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物辩证法大纲》3.2.1.1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的意义
【本文转载自人民出版社1978年 仅供学习参考】
第二章 世界的物质的统一性和发展的无限性
第一节 世界是物质的统一体
1、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的意义
以上我们论述了什么是物质,什么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形式,现在论述唯物辩证法在世界本原问题上的两个最根本的原理,即物质统一性的原理和无限发展的原理。本节先论述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
凡属比较彻底的哲学,对于世界的统一性问题都是肯定地回答的。彻底的唯物论或彻底的唯心论都认为世界只有一个本原,没有两个本原;只有一个统一的世界,没有两个不同的世界。这是很自然的。如果一种唯物论哲学,一方面主张世界是物质的,一方面又承认有另一个不依赖于物质的精神世界,那就不是彻底的唯物论了;同样,如果一种唯心论哲学,一方面主张世界是精神的产物,一方面又承认有不依赖于精神的物质世界,也就不是彻底的唯心论了。所以,任何哲学派别,只要是彻底地对待哲学的基本问题,就必然要达到世界的统一性的思想。问题是在于:统一于什么?如何证明这种统一?
世界统一于什么呢?在这个问题上,唯物论同唯心论的回答是根本相反的。
彻底的唯心论承认世界是统一的。但是它说,世界之所以是统一的,是因为宇宙万物都是精神的产物。例如黑格尔就是这样看的。他认为,世界是“绝对观念”的发展过程,世界上形形色色的现象无非是“绝对观念”在不同发展阶段上的种种表现;独立于“绝对观念”之外的物质世界是不存在的。
彻底的唯物论的观点与此相反。唯物论认为,世界是统一的,但是其所以是统一的,并不是由于世界上的一切事物似乎是精神的产物,而仅仅是因为它们都是物质的种种形态。除了统一的物质世界以外,并没有、也不可能有什么不依赖于物质的精神世界。世界是物质的世界,物质是世界的一切(精神只不过是高度组织起来了的物质即人脑的机能)。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毫无疑问,世界的物质统一性的原理是唯一正确的原理。
但是,如果证明这个原理的正确性呢?
马克思主义以前的唯物论虽然正确地坚持了世界的物质统一性的思想,反对了唯心论和二元论,但是,由于受到当时自然科学发展水平以及形而上学思想方法的限制,它们都还不可能对这个正确的思想做出科学的、令人信服的证明,因而很难驳倒唯心论。在社会历史领域内,旧唯物论更是自己背叛了自己。
还有一些想当唯物论者的折衷论者,也企图证明“彼岸世界”的不存在,但是他们所采取的证明方法却是完全错误的。杜林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他说,世界之所以是统一的,是因为世界上的一切都存在着;他又说世界之所以是统一的,是因为我们可以把世界当作统一的东西来思维。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这样的证明是完全站不住脚的。第一、单单指出世界上的一切都存在着,并没有说明任何问题。因为存在可以是物质的,也可以是精神的(精神也是存在着的!),说世界的统一性仅仅在于存在,并不能从唯心论和宗教那里赢得一寸地盘,这种说法是唯心论和宗教也可以接受的。第二、说世界的统一是因为我们可以把它当作统一的东西来思维,这更是荒谬的唯心论的说法。事实上,只有客观上本来统一的东西,我们才有理由把它作为统一的东西来思维;本来不统一的东西,是决不会因为我们把它作为统一的东西来思维就真正统一起来的。
由此可见,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的证明不是轻而易举的。正如恩格斯所说的,“世界的真正的统一性是在于它的物质性,而这种物质性不是魔术师的两三句话所能证明的,而是由哲学和自然科学的长期的和持续的发展来证明的。”[1]只有唯物辩证法才概括了哲学和科学长期发展的成果,特别是十九世纪以来的科学成果,对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作出了令人信服的证明。
那么,唯物辩证法是怎样证明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的呢?
注:
[1] 恩格斯:《反杜林论》,《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8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