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在公元前五世纪晚期的近三十年里,雅典和斯巴达之间进行了惨烈的战争,这场战争永远地改变了古希腊世界及其文明。在战争爆发前不过半个世纪,希腊世界在斯巴达和雅典的领导下联合起来,击退了波斯帝国的进攻,将它的陆军和海军逐出欧洲,夺回它先前掌握的小亚细亚的希腊城市,保卫了希腊自身的独立。
这项惊天动地的胜利为希腊开启了一个发展、繁荣和自信的时代。其中,雅典尤其繁荣,人口攀升,建立了一个带给他们财富和荣耀的帝国。他们青涩的民主制度迈入成熟,最低等级的公民也可以参加政治生活,获得机遇和权力。
这个时代取得了巨大的文化成就,就其创造性与丰富程度而言,在人类历史上或许是无与伦比的。诗剧作家们,如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攸里披底和阿里斯托芬,把悲剧和喜剧都提升到了无人超越的高度。建筑师和雕刻家们在雅典卫城建造了帕特农神庙,林林总总的建筑遍及奥林匹亚乃至整个希腊世界。他们给西方艺术发展进程的深刻影响一直持续到今天。安纳克萨哥拉斯和德谟克利特等自然哲学家运用独立的理性探索和理解客观世界。道德哲学和政治哲学的先驱,如普罗塔哥拉和苏格拉底,将理性同样引入治人事务的领域。希波克拉底和他的学派在医学方面实现了重大进步。而希罗多德,他开创了我们今天所熟知的历史地理学。
就连参与其中的人们也认为,伯罗奔尼撒战争不仅为这段引人瞩目的时期画上了句号,更是一个关键的转折点。伟大的历史学家修昔底德告诉我们,他在战争伊始便着手撰写他的历史。
“……我相信这次战争比过去曾发生的任何一场战争更伟大,更具有叙述的价值。我的信念是根据下列事实得来的:双方都竭尽全力在各个方面做好准备。我还看到其余的希腊人不是参加了这边,就是参加了那边。有的已经站好了阵营,剩下的也在谋划着加入。这是希腊历史上最大的一次骚动,甚至影响到一些外族人。可以说,几乎影响到绝大部分人类。”
公元前五世纪的希腊人当然会将伯罗奔尼撒战争看成一场世界大战。这场战争造成生灵涂炭、大量财富损失,加剧了派系和阶级对立,从内部分裂希腊城邦并动摇了它们互相之间的稳定关系,最终削弱了希腊抵御外来侵略的能力。
它还扭转了朝民主政治发展的趋势。雅典如日中天的时候,它的民主宪法对各个城邦颇有吸引力。但雅典战败后,希腊的政治发展出现了决定性的变化,转而滑向寡头政治。
伯罗奔尼撒战争也是一场前所未有的野蛮冲突,它亵渎了先前存在于交战当中的不成文的规矩,突破了文明的底线。愤怒,沮丧,和对复仇的渴望随着战争绵延持久而增长。这样一来,就出现了更多战争暴行。对于战俘,有的是把战俘弄残并杀害;有的是把俘虏扔进矿坑,让他们因为饥渴和曝晒而死;还有的把战俘丢进海里淹死。无辜的儿童死在在一伙又一伙劫掠的人手下。城邦被整个摧毁,男丁都被处决,妇孺卖为奴隶。在科西拉岛(现名科孚),一场纠纷引发了内战。胜利的方面对他们自己的公民同胞进行了整整一星期的屠杀:“有父亲杀死儿子的,有从神庙里拖出来,或就在神坛上杀死的”(3.81.5)。
伴随着暴力的蔓延,构成文明生活基石的习惯、风俗、信仰和规矩都崩溃了。词语的含义在争强好斗的风气下,也发生了变化:“过去被看作鲁莽的侵略行为,现在被看作党派对其成员要求的勇敢;三思后行成了优柔寡断;中庸思想只不过是软弱的外衣。”宗教信仰不再有约束力,“利用阴谋诡计取得胜利,反让他们赢得一个精明的美名。”诚实和荣誉的品质都消失不见了,“互相敌对的情绪分裂了社会,每个人都猜疑他的同伴。”修昔底德尖刻又风趣地把战争形容成“一个严厉的教师,它使得大多数人的心智降低到实际环境的水平之下。”
尽管伯罗奔尼撒战争在两千四百年以前便已尘埃落定,但它长久以来仍吸引着后世一批又一批的读者。有人借用它来解释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因。但它作为分析工具的影响主要流行在冷战时期。在那场主宰了20世纪下半叶的冷战期间,世界同样分为两大势力阵营,双方各有一个强力的领导。将领、外交官、发言人、学者等群体不止一次地将这场希腊战争与北约集团和华约集团的争端相提并论。
但我们很难确切知道两千四百年前遥远的事情究竟是怎样的,也不容易真正理解其深层次的意义。我们对这场战争的了解主要来自战争的亲历者修昔底德的著作。他的作品被奉为史学的杰作,其在探寻战争本质、国际关系和大众心理上表现的智慧得到褒扬。越来越多的意见认为它在历史方法和政治哲学上有基础性意义。
然而,它作为一部关于战争的编年史却不尽完美。其最大的缺陷显然是,它是不完整的——修昔底德写到战争结束的七年前便戛然而止。为了了解战争的最后阶段,我们只能求诸一些才华比修昔底德有所逊色的作家,他们没有亲身经历重大事件,即使有了解,也并不深入。但毕竟,尽量在已知的范围内阐释战争的结局是有必要的。
现代的读者若是想充分理解修昔底德展示的复杂的军事、政治和社会问题,多少需要一些帮助。借助其他古典作家的作品,以及最近两个世纪来发现和研究了一些伯罗奔尼撒战争时期的铭文碑刻,我们补充了信息的空白,也引出一些对修昔底德叙事的疑问。
话说回来,任何一部圆满的关于这场战争的历史都要审视修昔底德本人,我的这部也不例外。修昔底德比起其他古希腊作家更为强调准确客观,有独到的见解。但我们也要知道,修昔底德是一个活生生的人,有自己的情感和癖好。他的文字精炼,晦涩难懂,以至于要翻译出来以便理解。我们要注意,他亲身经历了那些事情,他的判断会受到干扰,所以我们必须谨慎地对待。不加评判地接受他的说法,无疑和全盘相信丘吉尔的两次世界大战史一样,是很片面的。
为了迎合21世纪读者的需求,我在这本书里对伯罗奔尼撒战争做了新的解读。我之前关于这场战争写过一个学术性的四卷本,本书就是以它为蓝本写成的。这本书的目标是为普通读者提供比较浅显的单卷本,让他们能愉快地完成阅读,体会前人在研究这场战争中得出的智慧结晶。我没有在书中将战争中的事件与后来历史上的事件拿来做对比,因为我相信,流畅的叙述更方便读者做出自己的结论。
我过了很多年又做起来这个项目,是因为我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坚信,伯罗奔尼撒战争的故事是一部非凡的人性悲剧。一个伟大帝国的兴起和衰败,两种不同类型的社会和生活方式的冲突,个人才智和命运机遇在社会事务中错综交织,杰出人物和普罗大众都在对重要事件作出决断的同时,又不得不受制于自然和命运。他们相互之间也受到掣肘。我还希望说明,研究伯罗奔尼撒战争是我们应对战争、瘟疫和内乱的智慧源泉,也让我们更加了解国家的领导地位所具有的潜力,和这种地位必须遵守的界线。
(原作:【美】唐纳德·卡根)
特别词汇:
Dramatic poetry:诗剧;戏剧诗歌
Acropolis:卫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