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用的装x知识
由于上博最近在组织大展,于是以此为契机学习了一下西方美术史(趁机装个x),特此写个笔记记录下。
广义的西方美术史是指从古埃及时期的莎草纸以及墓室壁画到现代主义绘画,但由于此时间线过长外加没有展,就不另作研究。在此只对从文艺复兴到后印象派这段时间的西方美术史进行记录。
一、 文艺复兴
文艺复兴严格来说是以复兴古典文化为旗号的人的意识觉醒,也是意大利的人文学者们通过复兴希腊古典文化来挑战中世纪神权统治和解放思想的运动。此举给万马齐喑的中世纪带来了一股新风,进而从意大利亚半岛席卷整个欧洲大陆,欧洲艺术从此开始进入百花齐放的时代,意大利也成为当时欧洲艺术的中心,欧洲的贵族和富家子弟皆以来意大利旅行和游学为荣,此风潮一直持续到十八世纪。不过文艺复兴仅限于资产阶级和富裕的贵族之间,新风也并未吹入寻常百姓家。
国内说到文艺复兴时多为文艺复兴三杰及其事迹。其实还有很多我们可能不太熟但是名字也非常响亮的人物,这些人物对文艺复兴影响也更为深远。我这次进行专门了解的有三位。一位是Leon Battista Alberti,这位出身于热那亚的学者的三本理论著作彻底改变了艺术史,也构成了文艺复兴时的美术的概念,分别是《De pictura》(绘画论)《De statua》(雕像)和《De reaedificatoria》(论建筑艺术),在《De pictura》里他引入了透视理论,这个理论让绘画从此具有了立体感,让绘画这一二维创作从此有了三维观感,他这一理论也对后来的文艺复兴三杰尤其是达芬奇影响深刻。不得不说也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了。第二位是乔托,乔托被誉为欧洲绘画之父,他在画中将枯燥的金色或蓝色背景改为透视画法的风景和深度空间,也赋予了宗教画的神明人的血肉感,使神更像人类。虽然在今天看来没什么稀奇,但在13世纪这个创新非同寻常,因为那个时代教会对神的解释具有垄断地位。乔托主要以宗教壁画为主,尤其是湿壁画领域。湿壁画和和蛋彩画都是文艺复兴早期的绘画形式。湿壁画是在抹了灰泥的墙壁或者天花板上作画方式,这种工艺有利有弊,好处是耐保存,缺点是干得快,对画家的作画速度要求较高。工艺就不多赘述在此。另外一位著名画家波提切利则以蛋彩画居多,这次上博大展里也有他的蛋彩画作品《圣泽诺比乌斯的三个奇迹》。蛋彩画顾名思义就是用蛋清加水作为媒介剂来调和颜料的一种绘画技法。此技法个人感觉也算是湿画的一种,不过无论是湿壁画还是蛋彩画,都需事先做素描打底,这个技法由于被佛罗伦萨画派经常使用,因此佛罗伦萨画派也称素描派。佛罗伦萨画派有专门的美术学院叫佛罗伦萨美术学院,此学院也是欧洲第一所美术学校,文艺复兴三杰均是此校校友。
与佛罗伦萨画派差不多时候兴起的还有威尼斯画派。威尼斯画派与佛罗伦萨画派不同的地方在于对色彩的运用和对题材的选择。威尼斯画派风格相对佛罗伦萨画派更艳丽也更偏世俗。威尼斯画派的代表人物便是大名鼎鼎的提香,乔尔乔内在国内知名度相对较低。顺便一提,提香本人也是头脑精明的商人,非常善于推销自己,上至教皇和罗马皇帝,下至富商巨贾,都有人委托提香作画,因此提香的传世作品也比较多。虽然都是以宗教题材为主,威尼斯画派却没有佛罗伦萨画派庄严。威尼斯的地理位置的便利,与北方往来交流密切,外加油画技术的进步和对色彩的大胆尝试,使威尼斯画派对于色彩,造型和笔触更加注重,也让威尼斯画派的画作看起来更艳丽,画中的人物也更生动,绘画笔触也更有表现力。因此威尼斯画派也被称为色彩派。
由于素描派与色彩派的艺术取向不同,关于这两派之争也是旷日持久,不过意大利艺术却由此进入了繁盛期,进而通过贸易传播至欧洲大陆。
接下来的主题是北方文艺复兴(看心情随缘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