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古币传奇)被埋没的历史-汉武帝白金三品与张骞出使西域

2023-08-10 17:03 作者:爱在希腊化时代  | 我要投稿

自张骞出使西域以后,汉唐开始采取不断对西域扩张政策(著名的怛罗斯之战爆发于位于今天吉尔吉斯斯坦,从出土文物和文献中可以了解唐朝对中亚地区的控制力逐渐增强,直到安史之乱才结束了对西扩张)在这之间一些钱币的发现揭晓了一段埋没的历史。


(唐朝时期)布哈拉铸造的开元通宝,背面是粟特徽记 约公元640-708
(唐朝时期)神奇的钱币,一个元字在下面,上面则是徽记,两侧写粟特文,转写-PRN / KND,即“荣耀之城”
  1. 张骞出使西域以及所见到的钱币

    建元元年(前140年),汉武帝刘彻即位,张骞任皇宫中的郎官。建元三年(前138年),汉武帝招募使者出使大月氏欲联合共击匈奴,张骞应募任使者,于长安出发,经匈奴,被俘,被困十年,后逃脱(前128年)。西行至大宛,经康居,抵达大月氏,再至大夏,停留了一年多才返回(前127年)。张骞到达中亚等地已经是128-127BC

《史记·大宛列传》: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时,“身所至者大宛、大月氏、大夏、康居,而传闻其旁大国五六,具为天子言之。”其中“大宛在匈奴西南,在汉正西,去汉可万里……乌孙在大宛东北可二千里……康居在大宛西北可二千里……大月氏在大宛西可二三千里,居妫水北。

巴克特里亚王国(今阿富汗)欧克拉提德斯二世 4德拉克马银币 约145-140 BC

《汉书·西域传》:“罽宾地平,温和,有目宿、杂草、奇木、檀、槐、梓、竹、漆。种五谷、蒲陶诸果,粪治园田。地下湿,生稻,冬食生菜。其民巧,雕文刻镂,治宫室,织罽,刺文绣,好酒食。有金、银、铜、锡,以为器。市列。以金银为钱,文为骑马,幕为人面。出封牛、水牛、象、大狗、沐猴、孔爵、珠玑、珊瑚、虏魄、璧流离。它畜与诸国同。”

巴克特里亚的篡位总督 欧克拉提德斯 4德拉克马银币 约170-145 BC

《张骞传》:天子既闻大宛及大夏、安息之属皆大国,多奇物,土著,颇与中国同俗,而兵弱,贵汉财物;其北则大月氏、康居之属,兵强,可以赂遗设利朝也。诚得而以义属之,则广地万里,重九译,致殊俗,威德遍于四海。天子欣欣以骞言为然。乃令因蜀、犍为发间使,四道并出:出駹,出莋,出徙、邛,出僰,皆各行一二千里。其北方闭氐、莋,南方闭嶲、昆明。昆明之属无君长,善寇盗,辄杀略汉使,终莫得通。然闻其西可千余里,有乘象国,名滇越,而蜀贾间出物者或至焉,于是汉以求大夏道始通滇国。初,汉欲通西南夷,费多,罢之。及骞言可以通大夏,乃复事西南夷。

南部地区的”正统“政权,《弥兰陀王问经》中的米南德一世 约155-130 BC

《汉书·西域传》:乌弋山离国,王去长安万二千二百里。不属都护。户口胜兵,大国也。东北至都护治所六十日行,东与罽宾、北与扑挑、西与犁靬、条支接。

  行可百余日,乃至条支。国临西海,暑湿,田稻。有大鸟,卵如瓮。人众甚多,往往有小君长,安息役属之,以为外国。善眩。安息长老传闻条支有弱水、西王母,亦未尝见也。自条支乘水西行,可百余日,近日所入云。

  乌戈地暑热莽平,其草木、畜产、五谷、果菜、食饮、宫室、市列、钱货、兵器、金珠之属皆与罽宾同,而有桃拔、师子、犀子。俗重妄杀。其钱独文为人头,幕为骑马。以金银饰杖。绝远,汉使希至。自玉门、阳关出南道,历鄯善而南行,至乌弋山离,南道极矣。转北而东得安息。

欧克拉提德斯的方形铜币,背面写有佉卢文,该币型在希腊化地区仅出现七河到印度河地区 约170-145BC
米南德一世方形铜币 牛头与三足祭坛 155-130BC

2.突然出现的钱币

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就开始出土一种奇怪的钱币,这是之前未曾出现过的样式,与中原长期流行的方孔圆钱差距有甚,也不同于古早的刀、铲、鱼等象形钱。

与《史记·食货志》对照一致的白金三品

《史记·食货志》:汉武帝“以为天用莫如龙,地用莫如马,人用莫如龟,故曰白金三品:其一曰,重八两,圜之,其文龙,名‘白撰’,直(值)三千;二曰,以重差小,方之,其文马,直(值)五百;三曰,复小,椭之,其文龟,直(值)三百。”与之相对出土时间吻合。

被认为主币的-龙币 戳记 非中原币式 119-114BC,背后写有无法辨认的古希腊文
被认为是次币的-马币 戳记 汉代浮雕风格 119-114BC

3.血腥的阴霾

对于白金三品的发行一些人认为是对外使用的,其原因在于之首“龙币”背后使用的并不是汉字,但其出土地没有发现到使用古希腊文地区(即使用到希腊化国家地区),出土地则多在内地,此言论自然不正确的。史记记载的同样,这系列钱币却是一段腥风血雨。

《史记·食货志》:“上与汤既造白鹿皮币,问异。异曰:‘今王侯朝贺以仓璧,直数千,而其皮荐反四十万,本末不相称。’天子不说。”“自造白金、五铢钱后五岁,而赦吏民之坐盗铸金钱死者数十万人。其不发觉相杀者,不可胜计。赦自出者百余万人。然不能半自出,天下大氐无虑皆铸金钱矣。犯法者众,吏不能尽诛……”无数人因此币而死,汉武帝受命于张汤制其币。

《史记·平准书》:“乃以白鹿皮方尺,缘以藻缋,为皮币,直四十万。王侯宗室朝觐聘享,必以皮币荐璧,然后得行。又造银锡为白金。以为天用莫如龙,地用莫如马,人用莫如龟,故白金三品:其一曰重八两,圆之,其文龙,名曰‘白选’,直三千;二曰以重差小,方之,其文马,直五百;三曰复小,椭之,其文龟,直三百。令县官销半两钱,更铸三铢钱,文如其重。盗铸诸金钱罪皆死,而吏民之盗铸白金者不可胜数”。

由皇帝的宫廷机构“少府”将白鹿的皮裁成一尺见方,作价40万钱,王室诸侯觐见皇帝时必须要向王室购买,用来装饰玉璧,进献给皇帝,然后皇帝收到进献的白鹿皮和玉璧以后,白鹿皮还可以继续卖给别的诸侯,反复生财。

很多钱币带有0.5×0.5厘米的方形戳记,其铭文为“少”字,背面平,有似篆字样图形。这三品钱上都有方形戳记,铭文为“少”字,正好印证了史书上记载“少府”造“白金三品”的史事。证明这类钱币是由西汉掌管皇室财政、铸钱的机构“少府”统一铸造/监管的。



对于使用的不是汉字可能有两种情况,1.张汤根本不理解西域钱币上的一圈文字写的是什么,或者根本不知道那个是文字,只不过是点缀的纹饰。2.张汤了解到了其文字涵义并翻译出了最早的汉语转化拼音?(没有任何资料证明)

《安徽钱币》上的解读

4.银铅之争

白金三品,所谓白金在汉代即是白银,如果说是银币那么为何出土的大多为铅币呢?铅币是否官发或者民私铸,如果官发银币与铜钱兑换那么史记如何记载其腥风血雨的故事和早早夭折的事实呢?

白金三品为银币学术界为此一直争论不休,但缺乏证据。《西安发现龟形银币“白金三品”材质之争尘埃落定》却又让白金三品问题重回-如果说官发的全部由银制,为何铅币却也带官戳?官戳也是伪造的嘛?汉武帝发行的币即便是银的也是大于银铜兑换比的存在。

综合结论,即汉武帝为了抵消财政巨大支出的压力,根据张骞提供的资料,由张汤监制。模仿西域币式所制白金三品,但其货币改革收效甚微因其本质兑换不对等,虚值滥发导致的结果早早夭折。


题外话-司马迁(145-87BC)记录张骞的叙述中《史记·大宛列传》:安息在大月氏西可数千里。其俗土著,耕田,田稻麦,蒲陶酒。城邑如大宛。其属小大数百城,地方数千里,最为大国。临妫水,有市,民商贾用车及船,行旁国或数千里。以银为钱,钱如其王面,王死辄更钱,效王面焉。画革旁行以为书记。其西则条枝,北有奄蔡、黎轩。

条枝在安息西数千里,临西海。暑湿。耕田,田稻。有大鸟,卵如瓮。人众甚多,往往有小君长,而安息役属之,以为外国。国善眩。安息长老传闻条枝有弱水、西王母,而未尝见。

其安息钱币描述最接近的是弗拉塔克斯的钱币,但是与时间则对应不上了,其可能并非真正的王后,或其他希腊化国家的钱币,或是彻底失传了。


弗拉塔克斯和穆萨-皇后共治 2BC-AD5 埃克巴坦纳(今伊朗哈马丹)制币  穆萨是罗马奥古斯都赠予弗拉特斯四世的妃子,其出身卑微
帕提亚帝国 阿塔巴努斯二世 背面是德墨忒尔持丰饶角胜利女神坐像 约127-126BC 制于塞琉古旧都塞琉西亚

总之对于张骞对西域国家以及钱币的描述,可能需要更多的考证与探讨。

欢迎点赞-评论-转发。 多数图片取自知乎“极殊兵W”的杂志截图。

(古币传奇)被埋没的历史-汉武帝白金三品与张骞出使西域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