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复旦教授沈奕斐讲座:为什么脱单这么难(脱单指南)

2023-06-21 19:46 作者:荔蕴猫  | 我要投稿

你还愿不愿意为了爱情奋不顾身?

在以前,爱情是一种挑战环境和权威的力量。

今天对爱情祛魅后,我们还需要爱情吗?我们为什么还需要爱情?


女性:在爱情中追求被对方看见独特的自己,体验自我的完善

什么是独特的自己?爱情通过“凝视”这种方式提供超越平庸生活的力量(爱的“凝视”让我们忽略对方的不足和缺点,觉得对方依然是独特的完美的),女性感到自身的独特性在爱情的凝视中呈现了出来。

凝视是有权力关系的。

要找到那个愿意凝视我们的人很难。

解释人为什么会喜欢“霸道总裁爱上我”的故事:通过对方霸道总裁的身份最终要呈现的是我极其独特、我是有价值的

女性爱的是独特性投射到我的身上,这是当今时代的女性在追求爱情时很核心的一个概念。

现代性启蒙之后,自我的独特是在形成过程中的,因为自我时不确定的。而这种不确定性,也正是爱情有更大难度的原因。

被拒绝的风险:当爱情不再变成道德的话题,而更多与自我认同相关时,被抛弃或分手很容易传达出一种“我不够吸引人我的自我不够好”的信息

当爱情变成一种对自我独特性的追求时,我们对于爱情会更加谨慎。因为我如果与你建立关系,实际上也就是把我的自我暴露在一个评价体系里。不谈恋爱就永远不会被他人评价。你的离开,表明你对我的自我是不认同的。在竞争体系里,其他女性与我的自我在作斗争。

在市场经济化下,男女性的自我发展呈现出两种不同的途径。当男性被抛弃时,男性更多的是认为自己背后的物质条件等等不符合女性的需求和期待。

陷入爱情的认同感与自我本身的自主性之间存在张力。

往往对婚姻很认真、很追求独立自我的优秀女性,更难进入婚姻体系。因为在市场体系的推动下两性的自我发展取向是不同的。

过去,在家庭领域里男性气质的呈现主要是妻儿对他的服从。在当今商业化消费文化冲击下,男性占有多少性资源、经济资源开始产生影响。

对于女性而言,征服一个并不准备进入婚姻的男性并将其拉入婚姻更具有成就感。而那些做好准备进入婚姻和亲密关系的男性,反倒却失去了竞争力。这无疑是一种极大的悖论。

男性并不在意女性的独特性,男性专一于占领更多更好的性资源,而这刚好能够说明一个尽管遗憾但相当现实的现象:男人永远爱小姑娘,因为年轻女性的性资源更优秀。

男性强调自我时向外扩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女性的自我则永远是向内审视的,需要认同,从而不断要求自己变得更好。关注心理学的女性多于男性,因为女性的自我一直被认为是不完善的。在爱情中也是如此,女性希望通过爱情发现更好的自己。

在婚姻市场上,男性被进一步要求提供更为强大的经济基础。而女性在追求经济独立的过程中则进一步被消费主义物化。

新中国成立后,男女都要工作,女性被内化了经济独立的概念,女性显然对自我的要求更好。

心理学和消费文化都会女性有个暗示:女性自我与外在不应该产生关系。


男性没有经历全社会范围将其推回家庭的过程。

我们现在审核美丑时,价值观不同会导致某些差异呈现出来。在评价一个人的时候,有背后的价值观在起作用。


不确定的自我与确定的角色

序列理论:在两性关系里面发挥的影响因素在不同阶段是不同的

了解三观的聊天问题:将来的家庭图景、结婚时买什么样的婚戒、公益捐款如何做、国外的政治

爱情发展到后面很多冲突都是彼此对于角色想象的冲突

婚姻生活的磨合并非爱与不爱的问题,而是两个人共同去讨论对于角色的想象是什么样的


现代女性对于自我的追求是超越传统妻子、女儿角色的。而在整个市场经济下,男性角色的自我成长没有发生很大的改变,现代男性的自我发展是传统角色的加强版。然而,男女两性在找对象时都受到社会文化的束缚要求对方是传统角色的加强版。

当男性不发展的时候,我们对角色的想象就起了很多冲突。


经济独立后,我们还需要婚姻吗?

当爱情发展到婚姻之后,难度又增加了一个等级。

文化的滞后性 压缩的现代性

过去:缘分婚姻(生辰八字)

现在:爱情婚姻(两个自我之间的吸引力)


现代性会带来不确定性,而人在不确定性里容易产生恐慌。

既要缘分,又要对方能看到独特的自我,是很艰难的,因为二者的逻辑正好是相反的。

当今的很多爱情困惑在于我们自己没有梳理清楚到底想要什么样的爱情。

婚姻的本质:经济共同体、责任共同体

很可能不是在抗拒爱情婚姻,而是在抗拒责任,因为责任是确定的,它会带来压力

其实亲密关系与金钱是紧密相关的。


热恋与冷婚:爱情的逻辑与婚姻的逻辑是断裂的、男性与女性之间是断裂的、自我与身份之间是断裂的

中国目前最大的问题是在爱情婚姻与自我成长的脉络里没有一个以一贯制的原则或逻辑线

幸运的是,我们都有协商精神。在恋爱中慢慢了解自己的底线,知道什么样的人是适合我们的

一个人在成长空间里是需要亲密关系的:

1.人类是具有爱和给予本能的(弗洛姆《爱的艺术》)

2.在亲密关系里对于差异的容忍度最低,但在多元化世界如何面对差异是每个人的功课。亲密关系是我们处理差异和学习深度关系非常好的平台。在这个过程里不应该有太多的价值判断说好或不好,而是要去发现自己的独特性,什么是应该要忍受的,什么是不能忍受的

3.人类是孤独的,人是需要跟世界链接的。爱情是产生链接最简单的方式。

4.人类是需要合作的。在现代社会,家庭依然有其必要性。


世界上并不存在一个跟你三观完全契合的Mr.right。(放弃独一无二的关系,除了性的吸引之外从朋友关系开始)

爱情从来不是一个竞争关系。

白头偕老是一个结果,而不是目标。

学会处理差异,学会同理心和共存。


两个人的亲密关系反映了整个世界在彼此身上的投射。处理爱情的议题,也是在处理我们与世界与自我与过去与现在与未来的关系。






复旦教授沈奕斐讲座:为什么脱单这么难(脱单指南)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