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整本阅读《红楼梦》
PS:以下是个人观点……不喜勿喷,就算有人喷,我也不会去对线的,因为对线太无聊了。
在最新发布的统编高中语文新教材中,《红楼梦》的阅读占了一个单元,而且是整本阅读。那么为什么要整本阅读《红楼梦》呢?
如果要回答这个问题,可能会有人提出《红楼梦》属于超越时代的经典作品。也可能会有人提出《红楼梦》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更有甚者会认为《红楼梦》是空前绝后的文学顶峰。
可以上理由都站不住脚。如果说“《红楼梦》属于超越时代的经典作品”,岳飞的《满江红》也是超越时代的经典作品、唐诗宋词至今仍在闪耀着它们的光芒。那《红楼梦》还有什么好特殊的呢?
如果觉得《红楼梦》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却总是逃不出那些诗词歌赋。可在《尚书·旅獒》中却有着“不役耳目,百度惟贞,玩人丧德,玩物丧志。”。如果文化内涵仅止步如此,岂不是“给岁月以文明,而不是给文明以岁月”的消费享乐。
至于“《红楼梦》是空前绝后的文学顶峰”这种观点就是在开玩笑!首先,在中国历史上的不同时代都有那个时代的主要文学形式,小说并不是唯一的。
而小说、诗歌、散文等文学类型的定义自然是不一样的,因此衡量的标准也是不同的。因此也就无法计较高低。因此何来“空前”一说?另外,不同的时代对小说的要求也就不同,自然也就无法统一衡量,又怎么能说是“绝后”呢?
可能还会有人说:“《红楼梦》的内涵很深刻,它反映了中国封建社会的必然衰落。”可《红楼梦》的故事里并没有给出明确时代,《红楼梦》的内容并不是特指某个具体的时代,因此凭什么说它反映了“中国封建社会的必然衰落”。
而且如果只是以这本小说成书的朝代是清朝——中国封建社会衰落的时代,就给出这样的论断也太形而上学了。因为在任何一个朝代,通过土地兼并等手段掌握到大量财富的地主和高官都会过着那种奢侈的生活。这并不能说明什么。
《红楼梦》对于当代普通人来说有多少营养呢?实际上很少。
首先,《红楼梦》的内容是古代达官贵人的生活。这和当代普通人的生活很难有所联系。即便是有些学生在之后依据他们的个人奋斗和历史的要求过上了能够“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的日子,但也跟《红楼梦》成书的时代相去甚远。《红楼梦》书中的奢侈生活不可能被现代人接受的。更不用说《红楼梦》故事中的贾家二府的有些人的行为是非常下流和龌蹉的。这难道还值得提倡吗?
其次,大部分人实际上最后还是过着普通人的日子,生活水平未必能够让他们吃得起“一两银子一个的鸟蛋”,也未必能够让他们有那个时间去“吟诗作赋”。因此在书中被称赞的所谓“闲情雅趣”,实际上是那些古代达官贵人的奢侈生活。这种生活对于广大的普通人来说,能够谈得上美好吗?
而且高中生是心智并不成熟的未成年人,他们对于是非和生活并没有足够的判断力。难道要让他们向往这种奢侈的生活,最终落得一个“没有小姐的命却有当小姐的心”的下场,让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只有攀比和骄奢安逸?
另外,故事中的部分男性主线人物有着明显的女性化倾向。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便是贾宝玉。在大部分故事中贾宝玉就是一个任性顽劣、只会哭哭啼啼的“娘炮”。一旦失去了背后贾家的支撑能够像小说里那样出家已经是最好的结果了。实际较大的概率应该是去要饭甚至是被饿死。
习总书记曾说过:“希望学生们都有野蛮的身体和文明的精神。”。显然,贾宝玉这种人物形象显然不符合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因此《红楼梦》这本古代小说,若是作为一般的文学作品看看还行,但要求整本阅读、甚至哄抬身价则是一群酸臭文人附庸风雅的行为并不值得提倡,甚至因为其行为的庸俗应该进行打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