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资笔记8.6周五
学习时间10:42-11:58,16:06-18:01,18:40-19:03,20:10-21:46,21:47-22:20,共计5h44m。中午玩了一会黑森町,作为昨天早睡的奖励。
第三节 心理学基础知识
四、知觉
(三)知觉的基本特征(*略记)
选择性(知觉对象从背景中区分出来,清晰地反映),整体性(孤立的部分,统一的整体),理解性(依据过去的经验和知识),恒常性(不同状况下知觉某一熟知物体时,其物理属性有所改变,但知觉保持稳定)
(四)观察力的培养
⑴明确观察目的,增强主动性⑵观察准备,观察方法⑶实施观察,个别指导,培养观察习惯⑷做好观察记录,交流观察所得
五、记忆(频率稍高)
(三)良好记忆品质的特点(*略记)
敏捷性、持久性、准确性、准备性
(四)提高记忆能力的方法
⑴明确目标,增强主动性。
⑵意义记忆而不是机械记忆(方向:加工)
⑶精细加工,明确论点、论据、逻辑,概括并确切阐述,(局部加工)
⑷组块化,组织材料(整体加工)
⑸多重编码,既语义编码又形象编码(两种加工)
⑹复习方法
复习/防止遗忘 的方法
①及时复习和经常复习相结合
②分散复习和集中复习相结合
③反复阅读和试图回忆相结合(三个相结合)
④复习方法多样性
⑤多感官参与复习(两个多)
⑥过度学习,150%
⑦合理分配时间
六、思维(比较重要)
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⑴创造适宜环境①给学生创造宽松的心理环境②提供更多的选择余地③考试内容和考试制度改革
⑵塑造创造性个性①保护好奇心②解除回答错误的恐惧心理③鼓励创新精神④非逻辑思维⑤榜样
⑶创造性思维训练①发散性思维训练②头脑风暴训练③推测与假设训练④自主设计训练
七、想象(频率较低)
(六)培养学生想象力的方法
⑴培养观察能力,丰富表象储备
⑵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增加经验储备
⑶鼓励学生独立性思考,打开通往想象力的大门
⑷想象力训练
⑸积极幻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