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外交政策》:如何避免台海战争需各方威慑,有用吗?
在俄乌冲突爆发的背景下,美国《外交政策》又把目光看向了可能发生军事冲突的台海。美刊发表哥伦比亚大学、康奈尔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安全研究、美国德国马歇尔基金会等机构多位战略专家的联合稿件,就如何避免台海战争给出了解决方面。如果我们用一句话概括的话,就是“两面下注,不给中国发动统一的借口”。
美刊认为,虽然美国国内出现了要求对台政策战略清晰化的声音,但是美国如果将政策转向支持台湾与大陆永久分离,更有可能挑衅而不是阻止中国大陆武统的行动。
所以,美国如何避免台海战争需要各方威慑。至少,必须阻止台湾当局宣布正式独立,必须阻止华盛顿承认台湾地区为独立国家或恢复与台湾的建交;同时必须阻止北京对台湾使用武力迫使统一。然而,这一方面的现实离不开美国的威慑力。
在美国方面看来,威慑台湾当局走向台独,威慑中国大陆可能动武的两个方面都减弱了。在台湾方面,蔡英文当局正在实打实的走向“两国论”,美国似乎没什么好办法。而在中国大陆方面,解放军的强大使可能使协助台湾的美国军队面临风险,失去军事干涉能力让美国失去威慑力
所以,美国正在建立对中国的“综合威慑”战略,并且采用新的陆、海、海军陆战队和空军理论,包括分布式杀伤链,马赛克战等等,需要采购大量远程反水面和反舰导弹,其中许多导弹能在中国防御范围之外发射。美国还打算在亚太预先部署弹药,并降低其来自美国的军事补给线的脆弱程度。与此同时,华盛顿还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外交努力,向北京强调一旦发生冲突,将付出的经济和外交代价。
美国还继续向台湾当局施压,要求其建立更强大的机动海防和防空体系,将自己变成一只“豪猪”。如果台湾不自卫,美国就无法帮助保卫台湾。
美刊认为,增加对中国的威慑仍然不足以解决台海冲突风险,更关键的是不给大陆发起武统的理由。所以,华盛顿需要明确表示,它不支持台湾独立,它反对任何一方单方面改变现状,它将接受中国大陆和台湾和平谈判的任何结果。与此同时,美国高级官员不应将台湾称为一个国家,也不应说台湾可以单方面决定它想要独立。美国应明确表示,只帮助台湾当局加入不要求其成员国成为独立国家的国际组织。拜登政府应继续敦促北京与台北进行直接谈判,并寻求两岸分歧的长期解决方案,以获得各方的认可。
美国还应避免不必要地激怒北京,美国官员和政界人士,包括美国国会议员和竞选公职的人士,应避免发表对台湾具有战略破坏性的言论。作为2022年《台湾政策法案》提议的核心内容,一旦美国将台湾指定为“主要的非北约盟友”,将大幅度增加而不是减少台湾海峡两岸冲突的可能性。
总体来看,《美国外交政策》的这份避免台海发生冲突的战略非常理性,也比较符合维持两岸当前现状的现实。但是,美国基于威慑和不挑衅的战略必须基于三个条件:一是美军还有能力阻止中国完成统一;二是美国政客和台湾地区当局都不挑衅大陆;三是台湾当局愿意与中国大陆进行谈判。现实是比较残酷的,这三个条件一个都不具备。
更重要的是,中国不可能一直处于分裂状态,这就决定了中美在台海少不了来一场大对决。美国要么退出博弈,要么下场与解放军进行决战,如果不敢赌那么最好躲在一边看热闹比较靠谱,否则下场不会太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