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一段历史:咖啡如何改变世界 No.6

2023-05-28 13:40 作者:CMCPsurvivor  | 我要投稿


 

       咖啡起源于埃塞俄比亚,地处红海之滨,位于阿拉伯半岛和非洲的交界处,群山林立,森林密布,被称为非洲之角。

       相传,当地有个羊倌,名叫卡尔迪(Kaldi),放羊之余喜欢唱歌作诗,有一次发现羊从森林里吃完草回来异常兴奋,用后腿直立着跳舞。他以为羊中了邪,第二天跟着羊进了森林,发现它们在啃食一种红色的果子,于是他也嚼了几颗,瞬间有了一种才思如泉涌的快意,吟了几首好诗。而这种红色的果子就是咖啡果。

       公元10世纪,咖啡第一次在文献中出现。最早人们靠咀嚼咖啡果提神,后来把咖啡果拿来煮水喝,或者吃羊排的时候用来佐餐戒腻。直到16世纪,才出现将咖啡豆烘焙研磨成分煮咖啡的做法。

       咖啡经埃塞俄比亚人发现之后,通过红海贸易传到阿拉伯国家。公元6世纪,埃及占领也门,开辟了官营种植园,垄断了咖啡贸易,当时主要将咖啡果拿来酿酒,名为qahwa,用来给僧侣们提神做晚祷。15世纪末,穆斯林将咖啡传到了波斯、埃及、土耳其、北非,使之成为一项赚钱的买卖。

       16世纪,咖啡馆开始在阿拉伯世界盛行,百姓喝了咖啡头脑清醒,经常谈论政事,引发统治者不满。1511年,麦加统治者下令禁止喝咖啡,但偷喝的人太多,很快又废止了。

       1536年,奥斯曼土耳其占领也门,垄断了全球咖啡贸易,所有的咖啡都从摩卡港起航运往外界,这也是摩卡咖啡的由来。当时,土耳其要求咖啡果必须煮熟之后才能带出城,防止有人偷种。1600年,咖啡种子还是被印度穆斯林巴巴布丹偷了出去,种在了印度南部的迈索尔。1616年,荷兰商人将一株咖啡树从亚丁湾运到了阿姆斯特丹,1658年将其结下的种子种到了印度锡兰。1699年,另一位荷兰商人将咖啡树从马拉巴尔移植到爪哇,逐渐扩散到苏门答腊、巴厘岛和荷兰东印度公司所辖其他岛屿。从此爪哇咖啡成了摩卡咖啡的有力竞争者,二者也成了17世纪高端咖啡的代名词。

       随着咖啡在非洲、亚州产量的提高,欧洲与土耳其之间的贸易往来和战争冲突,咖啡开始在欧洲流行。1650~1689年,意大利、英国、法国街头涌现了大量咖啡馆。由于北欧、南欧人种基因差异(乳糖耐受性),咖啡的做法也产生了区别,形成了北欧的奶咖和南欧的意式浓咖啡。此前,欧洲人有酗酒的习惯,整日处于懵懂混沌之中,咖啡的出现开启了欧洲人的智慧,间接促成启蒙运动和法国大革命的到来。

       不少名人喜欢喝咖啡。法国作家巴尔扎克就是咖啡的狂热爱好者,喜欢将咖啡豆磨成细粉蒸熟嚼着吃,刺激灵感,通宵写作。他曾说过“黑咖啡之于写作就像黑火药之于战争。”最后因为喝咖啡熬夜过多,心衰而死。作曲家巴赫也喜欢咖啡,曾创作过一部《咖啡清唱剧》(Coffee Cantata),讲的是女子央求老父亲给她喝咖啡的故事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co4y1M7Gj/?spm_id_from=333.999.0.0&;vd_source=92666e3071cecdd6a16eb90076db1c22)

       18世纪的北美是英国殖民地。当时英国流行喝茶,在殖民地征收高额茶税,引发了北美强烈不满,发动了喝咖啡抵制茶叶的“茶党运动”,促成了咖啡在北美的流通。南美也在荷兰、法国、西班牙殖民者的推动下建设了大批咖啡种植园。截止1750年,咖啡种植遍及五大洲,形成了以爪哇岛和圣多明各为主的两大咖啡出口基地,咖啡也成为全球贸易的大宗商品。

       咖啡对工业革命也起到了重要的维持作用。工业革命使得商品价格越来越低,个体经营失去盈利能力,迫使农村人口脱离土地,进入城市,成为工人。但工业革命早期,工人的工资极低,生活条件极差,不少早期城市居民一生只能吃得起面包和咖啡——面包提供饱腹感,咖啡刺激神经兴奋,支撑起一整天的繁重工作。人类也在饮用咖啡的过程中一步步走向工业文明,形成了新的生活模式。

 

 

 


一段历史:咖啡如何改变世界 No.6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