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戏剧是诗歌最好的舞台——与家长和孩子谈诗歌创作

2020-11-17 12:17 作者:萱草诗教  | 我要投稿




戏剧是诗歌最好的舞台

——萱草与家长和孩子谈诗歌创作



2014年应友人醒墨的邀请,我开启了萱草诗歌沙龙的征程。

一口气举办五场后,我去了一趟北京,到文化之都的大气候里吸氧充电。

诗人好友申士嘉先生介绍我认识了上海的诗人后村女士,我的第六场诗歌沙龙就有了策划。







感谢后村精心策划的两对双胞胎女孩的才艺表演,演奏葫芦丝和表演茶艺。我们度过一个与往常诗会不同的夜晚,在近乎戏剧的场域里,我们读诗,聊诗,说创作,谈体验。孩子们都很开心,他们的父母也分享了感受和想法。那次我们都戴上了红领巾,每个人都回到了童年。

那红领巾环节的设计好比戏剧的面具,极其巧妙。从那一刻开始,我似乎领悟了某种使命与可能性,在孩子们天真无暇的笑容里,我感到诗歌真美好,艺术真美好,人生真美好。







如今六年过去了,我已经鬼使神差陆续举办了很多次诗歌活动和戏剧活动。

我将儿童诗歌教育这个字眼正式提出来还是2017年3月。

那是一个春天,我们在上海武夷路慢时光咖啡馆举办“诗意的城市”萱作诗歌沙龙,来了很多上海诗人和诗歌爱好者。我提出这个想法得到大家的一致赞同,热烈的讨论中我一直在思索,究竟该如何进行儿童诗歌教育——通过怎样的路径?运用怎样的方法?借助怎样的载体?如何破冰?







带着这个疑问我一直在寻找答案,虽然后来我们很少举办儿童诗会,只有一次在2018年岁末诗歌戏剧沙龙上,好友巫俊先生的孩子、爱诗的小朋友巫乐凡,组织他的同学,演绎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课本剧——莎士比亚戏剧《威尼斯商人》片段,但我一直在思索关于儿童诗歌教育和儿童戏剧教育的关系,如何将儿童诗歌教育落地?

为此我开始了追戏生涯,2018年和2019年连续两年在乌镇戏剧节驻场看完全程戏剧展演,2019年上海的静安戏剧谷戏剧演出也是全程观赏。我在戏剧里看见了诗,这一次不是道听途说,更不是主观臆想,是我带着对诗歌对戏剧的敬畏和热爱亲眼目睹。







当我看到台上跳动着诗歌的节奏,舞蹈着诗歌的旋律,跌宕着诗歌的结构,唱念着诗歌的对白时候,我才明白中国当代戏剧与世界现代戏剧的差距,我才领会莎剧和古希腊戏剧如何以诗剧高地占领并垄断数百年数千年的戏剧舞台。我们的戏剧和电影滞后,与我们的诗教滞后必定有关系,我们的文学应该是艺术的引领和灵魂核心。

我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在乌镇用一首首诗歌抒写了戏剧的观后感,希望给诗歌朋友们和戏剧朋友们带来一些启发和感悟。我努力去研习戏剧的原理和实践,我深深知道,这一切都是为了诗歌。







戏剧是诗歌最好的舞台,这是我得到的最宝贵的经验和收获。

我们排练了自己的诗剧,制作了自己的诗电影。我以为诗教如果单纯停留在文学阅读与写作层面未免过于抽象,能够真正吸引儿童,做到润物细无声的,一定是戏剧和电影为载体的复合型诗教。

为此我创立的萱作诗教主要核心内容:除了我们的儿童诗教理论与实践,诗人专题讲座和诗歌沙龙外,我们增加了诗剧实验和诗电影制作。







诗歌是一种经验,戏剧也是;诗歌需要反复练习,戏剧也是。诗歌是戏剧的精神内涵,戏剧是诗歌的诠释舞台。当戏剧回到诗歌,诗歌变成可触可摸的“现实”。当诗歌被戏剧演绎,戏剧得到最大程度的升华。

2019年9月,我参加了全国文化和旅游干部素质能力提升工程,在秦皇岛举办的第六期戏剧教育教师培训班,亲身体验儿童戏剧教育的实战演练,受益匪浅,更加有信心将儿童诗教与儿童戏剧教育结合,走出一条崭新的适应儿童特点,容易被儿童接受的,更为科学合理有效的创新诗教之路。







说到诗电影,其实也是一种诗歌的影像书写模式,我研习了几位电影大师的作品,更为惊叹!原来电影大师们也都是诗人的眼光和艺术风格,很多用电影专业词汇描述的内容,用诗的思维很容易亲近和理解。就好像戏剧专业词汇描述的内容,用诗的思维很容易亲近和理解一样。

于是我明白诗人们占尽一个绝对的优势,那就是对艺术的理解力和策划力。任何一种艺术都脱不开诗性的思维,不管它以何处形式呈现,它的内核一定是文学的意象或某种哲思。诗人们写一首诗就是一次策划和创造,而现代诗歌的某一种走向和特点正是戏剧性,包括带有戏剧性的诗歌及直接形成诗的戏剧——诗剧。






戏剧是诗歌最好的舞台,诗性闪现在戏剧的整个创作和演绎过程里,是戏剧生命和灵魂艺术之光的显现。

创作戏剧文本离不开诗性的构作和撰写,排练场上的一遍遍研磨修改离不开诗性的灵感,服装、舞美、道具都跟随戏剧的内容而创新,一个优秀的戏剧编剧和导演往往是一个诗人。






将诗教与戏剧及电影教育结合,诗教是美育最难的一门功课,但它更利于理解舞蹈、音乐、绘画、戏剧和电影。

我渴望着更多的诗人、作家、戏剧人和电影人都来一起努力,提升我们民族的人文素质教育水平,让孩子们拥有最好的戏剧和诗歌,最美的童年和梦想。


2020.11.16







2018乌镇戏剧节诗歌15首

(诗文/萱草)



乌镇实验

 

将全世界的乌镇都改造成实验室

实验一种叫"人性"的游戏

西市河畔研磨千万种品格

酿制高尚,卑鄙,及介于它们的物质

 

在这座中国小镇学会象征和玄学

让里尔克,艾略特,奥登过来

让裘新民,朱德平,麦田过来

务必使石板路感到不安

 

亚洲戏剧最火爆的实验室

缺一剂强心和镇静

以乌镇为药引

占据评书场古戏台大剧院空旷地带

 

让穆旦过来袁可嘉过来杜运燮过来

让郑敏也过来,九叶都过来

让萱草过来,仲伟冬过来,肯尼过来

观赏现代诗进化的最高形式

 

2018.7.30

 


 




边缘与小众

 

从一个边缘区溜到另个小众区

我暗自庆幸

近日读戏竟然不会写诗

边缘和小众离非遗有多远

不如逼自己再狠一些

 

白露节气头疼厉害

先揭开一层诗的疮疤

再揭开一层戏的魔法

我被双重点化

米兰诺贵都腾得升高了

 

文艺报的徐健很好

打一针"边缘,小众"

眼冒金花

我为人类的精神富足拥有

很快就要变成稀世珍宝

 

2018.9.8

 



 



戏剧大师彼得·布鲁克

 

让演员成为诗人

让空间成为诗

让戏成为诗

让舞台流淌着诗

 

让观众成为诗人

让舞台的诗与观众的诗

流淌到一处

让世界成为诗

 

让戏剧消逝为诗

让诗简单

人与人简单

风接着风的手指

舞蹈着舞的裙

 

让宇宙简单

让生命简单

让生活简单

让剧场内外不分

 

让人们在一起

如同与幸福的相会

让诗成为水

流进心

让心的水

凝成永恒

 

2018.9.10

 

 





戏剧还是电影

 

读到好莱坞开始流汗

尤其对比美国“戏剧”的命运——

命运的小手将女儿领向“电影”

“戏剧文学”则纷纷落马

多年后我已离去

麦奇独对着一部片子发呆:

忆及她与母亲热爱戏剧

哈姆雷特,彼得·布鲁克

曹禺,莎士比亚,金子……

忆及自己半世与电影若即若离

文学如影随行——

忆及世界文明之中华民族

复兴之梦果已成真

在徐家汇固若金汤的剧院重围中

忆及与母亲的第一次合作

舞台上第二次握手

在上海这座绚丽的“新百老汇”

剧作家,诗人,电影导演们

走着,笑着,唱着,跳着……

人民大众欢呼着舞来

以更惊人的速度传递着各样新闻

我愿灰飞烟灭的我复燃

重新融入爱的洪波

 

2018.9.14

 

 





诗人导演

 

滑翔,滑翔,滑翔

激流无法阻挡

半透明的羽半透明的光

思想飞翔

孙瑜薄薄旧旧的自传

布鲁克薄薄新新的回忆录

阅读速度之外

原来导演是诗人

剧本是诗

情感理性杂居的小岛

鸟巢遍布群鹰出击的战壕

来这幸福欢畅的地点作客吧

如果你是一只鸟

 

2018.9.16

 

 





犀牛醒了

 

整个晩上不能入睡

一头闪亮的犀牛造访

对!《恋爱的犀牛》

它有着五彩的前额

锃亮的胸膛

彷徨的牛角直立

它眼眸清凉

我说深秋了该梦甜蜜的梦

它逼着我带它走

抬起轻捷的双蹄

竟说它是我小时候的伙伴

我困极了

犀牛应该是孟京辉的

没拴住跑进我的梦

可我明明还醒着

犀牛却说它睡了近50年

再也不想睡了

 

2018.9.18

 




 


大众诗学


画家说表现主义

直抒胸臆不讲技艺

木心做自己作品的上帝

为技施技不怕露馅?!


《皆大欢喜》缺乏诗意

教授对谈口吃寡意

导演粉丝集结成群

无暇顾及小崔新闻


什么是诗不敢写

什么是剧先构作

文青艺青戏青诗青

乌镇戏剧节大众力学


来白日梦朗读会吧

来子夜朗读群

高调歌唱理想主义

精神餐饮令人狂喜


我们与九零后同步

我们越活越年轻

我们与乌镇畅饮

诗人们,戏剧等待得着急!


2018.10.23







冰棍


他大声叫"买"!

幸福地享用一根儿时的记忆……

"小丑嘉年华"队列驶近

他舔食着妈妈,五分钱,小伙伴们……

舔食着乌镇十月上午十点的阳光

舔食着我爬上眼框的眼泪

他坐在石凳上

面庞红光

望向冰棍所指的方向

以一种百分百的"戏剧"模式

他大声叫"买"!

人越聚越多

越聚越嘈杂

被嘉年华队列牵远


2018.10.24







演员实验


冲破身体

冲破局限

冲破刘若瑀和黄先生

冲破格洛托夫斯基

冲破年龄

("这些演员大概是我爸妈的年龄")

冲破90后

冲破网剧场

冲破汤姆斯

冲破一个中国人

冲破界限

冲破戏剧

冲破演员

(刘若瑀说艺术是工具)

冲破疆域

冲破程式

冲破我们

冲破时间

冲破海峡

冲破波兰

冲破房子

冲破舞台

冲破一切一切

冲破实验本身


2018.10.25







讲故事的方式


譬如有个人叫鹦鹉

譬如一群午夜朗读的年轻人

两位南大中文系研二女生

夜猫罩进灯笼芯

初恋,初吻,客厅孰选

我背后银发与黑卷毛握手

故事约会我

写剧的桌子电脑睡在小河边

26岁的俄罗斯新秀

讲故事的人约会乌镇

不同的姿势气味

那么多的故事令河水悲泣

所有人讲着自己的故事

乌镇的方式

世界的方式

电脑的方式

一杯姜茶的方式

幼童玩勺子的方式

河水暧昧的方式

银发离去的方式

黑卷毛坐等的方式

一线天现场排票方式

故事成为故事的方式

自己成为自己的方式

自己是谁


2018.10.25



 



金色/黄昏/客厅


从乌镇梦到贫穷戏剧梦

当你偶然路过

千万竖起竖琴的耳朵

跨过一道窄窄的黄昏墙纸

导演作家正在表演

连仅有的观众也搭了进

我要向你们描述金色导演的梦境

你将换一副簇新的眼镜

汤姆斯·理查兹邀您

我瞥见观众犹疑的眼神

当你重新踏上点灯的石板路

犹如亲历方才的客厅

踩上去如此的绵软柔烫

你梳了梳发——

诗可以唱更可以演

梦境里谁都可以有诗

在金色客厅

一群金色诗人

凭金色吟唱

诵舞金色人生

去你的,戏剧骗子!

拥抱你!

你们!


2018.10.26







诗剧《乌镇》


《舞厅卡巴莱》是诗

小丑,胡子女,粉色男,黑脸汉是诗

《神奇理论》是诗

理论一进场就死死将我催眠

梦见一大片樱樱凄美的芳草地

栖息于水岸湖畔长鹿角的野羚羊

《客厅》更是诗

演员们都是诗人

像诗人那样思想吟唱

《500米》不是诗

它那破碎的废墟下面有人写诗

诗被凌虐所以我们拥抱现代后现代

听说《茶馆》也不是诗

尽管曾经是

希望她也属于诗

鉴于"容"的大范畴

乌镇的桥是诗

乌镇的人是诗

乌镇的白水鱼和酱鸭是诗

乌镇的水乌镇的船乌镇的腰乌镇的背

都是诗的

所有的人都来乌镇演戏

除了邀请的欧美剧目

对于一个古老的诗性民族

还缺国产的

一部叫《乌镇》的


2018.10.27







现代诗绝响

——致敬孟京辉《茶馆》


大转轮背后是经年被碾压的文艺

戏剧第一次站到舞台中央

一位诗人挥动寒光闪烁的剑戟

数万观众应声落马

诗界鲜有如此鲜明态度

理想主义者悲壮鲜红

时代需要的金庸

开启全新的武侠戏剧时代?!

致敬英勇无畏的青春

致敬挚爱人类的坚贞

致敬演员

致敬尘土

致敬每一片纸屑

致敬每一位目击证人

致敬2018年11月2日零点的杭城

这座柔美的地儿疯狂新生

致敬《茶馆》周边的卖茶姑娘

致敬那位诗人

他在迷人的夜色中渐渐隐没


2018.11.1

 





缭绕的诗《客厅》

 

翻开耶日·格洛托夫斯基之前

梦见彼得·布鲁克微笑

这伙人在暗自窃语——

答案摆在眼前

那缭乱的十月黄昏

一群意大利舞者

置身异域的故事:背包,蛋糕,童年,快乐或悲伤(其实我根本听不懂他们唱的啥)

属于另个时空的私语

客厅,一座金色的城堡发射

歌声嘹亮

乌镇疲倦或睡去

一群云雀飞出城堡

野鸽子盘旋上空

太阳刚落地又被追回

云雀与野鸽子

乌镇已沉沉睡去

意大利人

波兰人

汤姆斯·理查兹

黄佐临

 

2018.11.5

 

 





雨 中《大众力学》

 

传说古中国有个朝代

老百姓将日子过成了文艺

李建军有部剧

将生活与戏搅拌

让生活找回戏

不,回到古中国那个朝代

——题记

 

对,下了场雨

下雨就好办

诗歌田广场的雨

滋润土地肥沃

演员是观众的脸

观众是局外的雨

雨打湿台词,音响,大屏幕

打湿尴尬,预设的幸福

观众坐在水中

演员如鱼游走

演员是观众

观众是局外的鱼

素人演员就是观众

观照内心,观演局外

最离奇的剧本,难料的剧情

雨搅拌站

和匀,真诚,泪水,雨水,确定,不确定

局外的响声嚓嚓嚓嚓

意外的响声嚓嚓嚓嚓

李建军想做什么

他是个颠覆子

一个天才的傻瓜

做一部天才的傻瓜戏剧

实践一个天才的真实梦见

 

2018.11.11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萱作-上海萱诗文化

诗歌创作,戏剧创制,电影书写,艺术教育




萱作诗电影欢迎您!

以电影书写诗歌,视听的文学盛筵!

 

弘扬"真、善、美"诗歌精神

传播诗歌文化和电影艺术!

 

 

萱作电影书写平台。萱作诗电影是萱作电影书写的实验作品,研究并践行诗歌与电影的融合艺术,秉承作者电影的创新风格,在艺术电影中独树一帜,目前主要开展中国远征军主题和上海诗人影像档案主题等方面的深度实践。与萱作诗歌、萱作诗剧、萱作艺术教育和萱作文旅等共同建构起萱作诗歌文化艺术的肌理和外媒。


 



萱作艺术教育欢迎您!

诗教弘扬传统,戏剧教育锻塑全人!

 

弘扬"真、善、美"诗歌精神

传播诗歌文化和审美艺术!

 

 

萱作诗歌戏剧教育平台。萱作艺术教育立足中华传统文化,开展艺术通识教育和艺术专业培训,是一种张扬“艺术化生存“的全新教育,涵盖美学、艺术学、诗学、戏剧学、艺术教育和美育等多项领域,通过创造和欣赏艺术,提高洞察力、理解力、表现力、交流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更好地掌握自己和认识自己。

萱作艺术教育以诗歌教育为基础,戏剧教育为应用,目前主要拟包括萱作儿童诗歌教育理论、驻萱诗人专题诗歌讲座系列、萱作主题诗歌沙龙系列、萱作诗歌艺术节、萱作诗剧创制及演出、萱作诗电影书写及发布等六个方面内容,重点培养具有更高的精神境界,更开阔的胸怀和眼界,更丰富多彩的生活经验和人文修养,更富有活力和魅力的人格,更富有进取精神的新人。

萱作艺术教育弘扬"真、善、美"诗歌精神,与萱作诗歌、萱作诗电影、萱梦诗剧场和萱作文旅等共同建构起萱作诗歌文化艺术的肌理和外媒。





萱作诗歌欢迎您!

让诗歌点亮生活,让人们诗意栖居!

 

弘扬"真、善、美"诗歌精神

传播诗歌文化和语言艺术!

 

 

诗歌,一步之遥——做一个“少年”


像一个孩子那样保有对世界的好奇,内心深处藏一个始终年轻纯真的自我。

当岁月要夺去它们时,勇敢地说“不”,呵护自己一颗“少年心”。

少年心令我们永远向上,不屈服于命运,不肯轻易认输。

少年心让我们与世界同行,将生命延长若干倍。

有了少年心,你就可以走进诗歌了,那是你游弋的天堂。


萱作诗歌创作及分享平台。分享驻萱诗人诗歌及萱友们的诗歌,包括诗歌欣赏、诗歌创作、诗歌朗读和诗歌品鉴等。弘扬"真、善、美"诗歌精神,与萱作诗电影、萱梦诗剧场、萱作艺术教育和萱作文旅等共同建构起萱作诗歌文化艺术的肌理和外媒。


 



萱作诗剧欢迎您!

以戏剧演绎诗歌,诗歌令戏剧升华!

 

弘扬"真、善、美"诗歌精神

传播诗歌文化和戏剧艺术!

 

 

萱作诗剧(戏剧)平台。以戏剧演绎诗歌,诗歌令戏剧升华!研究并践行诗歌与戏剧的融合艺术。融诗剧(戏剧)创作、制作、演出及诗歌剧本演诵等为一体。弘扬"真、善、美"诗歌精神,与萱作诗歌、萱作诗电影、萱作艺术教育和萱作文旅等共同建构起萱作诗歌文化艺术的肌理和外媒。





萱作文旅欢迎您!

诗意之旅,诗梦人生,按诗里的方式活着!

 

弘扬"真、善、美"诗歌精神

传播诗歌文化和人文历史!

 

 

萱作文旅策划分享平台。带着诗歌去旅行,与最美好的人文相拥;在旅行中写最鲜活的诗,磨砺感受力和洞察力;过你想要的生活,用诗歌书写人生。弘扬"真、善、美"诗歌精神,与萱作诗电影和萱梦诗剧场(萱作诗歌、萱作诗剧和萱作文旅)等共同建构起萱作诗歌文化艺术的肌理和外媒。


 




同步打造萱作文化众筹平台,与众多优秀的文艺同仁共同开创中华文艺复兴新局面!让上海有诗,上海有好诗!上海亦有真正诗意的生活!萱作-上海萱诗文化的梦想:让人们诗意栖居!成为上海的诗意文化名片。

 

萱作中国独立诗电影文艺俱乐部源自萱作文化、金融、地产高端分享社群,社群文化“自强不息,义勇忠诚”、“坦诚、友善、互助与合作”,发挥萱作诗歌文化凝聚力作用,搭建金融、地产与文化的桥梁,创新价值,探索实践跨界共享经济,已运营六年,借助互联网新媒体线上线下一体融合,目前正在迅速发展壮大。






戏剧是诗歌最好的舞台——与家长和孩子谈诗歌创作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