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之形》:愿我们都能被世界温柔以待

《声之形》是根据大今良时的同名漫画改编的剧场版动画。作品讲述了有听觉障碍的少女西宫硝子和曾经伤害过她的少年石田将也的成长故事。
我最初关注这部动画,主要是因为它当时关注了一个别人很少关注的问题——校园霸凌。
霸凌是指人与人之间权力不平等的欺凌与压迫,包括肢体或言语的攻击、人际互动中的抗拒及排挤,也有可能是类似性骚扰般的谈论性或对身体部位的嘲讽、评论或讥笑。
霸凌的形式有多种,包括暴力霸凌(肉体上的欺凌行为)、言语霸凌(辱骂、嘲弄、恶意中伤)、社交霸凌(团体排挤、人际关系对立)、网络霸凌(以手机简讯、电子邮件、部落格、BBS等媒介散播谣言、中伤等攻击行为)。这些霸凌形式我们在该动画都可以看到。
暴力霸凌。西宫因为有听力障碍的原因戴有助听器,石田经常去拔她的助听器,以此为乐。在一次石田拔西宫助听器的时候,西宫右耳受伤了,后来西宫也因此右耳失聪。

言语霸凌。这里的言语霸凌应该是比较特殊的。它不是说出来的,而是写下来的言语霸凌。西宫有一本笔记本——这是她用来和同学们交谈的。然而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本子上面写满了同学们的污言浊语。

社交霸凌。西宫遭到了同学们的排挤,单独空出来的座位就是她的。有意思的是,你可以从整个班级的座位格局看出同学间的相处情况。同桌之间桌子的间距大小代表相互讨厌的程度,间距越大说明同桌之间的关系越差。同时,某个同学座位前后距离很小,也很可能是被霸凌的对象。

网络霸凌。石田曾经对自己姐姐做了过分的事,为了报复他,结弦充当了键盘侠,对石田跳下河的事实断章取义,将事情往对于石田不利的方向引导,导致石田被学校停学。

霸凌是负的连锁反应
石田霸凌西宫,不仅是给西宫和她的家人带来伤害,还给石田自己,甚至是给石田的母亲也带来了伤害。
石田小学的时候以拔西宫的助听器为乐,西宫的耳膜因此受到了损坏。尽管她一直在治疗和检查,但是有一天医生还是告诉她的右耳再也听不到声音了。

西宫因为身体缺陷,本身就有很强的自卑感。霸凌更是在西宫心里留下了阴影,她觉得自己的存在会带来不幸,这个念头终于在奶奶去世后被加深了,使她产生了自杀行为。
西宫的妹妹结弦喜欢摄影,她经常会拍摄一些在别人看起来很恶心的照片,比如小动物或昆虫死亡的照片。她觉得姐姐看到这个就不会想自杀。霸凌使西宫受到伤害,也伤害了想要为西宫做点什么的家人的心。

西宫转学之后,大家开始追究起这起霸凌事件的责任。同学们都不愿意承认自己或多或少欺负过西宫,于是石田被同学们推出来承担了这份责任,甚至最后被班上的同学孤立了。

就好像是因果循环一样,石田从霸凌者变成了被霸凌者,从趾高气昂变得唯唯诺诺,害怕他人的议论纷纷而选择屏蔽周围的声音,也不敢看他人的脸。或许对于石田来说,活着,是为了有一天能赎罪。

石田的母亲听说儿子霸凌西宫这件事,去银行取了钱(我猜是赔偿助听器的钱)并带着他向西宫的母亲赔罪。西宫的母亲也让石田的母亲狠狠体会了一把自己女儿被拔掉助听器的痛,把石田母亲的耳环扯掉了。

来自《声之形》的声音
帮凶的声音。川井和植野虽然没有像石田一样对西宫做出很过分的事,但是她们在石田霸凌西宫时不仅没有制止还笑着附和。看着她们的笑容,我只觉得很恶心。我讨厌霸凌我的人,但我更反感只会躲在霸凌者背后伪善的帮凶。

胆怯者的声音。佐原因为和西宫成为朋友遭到了排挤,最后选择了转学。佐原想要帮助西宫,却没有勇气和西宫一起面对,最后选择了转学。如果一开始你就没想过和我一起面对,只留给我一份残忍的温柔,那么请一开始不要对我温柔,不曾期待,不会失望。
不过,还是要谢谢你曾经陪我走过一段荒凉的时光。

大人的声音。老师应该是反校园霸凌最有力的人,但是老师往往不了解班上学生的情况,只有在霸凌事件严重的时候才严肃处理,甚至独断地认为霸凌者只有一个人。
家长也一样,不了解孩子的状况,不知道自己的孩子成了霸凌者,或者是不清楚自己的孩子受到了什么样的欺负,如果能更多的了解孩子,及时做一些引导,或许我们都能少一些伤害。

被霸凌者的声音。西宫无论被别人怎么欺负,回家也不告诉家人,总是对周围的人扯出一个微笑,遇事不管对错首先说“对不起”。很多事不是示弱和道歉就能平息的,你没有错,不需要道歉,但是你也不能不出声,要学会保护自己。
就像西宫和石田扭打在一起一样,校园霸凌有时候也需要以暴制暴。虽然我不认为这是对的,但是我自己的经验告诉我,它有用。我记得我那时是边哭边把欺负我的人打了,虽然之后他再也没来找我麻烦了,但是我也被孤立了。比起被欺负,我觉得这样也挺好的。

但是这些声音都好像被消了音,传不到西宫的耳朵里。只有霸凌者的声音还在喧嚣,因为西宫能看到它的形状——被打在身体上的伤、出现在笔记本里的“恶语”……
《声之形》里的正面管教
《声之形》是我在为数不多的讲校园霸凌题材的作品中,看到了蕴含了简·尼尔森提出的正面管教思想的作品。该思想主要在石田母亲对石田的教育上。
不同于传统的“棍棒教育”,石田的母亲听说儿子霸凌西宫时,去银行取钱赔偿给西宫她们家,对西宫的母亲弯腰低头道歉,甚至被西宫母亲扯掉耳环。做完这些事后,没有对石田又打又骂,而是让石田从明天开始做个好孩子。
如果当初石田的母亲采取打骂的方式教育石田,石田可能会成为一个变本加厉的霸凌者也说不定。不管孩子的行为,必要时承担起孩子不良行为中的责任,以关切的方式把手放在孩子的肩膀上,和善与坚定并行地与孩子对话,把孩子引向建设性的行为。这就是正面管教的力量。
反校园霸凌需要正面管教这样的力量。

这一切不需要你死我活的收场
觉得这部电影比较可惜的是,给了作为曾经的霸凌者的石田一些赎罪的机会,却给他安排了一条“以死谢罪”的路。
赎罪是为了警醒自己今后不再犯错,而不是给你一个重新再选择的机会。赎罪不会改变犯下的错,但是首先要承认错误,郑重地道歉。
作为被霸凌者,我可以不原谅你,可以觉得你活该,但唯独不希望那个曾经霸凌我过我,如今想要赎罪的你去死。我不想因为你从此也被迫背负了一条人命。或许你曾经对我不好,但是过去或未来或多或少有人也受过你的好。我也不想做别人那份好的破坏者。
这件事如果非要你死我活才可以收场,或许当初你错了,现在我错了。
但是如果我不想原谅你,也请别逼我原谅你。

曾有人说,出生时,我们在哭,周围的人在笑;死去时,我们在笑,而周围的人在哭。没有人可以告诉你死去的旅程到达何方,只是希望被这个曾经哭泣着到达的世界温柔地对待。最后与大家共勉:温柔待人,严于律己。
文 | 老叫瘦
B站独发,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