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中国铁路】机车便乘与小白干豆腐

2023-07-09 23:20 作者:Yuko_Uiharu  | 我要投稿

铁路工人! 

肩膀上不着一道杠,或着一身反光服。 他们工作辛苦吃的是与自己劳动量相匹配的铁杆庄稼。自90年代起,他们就成为了伊春乃至黑龙江的“高收入群体”代表。 

只要穿上一身铁路皮,钢轨就能抽出麦穗来。

I

吾有一友,南岔的铁一代。1991年在锦州某部以陆军大士(一级士官)退出现役,最初被分到了南岔机务段,职称直到八级电工,后来当了电工班长,再后来甚至当了站序人员,大起大落又大起。当向他展示外国人拍摄的某张南岔的蒸汽机照片时,他的反应如同是见到了老友,他说:“我当时就坐着这个头去送干豆腐!” 

1993年春节前夕,他作为一个学徒,和他的师傅一起,接到了检修车间付主任(也作副主任)的一个任务——去小白(铁力县朗乡林业局的一个林场)买五十斤干豆腐(也作干豆付),送到哈尔滨铁路局机务处XXX的手中。

他不解,为什么要通勤三百多公里,去给哈尔滨送这么多干豆腐。

师傅不理会他的疑惑,说:“小白的干豆腐好吃!”

登上车头,他是一名电工,自然不能在这一方狭窄的蒸汽机车驾驶室中大展身手;车到小白站,他与师傅趁着这台机车等待挂上行货车时下车,在小白如数购买了五十斤干豆腐,然后再随便挑一个停靠小白站的上行客车,师徒二人把干豆腐抬上车,和干豆腐一起站在连接处,直到哈尔滨。

途中,他实在想知道小白干豆腐究竟有什么魔力,便和师傅吃掉了一些干豆腐,重量微不足道。

到了哈尔滨,他们没能在机务处见到名为XXX的领导,只好打个招呼,把干豆腐留在那里,说是佳木斯分局南岔机务段某某付主任给送的干豆腐,然后返回南岔,算是完成任务。

他从此知道了,这位主任每年都要往哈尔滨送干豆腐,而他连续做了“押运干豆腐”的工作两年,在途中吃掉一些美味的小白干豆腐也无可厚非。他前半生奉献在机务段库里,后半生奉献在站台上,既无不良嗜好,也有一些存款,人生已经步入了巅峰。可始终令他难以忘怀的,是那年在列车连接处,吃掉的付主任委托他买的小白干豆腐。

II

我又有一列车上的道听途说。

某旅客列车,列尾有几个通勤职工,与列车员一起嘁嘁喳喳,大概是谁家的孩子高考考好了,谁家考砸了。当一家的孩子考了“五百多分!”,几个人一起啧啧称赞,当然,好学生都是一带而过。

他们对孩子如此感兴趣,正是因为他们不曾有时间充分地当家长。

我们对铁路如此感兴趣,恰是由于我们不曾有机会步入铁路岗位。

好学生千篇一律,坏学生多姿多彩。

列车摇晃,为首的多嘴的那位提了几个好学生后,大家都困倦了。他顺势甩出一个坏学生的案例:“谁谁谁家的儿子,高考考了三百分。”

新教材,新高考,黑龙江的分数普遍地低,考300分并不是稀罕事。今年委托我报志愿的两个客户,其中有一个考102分的,请我为其报一个专科,我在背地里毫不留情面地与朋友讽刺道:“专科线都没过。我把答题卡填上姓名考号,扔在地上踩一脚,交选择考的都比102高。”

因此,旁边的听众最开始都不感兴趣,不想听下去。年轻的列车员,开始打哈欠。

那个多嘴者话锋一转,说:“他要是什么都不补,考300,是不是也就这么地儿了?”

“不是啊,他从高一开始就补课,一对一单补;他爸给他请老师,一节课一千五。本来高一吧期末也就考了270多,他一直补了三年。”

“他家搁他身上花了三十六万,最后高考涨了二十多分,平均一万多块钱买一分。我们当时听说了都跟他说呀,大哥你拿这三十六个给他买个铁路的岗位,都比买二十分合适。”

 他接下来长篇大论老龄化,明明他那么喜欢小孩,他却也认为“生孩子是负担,养儿防老早已不可能。”临下车前,我差不多听明白了他是哪个站的,向他打听:

“师傅,您是X站运转(儿)的吧?”

“是呀!”

“是不是有一个XXX现在在你们车站?”

“对,他是我们副站,正站是我战友。”

后来我亲自求证了,买一个铁路的岗位,现在确确实实已经需要二十多个甚至三十个才能买下来了。我的一位朋友甚至都被一个病急乱投医的钻石王老五找到,

“他说给我三十四个,让我给他儿子安排到车务段去,我说你找错人了,你给我我也给你办不了这个呀,谁能给你办你找谁。”

去年的冬春之交,我在列车上偶遇的一个列车值班员也是这么说:

“你现在是能买,但是你得找对买的人儿啊......”

他还说:“我他妈要想当车长早就当了,多的这点全‘拜年’了,出了个事儿擦屁股还得上态度,操。”

我又想起年初的襄渝铁路上,一个行李员带着对世界最深刻的绝望,

飞身一跃,如同打散的鸡蛋一样消失在夜空里。

【中国铁路】机车便乘与小白干豆腐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