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AIIC会员秦潞山:国际远程口译方兴未艾,“兴”在哪里?

2022-07-05 13:12 作者:翻译技术点津  | 我要投稿

作者:魏德

       2022年7月2日,在翻译技术名师课堂的主持下,AIIC会员、知名教授、资深议员等济济一堂,揭开国际远程口译的庐山真面目。

       第一讲我们有幸邀请到秦潞山老师为我们进行授课。

       秦潞山老师是澳大利亚蒙纳士大学“蒙纳士院士”、兼职研究员,澳大利亚秦皇公司董事总经理。他还是澳大利亚翻译资质认证局(NAATI)认证5级特级口译、专业笔译,国际同传协会(AIIC)澳大利亚首位中文会员,澳大利亚翻译协会(AUSIT)高级会员,以及澳大利亚中文翻译协会(CITAA)会长,参与过奥运会、英联邦运动会、亚太经合组织、G20、联合国、澳中自贸协定谈判等活动的翻译工作。

接下来就来一起回顾秦老师讲座中的精彩片段吧!

讲座主要内容:

1. 远程口译国际市场新发展;

2. 远程口译行业要求新变化;

3. 远程口译新技术或新平台;

4. 远程口译中典型案例分析。


一、国际远程口译行业新发展

       作为疫情之下出现的全新语言服务形式,国际远程口译行业的新发展吸引着全世界业内人士的目光。秦老师从为欧洲议会提供远程口译服务(DI,RSI)的签约口译员罢工事件谈起,然后提到受网络波动以及设备缺陷的影响,做好远程口译几乎就是天方夜谭。此外,工时延长、听力受损等也成为口译员罢工的重要推手,而欧洲议会选择与译员解约、寻求外包口译服务的做法也进一步激化了双方之间的矛盾。


二、远程口译行业要求新变化

       随后,秦老师向大家重点介绍了AIIC于2019年1月发布、2020年3月更新的针对远程口译服务的指导性文件《AIIC远程口译指南》。

       秦老师指出,这份文件主要面向会议口译员,但同时对口译服务招聘者、活动和会议组织者、顾问口译员,以及口译技术设备的开放商和供应商也有相应的指导意义。

       此外,秦老师表达了自己的看法:未来的远程口译模式将是混合型的,既有远程译员和会议代表通过机构平台(如Zoom)的远程口译,也包括现场译员和会议代表通过现场硬件设备进行的现场口译。这种混合模式的特征包括:

1. 需要高质量的硬件网络设备,成熟的多语混合技术等;

2. 与会者和组织者参会的方式可能是线上、线下或二者兼有;

3. 混合模式适用于任何会议类型,包括商务会议、小组讨论、研讨会、讲习班、节目、新闻发布会等等;

4. 混合模式既有优势,又有不足。优势在于提高会议影响力和参与度、机动灵活、减少碳足迹等;不足在于技术要求高、成本高和互动有限等等。


三、远程口译新技术或新平台

       在本部分,秦老师向我们介绍了一些远程口译适配的辅助工具,如导播台、自定义键盘、智能直播控台等。这些工具极大地便利了译员的日常工作,但部分工具也存在操作繁琐的问题。

       此外,秦老师还向我们介绍了一些远程口译的网络平台,如Zoom、Cymo Meeting、Cymo Booth等。


四、远程口译中典型案例分析

       最后,秦老师分享了一个远程口译的典型案例。该案例讲述了世界卫生大会上同传译员等待时间长、接力效果差、译员被迫打断讲者发言的问题和窘境。对此,秦老师表示,出现这种情况可能并非是译员的专业水平问题,更可能是网络连接故障,或者发言人语速过快导致的。


本文来源于微信公众号“翻译技术教育与研究”、微信公众号“语言服务行业”,致力于语言服务行业资讯、洞察、洞见~ 关注我们,了解更多精彩内容~ 

AIIC会员秦潞山:国际远程口译方兴未艾,“兴”在哪里?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