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强度榜的注解:队伍构筑中,什么算绑定组合,什么算互补组合
可能是我一直在用这些词,自己没觉得
现在发现,需要就这部分定义给一下解释
同样是队伍构筑
为什么绑定组合扣分,而为什么互补组合就各算个的
这是很多人对我榜单里逻辑思路的不解之处
绑定关系:
首先,我们需要先看
一艘船的核心主职或者说核心竞争力,是否是完全依赖另一艘船来实现的
也就是是否因为技能的存在,导致离开另一艘船,核心职能干脆消失了
核心职能:功能或者说定位
核心竞争力:同顶层生态竞争的数值方面的强度
这是最常见的绑定:
比如海仙,这组合拆开根本没生存了,只有绑在一起使用的时候,才拥有核心职能:生存
而1 2 5航战,则是因为如果不绑定,输出损失到无法接受,尽管核心职能尚在,但是核心竞争力没了
但有两类,比较模糊的绑定关系:
1,阵营拐
2,专职输出拐
阵营拐:
在鸢尾和重樱身上体现的明显
也就是有很多船,其核心竞争力依赖阵营拐来实现
典型如长门+2航的组合,离开长门,2航缺少数值去同顶级航母竞争
而近期反复横跳的6194,更是可以阐述这个逻辑的存在
在德雷克出来前,6194的对重甲在新炮的加持下,在同类船内有竞争力
在德雷克出来后,别说对重甲了,就连对轻甲,都必须要在黎姐在场的情况下才有竞争力
也就是,前面的情况时,6194按照自身定位可以在T1
而后面这种情况,就是主榜退群边缘(考察期)
这类阵营绑定船的处理方案比较灵活,主要和阵营领袖自身强度挂钩
也就是阵营领袖越强,常规出场率越高(黎姐)则绑定关系越弱化
因为既然阵营领袖强无敌了,阵营领袖就不是被迫登场拯救小弟的
反之则比如长门,如今长门自身在战列里已经逐渐退出顶层领域
长门自己的登场都要依赖重樱队,这种情况下就是显而易见的绑定关系
2,专职输出拐
之所以强度榜列了输出辅助栏就是为了这个
这些专职输出,自身性能不值一提或者竞争力不足的拐,可以说核心职能就是依赖队友实现的
但是核心竞争力确实跟着队友水涨船高
这类船严格定义上的确是绑定
把辅助效果折算给她们自身后,她们的数值其实是很爆炸
所以其实因为绑定关系,已经天然给了降档处理,否则你敢算海妈的等效输出么233
因为一旦算等效输出就过于爆炸,所以辅助栏排序是构筑优先级和受限度
说白了,这本身就是输出辅助这个职能的特色
但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特指专职输出拐
兼职拐并不算在内
因为兼职拐是做好了自身主职为前提的,辅助是附带内容
典型例子
恰巴耶夫:自身对轻甲最强之一的情况下,提供驱逐猎杀拐
巴尔的摩:自身清杂输出最强的情况下(彩炮环境下唯一有穿透的重巡),提供航母输出拐和防空拐
半人马:自身高伤稳定覆盖式鱼雷输出且可速飞的情况下,提供输出拐和减速拐
可畏:自身高鱼雷输出且可打单体输出的情况下,提供时停和减速拐
也就是这4者在常规分类的前提就是自身输出满足要求(即使是相比较最受质疑的可畏,也没人会怀疑她不够T1级输出)
哪怕她们的辅助效果经常看起来喧宾夺主,但因为主职没问题,所以不考虑列到辅助栏去
所以绑定关系最核心的表现就是:只靠自己,不行
互补关系:
说个直观些的思考过程
【因环境所需】
【该环境需要顶级承伤】
【该环境需要顶级对空】
【该环境需要输出越高越好】
于是乎
我们需要一艘承伤前排(几乎大部分高难环境的固定需求)
我们需要一艘对空输出的(可以前,可以后)
我们需要打boss的核心输出(也可以前,可以后,但绝大部分都是后排)
然后我们选出这样3个人
罗恩+金坷垃+大帝
接下来我们需要填充队员和优化配置
此时承伤和对空足够了,那么输出既然越高越好,因此:
提升输出辅助——塞入海妈
而对于后排:
需要制空权(变相提高输出和生存)——使用双航母
提供维修舰蒸发能力(变相提高输出和生存)——使用小加加
提供对大帝的输出辅助——半人马
提供第二个核心输出——第二个战列,或者饺子 企业等等
····
这样组合有多种,这样一个队伍就构筑出来了
这里,每一艘船皆是因为我们构筑队伍的需求,自然而然丢上去的选择
各司其职完成各种需求
因此这就不是绑定关系
而基于这样,我们再看一下很多人弄不明白的能爆组合是什么思路:
1,基于实战测试,我们发现,当想办法把金坷垃丢在中间位置时,可以显著提高A胜率
因为金坷垃承伤变少,能存活更久,而只要金坷垃活着几乎就可以稳定过图
2,基于实战测试,我们发现,如果有办法摆脱掉对海妈的依赖性,过图稳定性会大大提高
但是海妈的第一辅助效果决定了,如果要摆脱海妈,那必须要有其他手段弥补输出
3,基于实战测试,我们发现,清杂能力可以变相拉高输出下限,给航母输出开路
4,基于实战测试,我们发现,主炮+1的重巡,最好不要有1艘以上,否则输出节奏很差(空窗期长 方差大)
注意,以上都是实战测试
基于实战测试,我们才能具体分析原因,从而优化队伍构筑的细节
于是乎,你会发现,爆地魔满足上述123需求
她队尾足够肉,可以顶替金坷垃使得金坷垃丢在中间位置
她清杂输出性能足够高,且她提供了尚可的输出辅助能力
但要爆地魔上场,就要考虑4的问题
而这个问题,在能代出来前,都没什么很好的方案
因为传统承伤重巡当道,而偏偏承伤重巡,几乎清一色的主炮+1
这导致,爆地魔的这个优化使用方案,却因为缺少符合条件的领舰承伤船而作罢
但能代的出现,满足了要求
由此,能爆组合诞生
但可以注意到,这个过程中,我们自始至终都是在从职能的角度去思考队伍构筑
能爆组合只不过刚好,爆地魔先满足优化过图方案的职能,而能代满足爆地魔需求的职能
就这样
在这个过程中,爆地魔和能代本身的职能互不干涉
在这个过程中,任何打穿甲的炮重巡都有清杂能力,也几乎都有队尾承伤能力,小明 布莱莱乃至于德雷克都可以算
只不过爆地魔是当中最强者,因为只有她同时提供了输出辅助
在这个过程中,任何非主炮+1且输出不拉胯的承伤领舰都可以满足需求
海王星 黛朵 雪风 欧根 都算,只不过前俩生存距离目标差一些不够稳,后两者输出拖后腿
而直到能代,才算正式满足要求(之后还有美因茨)
而能代自己用常规承伤组合(海妈坷垃)也没什么问题,无非就是泯然众人矣
所以这个组合,根本就是没得选的产物
只要基于上述测试过程而产生的优化思路,最终导向出来的就是这俩船
互补关系和绑定关系最大的区别在于
互补组合,只因【环境需求而存在】,她们自身是独立的,自身的职能和核心竞争力,不因其他船而大幅改变,自身强度固有存在,无非是否需要她们的职能而已
绑定组合,其中一部分干脆无关乎环境要不要,而是不绑定就什么都没了
另一部分则是必须绑定在一起才有竞争顶层生态的可能,拆开来就丧失了特定职能上的竞争力
而说的再简单点:
0.5+0.5=2,或者0.5+1=2的发挥,这就是绑定
1+1=2的强强联手,这就是互补组合
所以可佐是绑定关系,帝君是互补组合
所以海仙是绑定关系,能爆是互补组合
所以长门双龙是绑定关系,大帝小加加饺子是互补组合
所以一艘先锋需要一艘旗舰才能组成一队,这是“绑定”关系
而一艘承伤先锋可以带个打输出的队尾,一艘干杂活的弹幕旗舰可以带个炮战僚舰,这是“互补”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