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读书笔记 [19-2]

2023-05-25 08:35 作者:帅伴  | 我要投稿

【19-2】

【人文素养】

《佛系 —— 如何成为一个快乐的人》—— [日] 草薙龙瞬


书籍封面


青莲、红莲、白莲皆萌生于水底,成长于水中,绽放于水面,却未被污泥所染。【开悟之人,成长于俗世,却未被俗世所染】。——选自《五部》


感谢陪伴~


【摘 —— 第 2 - 6 章】


(A)

·要做好某件事,请至少坚持【十年】

·要经常在脑海中重复这句话:

【“我相信自己!”】

·在做某件事之前就“拥有绝对的自信”是不现实的

·停止判断的3种方法:

【去外面走一走】

【了解世界的广袤】

【通过自我暗示来实现自我肯定】


(B)

·时常问问自己:【“我现在能做好哪些事呢?”】

·自我否定的判断不具备合理性,因为:

【这样的判断将会带来苦恼】

【这样的判断只不过是妄想】

·变得自信的方法:

【尝试】

【积累经验】

【能够做出一定的成果】

【开始得到周围人的认可】

【根据经验,能够预见相应的成果】


(C)

·【室外的空气】和自闭的内心是截然相反、新鲜的存在

·大千世界中,有各种各样的人,实际上对你持否定态度的人并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多

·人都是孤独的,但是当我们【看见他人的孤独】时,就不会觉得自己那么孤独

·请将意识集中于你【走过的每一步】,感受鞋底传来的大地的坚实,【阔步向前】走下去

·不论几个月还是几年,只要【迈开脚步,慢慢地走着走着】,自我否定的判断便会从头脑中消除


(D)

·佛陀,在古印度语中意味着【“觉醒之人”】

·【改善、专注、理解】——寺院中“作务”的效用

·日本僧侣有【“千日回峰行”】的修行习俗,这是一种每天步行三十至八十公里的距离,连续行走七年的修行方式

·发生接触,做出反应,产生情绪、欲望、妄想和记忆等“强烈反应的能量”,这样的强烈反应被称为【“结生”】(巴利语 Sankhara、英语中被译为“心理形成”,即 Mental Formation),会导致我们陷入恶性循环


(E)

·【不放纵情感,也不压抑情感】

·学习的本质是【掌握知识和技能】,比起成绩好坏而时喜时忧,学生还有许多其他值得思考的事情可以做

·如果行为给他人添了麻烦,也需要【正确地理解事态】,坦率地向人【道歉】

·人生永远无法避免错误和失败,重点在于【该如何应对错误和失败】~明确【“自己今后能做些什么呢?”】

·当人们陷入“执着”时,很多问题就会自然而然地在他们眼中【放大】,但是【这种放大后的假象并不是真实的人生】


(F)

·人际关系的基础 ——【听之任之】

·原本“没有自信”、“觉得能力不足”之类的最初的判断都是错误的

·比起判断有没有自信,或许更应该【去完成一件事,把该做的事情先做好】,就能取得比“充满自信的人”更加出色的成果

·人与人之间的争吵,往往都是“慢”与“慢”的碰撞,任何一方都有“认为自己没错” —— 终究只是自己的想法 —— 的理由~在争吵前首先应该做的是明白【“正确与否”,因人而异】


(G)

·与人相处时的方法和原则:

【避免“判断”对方】

【“忘记”过去】

【将对方当作“新朋友”】

【以“相互理解”为目的】

【审视“相处的目标”】

·烦恼减半的方法:【将心分成两半,一半朝外,一半朝内】,朝外的心用来和人交往,不必强迫改变他人,只需要【尽量理解对方说的每一句话】,朝内的心时刻注意观察自己的心境发生了何等变化,而后【停止产生不好的心灵的反应(不动心)】


(H)

·“记忆始终是记忆。即使回想起往事,也无法改变任何现实”

·要保持【“总有一天能够相互理解哒”】的乐观和信任心态

·【暂时中止关系】对于重新构筑良好的关系必不可少

·不论怎样的关系,如果不得不单方面地忍受痛苦,那么这样的关系就是不合理的!

·如果世界上真的有一件事能够让人充满自信,那一定就是:【我们可以根据经验,预见到相应的成果】


(I)

·【放手】

·追求自己的欲望并非错误

·人与世界的4种相处方式:

【慈】【悲】【喜】【舍】

·将【欲望转化为自己的能量】,去感受快乐的生活方式,是非常合理的哦

·【人心始终在变化】,那么我们的每一次相遇都可以理解为【“初次见面”】呐~

·人类最高境界的幸福就是【让心灵远离苦恼】,因为【再多的幸福感都抵不过小小的苦恼】


(J)

·烦恼的两个来源:【情绪】【交往】

·佛教中的【胜利】,并不是指战胜他人,而是指任凭他人“不做出任何反应”,【不迷失自己的心】

·人际关系产生爱,爱产生苦恼。如果能理解【爱就是苦恼的根源】,那就能像犀牛角一般独自前行 ——《经集·犀牛角》

·财产和容貌无法亘古不变,越是索求,越是得不到。唯有【眼前的路】能够指引你的心加以实践,自是百益无一害 ——《大般涅盘经》


(K)

·【放下无法确认的事物,远离那些让你烦恼的人】

·这个世界充满了斗争、争吵、担忧、悲伤、吝啬、自我存在感、傲慢和诽谤中伤。然而【这一切终将逝去,皆是一场幻梦】——《经集·斗争·武器》

·我从未主张过某件事一定是正确的。他人的错误始终是他人的错误。【我只是注视着自己的内心,保持内心的平静与澄明】——《经集·对某个婆罗门的答复》



读书笔记 [19-2]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