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湘小笼为什么这么火?【背后原因揭秘】

2023-03-03 15:02 作者:湘小笼早餐连锁店  | 我要投稿


系统创新,

是餐饮品牌破局的必修课。

湘小笼为什么这么火?湘小笼从选赛道到选品,从品牌命名到品类命名,从口号创意到符号设计,从VI到IP形象打造的核心方法与项目成果。

品类赛道

小笼包是具有万店基因的品类

也是国内唯一一个南北通吃的包点品类

光北京就有五千余家,但多数为夫妻店

是典型的“大品类、小品牌”

如果说,拉面是面馆赛道头部品类,那小笼包就是包点品类中的尖子生。理由有以下五点:

需求:兼备快餐与小吃属性,够刚需;

频次:满足一日三餐甚至四餐的需求;

客单价:比大包子高出一大截;

销售方式:堂食、外带、外卖均无短板;

竞争格局:还没有成气候的小笼包品牌;

更重要的是,美赞&餐实邦在面点赛道深耕多年,在产品研发、技术培训、供应链、品牌加盟上具备相对优势。

但传统杭州小笼包的产品架构,也有短板。最大的矛盾是:渠道以社区为主,流动人口少,营业额完全靠高频复购,但单一品类再好吃,过于高频也容易吃腻。

湘小笼为什么这么火?因此,湘小笼的品类策略,是以小笼包为流量入口,进而打造“一日四餐”的小型食堂为更大目标。

品牌命名:湘小笼

品牌名与品类及特性关联性越巧妙,

顾客指名购买的动机就越强烈,

品牌就越容易抢占心智。

湘小笼为什么这么火?湘小笼,顾名思义,品类是小笼包,特性是湖南口味。湘小笼的第一联想,就是区域代表品牌。可以拉进品牌与顾客之间的心理距离

的确,在湖南,还有什么小笼包的品牌名比“湘小笼”更懂湖南市场呢?湘小笼这个名字一亮相,新的小笼包品牌想在湖南区域大干一场,就得掂量掂量自己的品牌名够不够份量了。如果湖南有一个小笼包行业协会,湘小笼这个名字就非常具有“老大气质”

可能大家会有疑惑,为什么选择一个区域性很强的名字呢?这要回到命名背后我们对新品牌的终局思考

湘小笼为什么这么火?命名之初,我们提出小笼包赛道的三种可能性:一是做杭州小笼包的升级版;二是做没有区域标签的小笼包品牌;三则是聚焦湖南市场。

事实上,正如兰州没有拉面,杭州也没有小笼包,杭州小笼包的“原籍”在浙江嵊(shèng)州,“假户口”就意味着没有“根”,品牌就不能自圆其说,这是杭州小笼包“升级版”的硬伤。剩下两条路径,我们对比发现,由于我们在区域内深耕多年,具备“品类封杀”的相对优势,更重要的是小笼包品类在区域内的下沉市场仍有足够的发展空间。

只有“实至”才能“名归”。湘小笼为什么这么火?湘小笼邀请著名湘点大师汪石良先生担任湘小笼首席产品官,为湘式小笼包的创新提供技术保障。

原点人群:年轻家庭

早餐的消费主力是谁?是年轻家庭;

影响早餐决策的是谁?是儿童;

更强消费能力的是谁?是儿童与年轻女性。

毫无疑问,近二十年中国最大的变化是城镇化,“年轻家庭”成为城市消费主力,这一消费群体最显著的特征是基数大、消费能力强。

其中儿童又是早餐消费的决策者,一旦与其建立联接,将长时间影响全家的早餐甚至四餐的消费习惯。当然,偏感性消费的年轻妈妈,消费能力强,也是需要重点关注的原点人群。

湘小笼为什么这么火?“更受年轻家庭欢迎的小笼包品牌”,是湘小笼从一开始就十分笃定的策略。这不仅仅是PPT中的一句口号,我们的品类名、产品架构、广告口号、标志、品牌IP、文案风格等等方面都将围绕原点人群展开设计。

品类命名:杂粮鲜肉小笼包

在品牌初创期,知名度欠缺的情况下,

品类名的销售力往往大于品牌名。

因为顾客一开始最关心的不是你的品牌名或口号,而是你提供的品类是否满足了他的潜在需求。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夫妻小店招牌上只放品类名就能卖货的原因。

不过,随着品类竞争的加剧,餐饮品牌在选择品类赛道时,无论走老路还是攀新枝都很难出头,只有那些基于需求的品类创新才是正道。

湘小笼的品类创新实践:

湘小笼为什么这么火?杂粮鲜肉小笼包,一个品类名,突显了两种核心食材,洞察到三个行业痛点,满足了更广泛的市场需求

品牌口号:鲜肉现剁就是香

顾客认不认;

员工用不用;

对手恨不恨;

受众传不传。

前三点是江南春在《抢占心智》一书中,检验广告口号的方法。第四点应该是其他人在此基础上做了补充。其中,“顾客认不认”最为关键。

“杂粮”与“鲜肉”是湘小笼的利益承诺,那能不能立马被验证呢?杂粮,谷色谷香,当然能立马被验证,但被面皮包裹的肉够不够“鲜”,就有难度了。

这时,就轮到我们的超级道具——剁肉机器人上场了。除了帮助经营者降低劳动强度、减少用工成本外,更是通过“鲜肉现剁”消除了消费者对肉馅品质的顾虑。

于是,湘小笼“鲜肉现剁就是香”的广告口号呼之欲出。

核心食材“肉”,关键痛点“鲜”,特色工艺“剁”,嗅觉记忆“香”,四个实词,让原本不易感知的变成眼见为实。

品牌符号:腮红宝宝

每一个品类背后,

都藏有一个最具代表性的符号,

让品牌与这个符号联姻,

有利于品牌成为品类代表

湘小笼为什么这么火?湘小笼用对小笼包品类进行了符号化翻译。拟人化的小笼包形象,不仅抢占了品类中最具代表性的符号,更是有利于与原点人群建立高效联接,实现品牌的人格化塑造。

在执行层面,每一个细节也都反复推敲。

举例:

为什么要强化腮红?

符号创意:

符号原理:“红点”极具“进攻性”。比如,我们经常看到的红绿灯、APP信息提示、报警器等,都选择“红点”来表达提示甚至警示的作用。

为什么是黑色粗边?

符号创意:强化小笼包造型;

符号原理:让标志拥有更强的“领地意识”,清晰的边界感让品牌更具识别性。

为什么是黄色?

符号创意:杂粮黄,源于招牌产品色;(湘小笼可能是为数不多先有品牌色,再指导产品研发的品牌。)

符号原理:黄色刺激食欲,传达率高。

新标志设计出来,该如何评估其价值?最简单粗暴的方法,是你抛开品牌的光环,把它扔进海量竞品中去,最好是搁在不起眼的角落。如果扫上一眼就被它吸引,说明这个品牌哪怕它选址偏一点,广告投放少一点,同样不影响它的吸睛能力。如果你不但被吸引,而且知道它属于哪个品类,会获得哪部分人群的青睐,那么这个符号就更价值了。

在视频端,腮红宝宝的穿透力同样霸道。

品牌IP:腮红宝宝

把人格化品牌的打法,

降维运用到小笼包赛道,

是湘小笼营销最大的创新之处。

关键接触点:餐具包装

湘小笼为什么这么火?在核心接触点——餐具的设计上,大量选用“肉嘟嘟”的器皿,柔和的视觉与触觉体验,让人心生愉悦。

品牌现状:首年百店

截至目前,湘小笼签约门店数量已突破120家,除湖南区域外,湘小笼在江西、湖北、贵州均有门店布局。

湘小笼的初心,是做新时代的餐饮品牌。从创建之初,我们就在思考——一家怎样的小型餐饮店,才能使人心生愉悦?

极致的体验,在美食之内,也在美食之外。在湘小笼,遇见美味,遇见快乐。


湘小笼为什么这么火?【背后原因揭秘】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