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唯物辩证法大纲》3.1.3.3 空间和时间的无限性

2023-11-16 12:55 作者:晦无  | 我要投稿

【本文转载自人民出版社1978年 仅供学习参考】


3、空间和时间的无限性


  唯物辩证法认为物质世界是无限的,因而作为物质的存在形式的空间和时间也是无限的。正如恩格斯所说:“自然界和历史的这种无限的多样性具有时间和空间的无限性”。[1]

  空间的无限性实际上就是物质在广延性方面的无限性。显然,物质的任何一种具体形态的广延性都是有限的,有边有际的。但是,由有限的、有边有际的具体物质形态所组成的整个宇宙的广延性却是无限的、无边无际的。没有固态物质的地方有液态物质或气态物质,没有固态、液态或气态物质的地方有超固态或超气态(即等离子态)物质。人们可以发现每一种具体事物的边际,但是人们永远不会发现整个宇宙的边际。宇宙是无所谓边际的。这就是空间的无限性的涵义。

  时间的无限性实际上就是物质在持续性方面的无限性。显然,物质的任何一种具体形态的持续性都是有限的,有始有终的。但是,由有限的、有始有终的具体物质形态所构成的整个宇宙的持续性却是无限的、无始无终的。从任何一个事件出发,无论向前追溯多少年,总还有别的事件发生过,总不会遇到时间的“起点”;无论往后延续多少年,总还有别的事件将要发生,总不会遇到时间的“终点”。人们可以发现每一种具体事物的始终,但是决不会发现整个宇宙的始终。宇宙是无所谓始终的。这就是时间的无限性的涵义。

  恩格斯说:“时间上的永恒性、空间上的无限性,本来就是,而且按照简单的字义也是:没有一个方向是有终点的,不论是向前或向后,向上或向下,向左或向右。”[2]

  因为无限的空间和时间是由有限的空间和时间组成的,而有限的空间和时间都是具体的、特殊的、具有自身的特点的,因此,不应当把空间和时间的无限性理解为相同要素的简单的代数和。空间和时间的无限性的实质,在于它表现了具有无限丰富的具体内容的、不断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不可穷尽性。

  唯物辩证法关于空间和时间的无限性的原理,正在被不断发展着的自然科学证实着。根据现代天文学已经揭示的材料,我们的太阳不过是具有一千五百多亿颗恒星的银河系中的一颗恒星,而银河系又不过是已发现的一亿个恒星系中的一个。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关于空间的眼界日益扩大着。如果说人们在古代只能依靠肉眼看到比较狭小的宇宙空间的话,那么在现代,依靠射电望远镜的帮助,已经可以观测到距离地球一百亿光年之远的类星体了。然而这也不是宇宙的“边际”。随着技术的进步,人们还将认识更广大的空间,并且将永远不会发现宇宙的“边际”。同样地,随着自然史的研究的深入,人们关于时间的眼界也日益扩大着。如果说人们在古代还只能凭着有限的材料设想有限的时间的话,那么在现代,随着天体演化学、地质学等各门科学的发展,人们已经可以对几亿年、几十亿年、甚至上百亿年以前的过程进行研究了。然而这也不是宇宙的“开端”。人们还将追溯到更加遥远的过去,并且将永远不会发现宇宙的“开端”。这一切都为时间的无限性原理提供着新的证明。

  值得注意的是,人们在系统地接受唯物辩证法的教育以前,往往容易根据“常识”把空间和时间想象为有限的东西。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接触的种种具体事物都是有边有际、有始有终的,因此,人们往往容易由此推想出整个宇宙也是有边有际、有始有终的,对于空间、时间的无限性反而觉得不好理解。但是,在科学问题上,“常识”并不总是可靠的(例如,在哥白尼以前,谁要是断言地球和其他行星围绕着太阳运转,那一定会被认为是非常荒谬的),正确的道路只能是依据严格的科学结论。而且,上述的推论在逻辑上也是不正确的,因为从特殊事物的有限性的前提中,并不能推出整个宇宙的有限性的结论。

  承认空间和时间的无限性,是坚持唯物论路线的必要条件。离开了这个原理,就要为唯心论和宗教谬说大开方便之门。事情是很清楚的:如果说空间是有限的,就等于说物质世界是有边际的,那么,在物质世界的“边际”之外是什么呢?当然只能是非物质的东西了。同样,如果说时间是有限的,就等于说物质世界是有始终的,那么,在物质世界“开始”之前和“终结”之后又是什么呢?当然也只能是非物质的东西了。由此可见,只要一离开了时间无限性的原理,就不可避免地要承认在物质世界以外还有一个非物质的世界,就不可避免地要承认上帝的存在。

  用否认时间无限性的办法来为上帝安置藏身之所,正是唯心论常用的手法之一。在自然科学的发现越来越使得上帝在现实世界中失去立足余地的近代和现代,这种情形表现得更加明显。

  康德在时间的无限和有限的问题上,提出了著名的“二律背反”说。他认为,说世界在时间上有开端或者没有开端,在空间上有界限或者设有界限,是同样可以证明的,反过来也可以说是同样荒谬的。他企图以此证明,理性根本无法解决时空的无限或有限的问题。实际上,康德在这里认为是理性的矛盾的东西,正是客观世界本身固有的矛盾,是无限和有限的辩证关系的表现。一切具体事物、过程、现象在空间上和时间上是有限的,但是由无数有限的具体事物、过程、现象的总和所构成的整个宇宙在时间上和空间上又是无限的。康德把无限和有限绝对地对立起来,把二者看成没有联系的范畴。他不了解无限即寓于有限之中,无限通过有限而存在,他不懂得无限同有限的辩证关系。

  杜林为了论证他的所谓世界在时间上有起端的荒谬思想,把康德的上述“二律背反”的论据的前半截(即关于世界在时间上有开端、空间上有限的证明)剽窃过来,算作自己的“创作”。他也“承认”世界在时间上是“无限”的,但是按照他的说法,这种“无限”正像数学上的无限系列一样,应该有一个“起点”,否则就会遇到所谓“算完无限系列”的困难。恩格斯揭穿了这种毫无根据的说法。他指出,世界的无限性同数学上的无限系列是不能混同的。数学总是从有限的东西出发推到无限的东西,因此数学上的无限系列当然应该有起点;世界的无限性却是另外的一回事,它根本不需要从有限的东西出发推到无限,根本不存在所谓“算完无限系列”的问题。

  现代唯心论利用科学上某些还没有得到确切解释的问题,来宣扬宇宙有限的谬论。现代天文观测发现了所谓“红移”现象(即银河系以外的类星体所发射的能量波的谱线向红端即波长较长的方向移动的现象)。

  一部分宇宙学者认为,这种现象说明河外类星体正在以接近光速的速度远离地球而去,因而提出了一种假说,我们观察所及的宇宙早期的密度和温度非常高,后来温度逐渐降低,密度逐渐减小,体积逐渐膨胀。另一部分宇宙学者则不同意这种解释,认为“红移”现象可能是由一些还没有弄清楚的其他原因造成的,并不能说明我们观察所及的宇宙在膨胀。这本来是一个自然科学问题,是可以而且应该探讨的。但是,有些唯心论者却把我们观察所及的这一部分宇宙同整个宇宙混为一谈,抓住宇宙学的一个学派的观点加以歪曲,硬说整个宇宙正在“膨胀”,这就荒谬绝伦了。显然,“膨胀”这个概念只对有限的、有边有际的东西才有意义,而对无限的、无边无际的整个宇宙是毫无意义的。说整个宇宙在“膨胀”,就是把宇宙有限作为当然的前提,而这正是唯心论和宗教所需要的结论。实际上,“宇宙膨胀论”作为一种自然科学的假说,即使将来被科学实践证明为正确的理论,也得不出整个宇宙有限的结论;因为它讨论的并不是整个宇宙,而只是我们观察所及的宇宙,即整个宇宙的一个极小的部分。整个宇宙的无限性还是不可动摇的。

  与时空的无限性和有限性密切关联着的问题,是时空的连续性和非连续性(即间断性)的问题。特定的空间和时间总是同某种具体的物质运动联系着、并且有自己的特点的。例如,各种特定的空间会有密度、曲率等等的差异,各种特定的时间会有流逝快慢的差异。因此,特定的空间和时间只是在一定的界限之内才是连续的;超出一定的界限,就不再是这样的空间和时间,它们的连续性就终止了。这就是空间和时间的非连续性。但是,某种特定的空间和时间的终止,并不等于一般的空间和时间的终止,在一种特定开始了,其间并没有任何空间上和时间上的“空隙”;因此,就一般的空间和时间说,又是永远不会间断的。这就是空间和时间的连续性。空间和时间的非连续性是有条件的,因而是相对的;空间和时间的连续性则是无条件的,因而是绝对的。


注:

[1]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人民出版社1971年版,第215页。

[2] 恩格斯:《反杜林论》,《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89页。

《唯物辩证法大纲》3.1.3.3 空间和时间的无限性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