篇<歌曲解析>[梅菲斯特篇] 引言: 对于歌词的理解只是我的个人想法,其中如果有不合理或者不符合实际内容的地方,请积极指正,或者出现重大错误,我会积极采纳意见进行纠正,阿里嘎多! 歌曲解析(非正文,背景介绍): “梅菲斯特”词汇来自于著名德国作家歌德,梅菲斯特原本是作品中登场的一个恶魔,魔鬼与天帝打下三次赌注,魔鬼梅菲斯特否定人 和世界桨遥祝拔,天帝却相信人的精神力量,"在他摸索之中不会迷失正途";第二次打赌为浮士德与梅菲斯特赌赛、订约,条件为魔鬼今生侍奉浮士德,死后灵魂归魔鬼所有,这次打赌为浮士德上天入地提供了条件,也是对他精神力量的有力考验。梅菲斯特,他在自述中说,"我是永远否定的精灵!""是总想作恶,却总行了善的那种力量的一部分。"梅菲斯特绝不是一个普通的魔鬼,因为他是一个考官、一个神通广大的打手、一个学识渊博的恶灵、一个促进者。没有梅菲斯特就没有浮士德,进一步说,如果没有这样的梅菲斯特,就没有如此的浮士德。歌德颠覆传统的魔鬼形象,塑造了我们所见的这个叫做梅菲斯特的魔鬼,是为作品服务的,是为浮士德这个形象服务的。正如自述中所言,梅菲斯特代表着否定的力量,他否定人类的向上精神,不相信人类会那么执着去追求光明;他也代表着邪恶,引诱人堕落,用卑残的手段使自己遂愿。后者是传统魔鬼形象的内涵,而前者则是歌德赋予梅菲斯特的新意义。正是梅菲斯特的不断引诱,才使浮士德在一次次的堕落与失败之后更加有勇气挑战新目标,不断前进,愈挫愈勇。梅菲斯特与浮士德的关系有点像撒旦和人类始祖的关系--前者引诱,使后者失去现有的生活,逼迫后者去开拓新的世界。不同的只是,亚当与夏娃完全是被迫的,而浮士德身上还有一种自我认定的开拓精神。不断地否定、质疑、引诱,梅菲斯特利用人类的弱点,想将浮士德拖下水,魔鬼的想法无疑是聪明的,因为他晓得人类最怕的就是温柔的陷阱,最不怕的就是赤裸裸的威胁,但是,他引诱的是浮士德,而不是包法利夫人,所以,魔鬼失败了,他本想将浮士德引向万劫不复的堕落泥潭,却促使浮士德不断接近光辉的顶点。如果魔鬼引诱的是包法利夫人一般的人物,他几乎肯定会成功,但是那就失去了一种意义--与命运永不停息的抗争,向更加美好的未来的追索。如果把浮士德换成包法利夫人,这部作品也就失去了它的独特价值,当然,我这么想是很荒谬的,因为歌德铁定不会把浮士德塑造成那种一受勾引就乖乖就范的人。最后,梅菲斯特和浮士德这一对,和桑丘与堂吉诃德这一对,是否有点像呢?在取材原作中,梅菲斯特是命运和赌注的代名词,愿意燃尽生命,与命运抗争到底,直至目标实现。我认为梅菲斯特这首歌曲创作背景取自原作内容并进行了一定的改编,并联系上了星之子这个称号。首先,这个恶魔的性格与这首歌曲最为贴切,可以说制作组选择了一个最符合人设的角色来作为创作的模板,也是这首歌曲成功的重要原因,可以说梅菲斯特这首歌曲的创作下足了功夫。这里是我对原作取材的素材提取,也是与歌词练习,我认为最深的地方,如果有错误,请各位原谅,因为我不能完全的理解所有内容,我并不了解歌德的其他作品!!!(下个保证书,我怕被咬死)接下来是我对原作相关内容的素材提取:“梅菲斯特在等待那个毁灭的结局,因为他知道这是自然的规律。人可以在爱的瞬间将一切超脱,但人终究是大地之子,一切羁绊依然如旧:海伦是一个"欠下风流债"的荡妇,被她丈夫追杀;浮士德自己,也不过是个轻佻的花花公子。这就是他们的世俗现状,而爱情,不过是暂时的空中楼阁。但谁能因此就说爱情不存在?梅菲斯特所真正等待的,显然不是这个短命的爱情的毁灭,而是它确实存在过的证实。于是,他甚至让这场惊天动地的爱孕育了一个具有世俗特点的虚幻的孩子欧福里翁。”梅菲斯特对于自己的人生有布局,它的存在就是为了阐述更深层次的精神,以自己的古典表演导演着各种爱情悲剧,推子中也是运用了这种表现手法,使剧情富有张力,又是人物情感和性格更加丰富。梅菲斯特导演爱情悲剧,他首先让浮士德 进入深层的地底,从那里吸取精神的力量;然后让他与海伦不顾一切地恋爱,并生下欧福里翁;最后让他失去爱人和儿子,落得一场空。梅菲斯特又一次用否定的方式,展示了生命的 热烈与凄美。被如此的经历充实了灵魂的浮士德,不久将再次新生。那么,这种爱情悲剧为什么要下赌注?谁会拿自己的命运开玩笑呢?那是作者本人要向人类展示艺术家毕生的追求,是他要将生命的狂喜和悲哀、壮美和凄惨、挣扎和解脱、毁灭和新生,以赞美与嘲讽、肯定与否定交织的奇妙形式,在人间的大舞台上一一演出。诗人的内心充满了深深的沉痛,因为他清晰地感到这苦短的人生的每一瞬间,都是向那永恒的虚无狂奔;而人要绝对遵循理性来成就事业是多么不可能。在沉痛与颓废的对面,便是那魔鬼附体的逆反精神,它引领诗人向"无人去过"、"无法可去"、"通向无人之境"的地 方冲刺。每一刻都面对死神的艺术家决心要做的--也就是歌德让梅菲斯特打赌的目的-- 是不断地向读者揭示生命那一层又一层的、无底的谜底。以上就是我对梅菲斯特创作背景的介绍,部分涉及原作的内容,我并没有完整的阐述,只采取了相关的部分内容,这是基于我的个人理解以及部分查阅的资料,如果有错误,请各位积极的纠正,我会尽早更正的!再次感谢!!! 接下来是我对歌曲的剖析 (正文): 首先歌曲一开始采用的是提琴与击鼓起手,与德国悲剧式作曲风格十分相似,一开始就将气氛拉满,使人仿佛陷入了这场无限的悲剧中,同时伴奏中悲剧中更显热烈,代表着梅菲斯特这个恶魔与命运的抗争,命运由自己主导,就算赌注上自己的一切,那我也不会屈服!帷幕拉开,这场复仇正式开始。阿库亚身披黑色风衣从阶梯顶层往下走,向着深渊前进,誓将自己的命运交付。歌词中阐述的是踮起脚尖追寻机会,追求的机会也许是复仇,也许是救赎,如果说剧情创作真的是参考了歌德的作品,那么结局更有可能是复仇,黑色的风衣可能就是代表复仇的这个执念,也是梅菲斯特这个恶魔的象征。“于夜空之下跃动的舞姿,身处同样境地永远不会动摇”,这场舞台上的悲剧表演是梅菲斯特对于命运的导演,也是动漫中阿库亚对于复仇绝对不松懈。“这颗星辰就是对宝石们的憧憬”,这颗星辰可能代指的就是动漫之中的一等星,代表转生,而转生的载体就是爱,歌词这处设计形成双关爱,宝石可能就是指的红宝石与海蓝宝石,也就是说歌词中双关爱憧憬与阿库亚和露比的家庭生活,此时动漫中是爱仰望星空,象征着憧憬,然后是露比走上台阶,象征登上舞台,走向巅峰,这里双关实现偶像梦。“流淌的泪水与汗水是血的痕迹”,这里流淌的泪水与汗水是指的转生之后为了调查真相,与命运抗争而进行的付出,血的痕迹双关原作以及动漫中的爱的死亡。“在眼中浮动的戏剧”,双关原著中梅菲斯特导演这场爱情悲剧以及动漫中的十几年前与爱相处的记忆,以喜剧来衬托悲剧,这里是作者的精妙设计,通过反衬的手法更能凸显悲剧,也更见歌词的设计功底。阿库亚是踏着光明走向黑暗,露比是踏着黑暗走向光明,一个是游猎于光明,一个是潜行于黑暗,两个人走的路不同,但是此处的画面有精妙设计,露比坐在窗前看着窗外飞雪,这里对应了十几年前爱死亡后的萧条画面,大街上也是暮雪纷飞,此时是满面愁容,也有可能是在忧虑或者回忆。“无论何时都怀着憧憬着,向往着啊”,说明了露比无论何时都一直在憧憬曾经,向往着那场真正的爱能够实现。此时露比看向门外,似乎看到了什么东西,然后露比又看向窗户,此时窗户中的自己不是学生制服,而是代表着复仇与戏剧的黑色风衣,那这里是否也象征着兄妹,两个都会走上复仇的舞台?那前面为什么又单独设计两个桥段?我这里认为就是,一开始设计的桥段对应的是兄妹俩走的道路并不一致,但是,这里兄妹的画面都把矛头指向了同一条道路,这里不排除成立的可能。“我却从未见过这样的说谎者”代表着原作中的几次谎言以及动漫之中的为了命运而不惜牺牲一切的阿库亚,宁愿将所有人作为自己实现目标的筹码。此时,画面中的阿库亚是黑色风衣,四周都是黑影,但是这些黑影无论身高还是外表,除了没有露脸以外与阿库亚无异。“天生的欲望无底洞”代表着恶魔的无限贪婪,也代表着人性,此时,在动漫中代表的是十几年前那个充满贪婪的“天才”偶像,也或者代表的是为了复仇而不惜牺牲所有人物的阿库亚。“谎言便是爱”双关动漫中的爱一句台词,“谎言也是一种爱”,此时,画面中的阿库亚被系上了命运的红线,然后陷入无尽的海洋,坠入深渊,被红线操控命运,象征着这场悲剧。“这个谎言便是给予世界的礼物,快回想起来,自己曾与谁生活”,这句词的设计把矛头指向了调查的中心对象,点明了复仇主线。曾与谁生活?点名调查的问题,即复仇对象。“我的生命愿做赌注,也愿给你”双关动漫中的奴隶般狂热的粉丝,愿意将自己生命献给自己心中的神明和救世主以及愿意将一切作为赌注的阿库亚,但是这个双关本质上是重合的,因为前世一生也是爱的忠实粉丝,不过是因为一个病人然后与爱结下了不解之缘。一方面可能是医生的职业操守,愧对病人。作为孩子,懂得医术,却救不了自己的母亲,这就是最大的遗憾。如果有机会,我会将命运交付于你,这就是真正的爱!此处歌词重复了两遍,第一处是升调,代表高处,第二次是降调,代表低处,从高到低,把矛头指向了阿库亚。说明了动漫这个歌曲《梅菲斯特》的主角是阿库亚,歌词就是围绕这个以自己命运为赌注的阿库亚来讲述。“是你给予了我时间不是吗”原本阿库亚被刺杀之后是直接死亡,结果却成功转生为偶像的孩子,同时感受到了偶像几年的关怀,也感受到了这个圈子里的黑暗,于是阿库亚脱离了这个圈子,走向了复仇之路。此时画面转到露比,此时露比手持纱伞,画面中的动作与当时爱在阳台下的动作高度重合,代表着露比实现了母亲的偶像梦。“倘若一切我所期望之事能够实现的话,能够达成的话,想再度与你重逢”此时,画面中的露比抬起头,看向夜空,伸出手。此时坠入深渊的阿库亚同样伸出了自己的手,此刻画面贴合,代表着兄妹的相识,然后阿库亚身上的红线挣脱,打破了命运的束缚,然后阿库亚消失,天上的一等星闪亮,璀璨的白光闪烁。“此愿我已寄托于星”,代表着愿意将自己的生命献上,不愧对曾经的所爱之人。“好了,星之子们啊,快快安入梦乡吧”切换了视角,主角转变为爱,代表着对孩子的遗憾,这里是第二遍出现,第二遍起到了加强的作用,但是这里并不贴合主题,于是有了最后一句:“倘若是你们的话,那份光辉永不褪色”,再次将主角拉回,代表着爱对孩子未来的期待,可能自己的孩子真能当上演员或者巅峰偶像。“好了,星之子们啊,快快安入梦乡吧”再次将主角转变为爱,但是这次画面没有给到爱,而是给到了阿库亚,此时阿库亚眼中的是白色的光,一直闪耀。而且此时是黑色风衣,代表着复仇之心永不泯灭,绝不动摇,这是梅菲斯特也是阿库亚,动漫结尾的阿库亚,从始至终穿着黑色风衣,而这黑色风衣伴随着命运的悲剧,以及无尽的深渊,代表着复仇这条路十分艰险。歌词的每一句无论是对于原作还是对于动漫,运用了很多双关,了解其一甚至可以让人听出鸡皮疙瘩,明明是很明快的节奏,带给人的情感却至身至心。上就是我对于内容的解析,虽然说不是太具体,但是表现出了我理解的框架。有问题请各位纠正,阿里嘎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