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德军档案:第521坦歼营的“大麦克斯”自行火炮在战斗中的表现

2023-05-08 17:45 作者:DASTIGER  | 我要投稿

简介: “大麦克斯”自行火炮在德军官方文件中被称为“四号a型10cm装甲自行火炮”(10cm Pz.Sfl.IVa),最初被设计用来对付马奇诺防线上坚固的钢筋混凝土工事,不过直到法国投降它的第一辆原型车都还没诞生。巴巴罗萨行动前,德国终于用四号坦克的底盘制造出两辆实车,并以试验性目的将其装备给第521坦克歼击营,它也成为战争开始时德军手中火力最强大的地面作战车辆之一。1941年7月26日,第521坦歼营根据开战一个多月以来“大麦克斯”的表现给出了以下这份报告(下附有本人中文翻译)就其内容来看,前线官兵对这款搭载105mm K18加农炮的自行火炮在火力上十分满意(尤其是为步兵提供直射火力支援时),但在机动性和装甲防护上却评价较低。

(资料来源:wwii.germandocsinrussia.org

原文大意:(限于个人德语水平,翻译若有疏漏、错误还请批评指正)

 

一个四号a型10cm装甲自行火炮排的作战经验报告

 

1、该排的编制:

       我营在对苏战争爆发前夕按照战时编制获得了一个装备2辆四号a型10cm装甲自行火炮的排。该排包含战斗分队、弹药分队和辎重队。

       战斗分队又编有排属小队、2门火炮的火炮分队,以及防空车辆(Sd.Kfz.4)和无线电通讯车辆(Nachr.Kfz.15)。基于这样的配置,该排具备了直瞄和间瞄作战能力。

       这种火炮原本被制造用来破坏马奇诺防线上最坚固的掩体。它没有配备整装弹,弹头与发射药分开存放。穿甲弹(译者注:原文这里写的高爆弹“Spreng-Granaten”,但我认为可能是写错了,应该是穿甲弹)由大号药包发射(初速805m/s),高爆弹则由中号药包发射(初速635m/s)。该装甲自行火炮能携带26发弹药,每辆还各配有一辆装载80枚炮弹的弹药卡车。其最大射程为:

       穿甲弹 3400m

       高爆弹 直瞄射击2400m,间瞄射击10500m

       穿甲弹能在1000m内击穿任何已知坦克。其左右射界为每侧各9°,一共18°。

       这种装甲自行火炮采用四号坦克的底盘。然而为了节省空间,它只搭载了一台小型变速箱和仅180马力的发动机。其四周的装甲防护为正面50mm,其余部位20mm。考虑到它的重量(21吨),加强装甲的做法不得不被放弃。

       该车乘员包括:

       1名车长

       1名炮手

       1名驾驶员

       2名装填手

 

2、作战:

       该排参加过以下战斗:

       a)在先遣部队中参加了1941年6月23日争夺科布林(Kobryn)及其以东地区的战斗。

              此战中该排用高爆弹打击了敌军步兵集结点和反坦克炮。

       b)1941年6月24日21点15分参加了在Szczara的战斗。

              该排支援了2个摩托兵连的进攻。它在1100-1700m远处从开阔阵地上用高爆弹开火,轰击了敌军3处火炮阵地,并在进攻中全程将其压制。由于战斗完全在黑夜进行,遭打击和摧毁的敌军火炮数量无法确认。

       c)1941年6月30日在博布鲁伊斯克(Bobruisk)以东与一个敌坦克排交战。

              渡过别列津河进攻的过程中,一支出现在博布鲁伊斯克以东的敌坦克排被该排的火炮击退。该排未能获得可确认的击毁战果是因为自行火炮的转向制动器动件螺栓发生断裂(这是已经多次出现的故障)致使其晚了5分钟才赶来参战,敌坦克排趁这段时间退到了一片树林后,导致火炮无法再对其直瞄射击。

 

3、损失:

       1941年6月26日,在向Sluck前进途中,一门火炮因爆炸而损失。

       此次爆炸的原因已经不能完全确认,可能是由存放在所谓“防空洞”(译者注:这个“防空洞”Luftschutzraum应该是指大麦克斯战斗室前部有顶篷的那片区域)里的药筒引起,因为根据车组的说法,爆炸前有一簇火舌从“防空洞”喷出。或许是连日的室外高温加上发动机的热辐射导致“防空洞”内积蓄了大量的热。

       车组在第一根火苗窜出时就离开了车辆,因此没有人员伤亡。这门火炮继续向前行驶了几步,然后停了下来。很快随着火舌迅速扩大,车辆发生爆炸,过了一会儿人们还听到弹药殉爆的声音。该车已经完全损毁,但火炮看上去还能用。现存战斗序列示意图已与损失报告一起上报给了师。

 

4、经验:

       a)在先头部队中作战时,这种自行火炮显得不够灵活。它的左右射界太狭窄(两侧加起来才18°),即使要细微调整方向也得转动整个车体,而这又会消耗大量时间,因为它的发动机在沉重的车体面前羸弱不堪,特别是在野外。此外该车的装甲布置——只有正面厚,而背面比正面矮了差不多50mm——主要适合正面对敌,从侧后则极易被击穿,然而在先头部队中作战却要求它能快速应对任何方向出现的目标。

       b)从开阔阵地上通过直射支援进攻中的步兵时(Szczara的战斗),该炮表现优秀。但因为炮管前会扬起巨大尘埃,它无法观察自身的开火效果。因此各火炮间需要相互观察彼此开火情况,或者必须在它旁边设置一个B阵地(由配备瞄准方位盘的长官占据),让车组与其熟练配合。

       c)该火炮至今还未执行过它的特殊任务,即通过直射对付混凝土作战工事以及与其他反坦克武器协同打击敌重型坦克。它拥有不错的穿甲能力,看上去会很适合干这些事。

       d)发动机和变速箱目前还没有出现特别的损伤,转向制动器则有严重超负荷的表现。一只转向制动器的转向动件螺栓已经三次断裂,制动带则因为制动带固定装置上的铆钉发红发热而更换了两次。

 

签字:Frank

 

全文完,感谢阅读(注:封面、头图均为网上下载图片,非档案原件,仅供美观之用)


德军档案:第521坦歼营的“大麦克斯”自行火炮在战斗中的表现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