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瞿杨溢:新冠疫情来袭,中印青年携手同行援助饥民

2020-05-10 22:27 作者:蒋楼老师  | 我要投稿

新冠疫情来袭,中印青年携手同行援助饥民

瞿杨溢

《生如夏花》

I heard the echo, from the valleys and the heart

Open to the lonely soul of sickle harvesting

Repeat outrightly, but also repeat the well-being of

Eventually swaying in the desert oasis

I believe I am

Born as the bright summer flowers

Do not withered undefeated fiery demon rule

Heart rate and breathing to bear the load of the cumbersome

Bored

我听见回声,来自山谷和心间,以寂寞的镰刀收割空旷的灵魂,不断地重复决绝,又重复幸福,终有绿洲摇曳在沙漠。我相信自己,生来如同璀璨的夏日之花,不凋不败,妖冶如火,承受心跳的负荷和呼吸的累赘,乐此不疲。

——泰戈尔

   我们生活中都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不称心、不如意吧。随着年岁慢慢地增长,我们渐渐忘记了心脏悸动的感觉和大胆闯荡世界的雄心。我们带着批判、怀疑、不满看待这个将我们孵育长大的世界。灵魂漂浮在貌似不能改变的现实湖面之上,挣扎着!但生活中,一定要拒绝麻木和冷漠。感受一次次自由的灵魂,听取一次次内心的呼唤。正如我,这一次,选择了“心比天高”的善心行动。

这场由我这个小教师发起的“印度COVID-19隔离期食物援助计划”,我刚开始认为我最多能坚持一周。没想到,随着印度隔离期的不断延长,我们的捐赠却从未停止。付出的人们,都是我身边每一个自我还在挣扎的灵魂。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可能只是一个在工作单位中的“小透明”,一个不知明天会怎样的“穷学生”,一个自己都受疫情影响着工资收入的“农民工”。但不可否认,即使世界并不算厚待我们,我们却坚持着清澈的内心,付出着暖意的善良。因为,我们内心总有那执着的声音——应该去坚持点什么,应该去改变点什么。

这次的捐赠行动让我看到了中国青年积极向上的一面和印度青年担当的一面。虽然我不支持没有收入的学生捐款,但是我知道,我的学生中都有默默捐款的孩子。他们是在网上看着对印度有偏见的视频和言论长大的一代,但是,他们愿意相信我这个老师看到的世界,也愿意支持我这个老师想看到的世界——和平与希望。而印度的青年,很多人自己都挣扎在基本生存线上,但是,他们没有绝望地放弃,而是尽自己最大的可能拯救自己的人民。他们通过网络需求帮助,他们相信中国人可以给予帮助。在我们捐款进入瓶颈期的时候,Velu说他可以将中国科学院大学每月发放的研究生补助400元捐献300元出来,自己留100元生活。

一个国家最好看的风景是青年。从历史的纵向来看,影响一个国家走向的,也正是一代代青年。我曾经给学生讲“中印洞朗冲突”时,播放了阿米尔汗制作的《真相访谈》,让他们听下与自己同岁的印度大学生对建设印度的看法,让他们看下与自己同时代的印度大学生正在致力于对印度的改变。我说道:“不论印度多么的分裂,印度都是充满希望的。因为印度的年轻人正在体验国家贫弱之苦,他们心中有斗志。”历史有规律,但历史从来也充满意外和惊喜。也许,印度的年轻人真的可以让积贫积弱的印度变得更好。

   因此,从“他者”中看待自我,方能理智与清醒。世界的青年们,我们互相看看彼此、互相认识彼此。我们是竞争的关系,但更是伙伴关系。在互帮互助中互相理解,我们真的可以创造更加美好的世界。截止目前为止,本次捐赠已经发放给将近3200户贫困人家一周的食物(按照人口计算已经超过10000人次)。

第三轮捐赠计划

印度隔离期目前暂定截止时间为5月17日,我们即将开展第三轮隔离期食物捐赠计划,目标金额如下:

泰米尔纳杜邦:4500-5000元

比哈尔邦:3000-4000元

再次感谢大家的支持,未来可期!

愿疫情早日过去,我们可以在中国或在印度相见。

项目负责人:瞿杨溢(中国重庆)、Velu(印度泰米尔纳杜邦)、Manohar(印度比哈尔邦)

项目合作方:Dreamalive Relief Foundation

文字:瞿杨溢

编辑:纪云杰

 援助印度贫民抗疫计划系列视频1

援助印度贫民抗疫计划系列视频2:比哈尔邦

援助印度贫民抗疫计划系列视频3:泰尔米纳杜邦

 


瞿杨溢:新冠疫情来袭,中印青年携手同行援助饥民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