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韩语的就业方向有哪些?
随着中韩两国的贸易往来加深,韩国国际地位提升,与韩语相关的岗位层出不穷。
学习到一定高度后,有这样几种职业选择:
1. 口译
2. 笔译
3. 商务韩语
4. 学术韩语
口译
口译不停留在吃喝玩乐这一层面,如开会议,需准确将韩语意思用中文传达。做到这一点,除了听力要达标,对语言的理解,如同样的词汇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表达,不同音调所蕴含的感情不同等,口译者要巧妙理解、消化这些变化,恰当地翻译出来。翻译也肯定不能翻译成白话,用专业术语来翻译最好。
有些人会问专业术语在哪里学?
新闻!这是一个很好的学习途径,有时效性,有专业度、权威度,有声读物比抱着一本韩语大辞典有效果。要想应对口译考试,新闻涉猎的范围就要广一些,文化、历史、社会、经济方面都要学习,了解。
笔译
笔译要求与口译不太一样,没有那么严格的即时性,但往往工作量很大。很多同学会说韩译中还好,中译韩就简直要抓头皮。这就得反思一下日常学习中,是不是过于依恋课本自带的中文翻译。学习过程中是否有不看翻译,自己理解,再对照翻译分析措辞、用语,最后对比自己有哪些不足。而且,翻译需要不断的练习、雕琢,这样才会有好的效果。
大量的翻译素材哪里找?
新闻原稿绝对是好素材之一,尝试着将新闻翻译成中文,多读几次,通顺后再反过来看能否将中文译成同样的韩文。十篇下来,不只是词汇量,写作能力也突飞猛进。
商务韩语
在韩国公司工作的小伙伴不可避免要跟韩国人打交道,过于口语的表达和非职业的措辞极有可能给对方带来不好的印象。看过职场韩剧的童鞋应该清楚,韩国人在工作上特别严谨,基本上一视同仁。
怎么样避免在工作中用词不当,过于口语化?
听新闻学习韩语是个好方法,建议多听贸易、经济类新闻,注意里面的人称、终结词尾、疑问词尾、连接词尾、高频词汇等。仔细推敲上下文构思,保证语句的严密性,还要模仿语调、音准。慢慢消化积累,变为己用。
听新闻学韩语对职场人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帮助适应韩国人的说话语速。工作语言组织会比较呆板,多少有点生硬,不像韩剧里听到的那么温柔、委婉。多听多适应,慢慢就会适应工作和生活中的语言习惯。
学术韩语
搞学术的同学学习目的性更强,这往往是个好事,知道自己要朝哪个方向扩充词汇量,听那些新闻。医学专业的学生就没必要去花大量时间研究汽车新闻,学汽车的同学也没必要去研究医学术语。除新闻外,多看学术期刊也很必要,尤其在写论文时会带来很多益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