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用你的MP38,你用我的波波沙,即使过去八十载,老枪依然能打靶

德国军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大量使用的两种冲锋枪-MP38和MP40,也是二战中,当时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性能最优良的两种冲锋枪之一,和毛瑟Kar 98K步枪,MG42机枪一样,几乎成为了二战德国军队的标志代表性武器。
视频地址: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rp4y117uZ/


MP38/40冲锋枪,不仅二战时德国国防军,党卫军,伞兵部队大量装备使用:



苏联红军也大量使用了,自德国侵略者那里缴获的该型号冲锋枪(主要是MP40型):



还可以在游击队员的手中见到这些德国冲锋枪:

还有在法国女人的手里:

甚至是英国人和美国人的手中:



在老照片里,会发现蒙古人也会使用它:

如同德国军人在东线作战时,也会使用波波沙冲锋枪一样,每天与死神打交道的军人,知道该选择什么武器能让自己的生命再延续下去,你的对手选择和你相同的武器作战,我想不管是对于MP38/40还是波波沙冲锋枪来说,来自对面的肯定是最好,最无奈的赞赏。


MP38冲锋枪,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开发的MP40系列量产冲锋枪的前身。这种类型的冲锋枪,在结构上具有革命性创新,与二战当时枪械设计的普遍方式并不相同。MP38最终被认为太贵了,无法满足德国陆军的大量装备的要求,因此后来生产了其简化的型号:MP40冲锋枪,制造工艺环节上,最大限度的利用了钢压制件和焊接工艺。

冲锋枪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获得了极大的发展,作为一种供步兵,突击部队和需要自卫武器的车队司机,后勤人员使用的武器,即使是非战斗单位也可以使用冲锋枪来武装自己。尤其对于突击部队(例如伞兵)而言,冲锋枪是便携式的,适用于近距离作战的有力武器。所以在当时来讲,二战中的几个主要参战国,大多都研制,并大量装备了各种型号的冲锋枪。
MP38冲锋枪的开发,源于德国国防军对冲锋枪的需求,后者需要冲锋枪来配合“闪电战”的这一作战概念的实际验证,以证明快速机动的机械部队与空中支援配合作战的价值。新型的MP38冲锋枪要求具有最大的便携性,并且在射击时具有最大的稳定性。在完成定型的必要试验后,MP38冲锋枪于1938年,在位于爱尔福特的Erfurter Maschinenfabrik B. Geipel GmbH(Erma-Werke)工厂中开始生产。


MP38的全长是32.75英寸,枪托折叠以后的长度为24.76英寸。枪托向下沿着枪身的底部折叠,这是首款具有这种节省空间设计的枪支。枪管的长度为9.72英寸,空载重量超过9磅。MP38使用容弹量32发的竖直型弹匣,弹匣也是射击时的握持垂直握把,发射为9毫米口径的Parabellum手枪弹。拉机柄手柄设置在机身左侧,枪管下方有一个突出的止动座,射击时抵在车辆的侧面,以在射击时帮助支撑武器的枪管,防止后坐力将武器推回车内。扳机位于手枪式握把前方,仅全自动一种发射方式。
首先在1939年的波兰战役中进行了实战测试,MP38很快就显示出设计上的缺陷。首先,考虑到战时德国对钢铁的需求,MP38的制造效率太低,德国当局要求采用相同的设计,但要求成本更便宜生产速度更快, MP38冲锋枪另一个缺点是弹匣供弹时容易卡住,枪机保险组件还有另一个隐患,当意外撞击武器时,可能会导致武器走火自行发射,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后来的设计中改进了保险装置。
为了进一步简化生产工艺,提高生产效率,并改进MP38冲锋枪的各种缺陷,于1940年对MP38再次进行改进,被命名为MP40冲锋枪,该枪使用了大量冲压、焊接工艺的零件代替MP38的机加工工艺的零件,零件在各个工厂分别生产,在总装厂统一装配,这种方式易于大批量生产,甚至一些非军工企业也能分包生产零部件。在1940年至1945年间,共生产了超过一百万支MP40冲锋枪。








MP40结构简单但设计精良,发射9毫米口径手枪弹,以直型弹匣供弹,圆管状机匣,没有使用传统的木头材质的枪械部件,握把及护木均为塑料材质,简单的折叠式枪托使用钢管制成,向前折叠到机匣下方,以便于携带,枪管底部的钩状止动座,可由装甲车的射孔向外射击时固定车体上。MP40是受到二战时德军作战部队欢迎的自动武器,在近身距离作战中可提供密集的火力,不但装备了装甲部队和伞兵部队,也装备了普通步兵单位,也是优先配发给一线作战部队的步兵武器。

视频及图片来自于网络,资料由我收集整理编写,如有错误遗漏之处,请给与指正。
谢谢
关注微信公众号:小冬的装备论,获得更多装备评测与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