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去书店算是时尚界的一件事情,主要打卡,很少人买书
现在去书店算是时尚界的一件事情,主要打卡,很少人买书
2022-05-06
《世说新语》里面一个故事:浪漫两字就出自这里。
话说有一天,男主人想他的朋友,然后就划着船,风高月黑,去到那个岛上,当他要扣门环的时候,刚刚拿起来的时候,他的朋友在里面喝酒,他突然觉得没劲了。又不想跟他聊了,于是放下门环他又回来了。叫兴之所至,尽兴而归,是为浪漫。
我们现在把浪漫极度庸俗化,约等于巧克力、香槟、玫瑰花诸如此类,其实差矣差矣。
就像是陈忠实走的时候《白鹿原》火了,莫言得诺贝尔文学奖,一下子导致这个莫言概念股,某个出版集团由于它跟莫言的签约,导致它的股票涨停,本来挺高级的一件事情,又变成涨停板。

其实,我们买这些书的心境,跟我们买票去旅游景点的心境是一样的,就是名胜,我们就趋之若鹜的去,去了留个纪念而已,我买了这本书表示我买了这本书。
表示你只不过是个时尚中人,这有点像现在的很多书店里面的读者一样,现在很多很时尚的人喜欢去书店打卡,以至于很多书店要装修的很有“看头”。以前或许是为了更大面积更为方便的读书,而现在是更好的角度和灯光。现在去书店算是时尚界的一件事情,但是很少人买书。大家只是去那里逛、拍照、发自媒体,然后走。
我们基本上看一本书,跟我们去一个旅游景点是一样的,不会跟那个书有实质性接触。看看序言的前两句话,看看后记的后两句话,看看简介,大致跟人说起来,我读过这本书。也就相当于你去了趟欧洲,拍了好多照片,往微博上一贴,表明你去过了,就完成这样一件事情。
就某种程度上来说,当消费主义对我们的诗歌和文学这些东西进行侵蚀的时候啊,你会发现,连看莫言的书都变成了是一个炫耀的行为,只不过大家都在说莫言。就像是当年的《乔布斯传》一样,那个时候好像所有人都在说这本书。
其实从逛书店到买那么一两本名胜古迹的书,就能够知道我们的旅游业以及现在我们的阅读品质、阅读能力的下降。很明显的,因为你没法沉浸在那个状态里头。当然有客观的原因,就是大家都趋之若鹜的时候,那个地方它根本就不存在。
所以意大利的作家卡尔维诺就说:“我去过的地方越多,我知道的地方越少。”他是个现代人,一次次旅游的经历,无非是把心中的一个个美好的梦,让他破灭而已。
因为现代旅游业提供的这种旅游已经不是过去一个人为自己旅游。我们现在都是在为别人旅游。
————完————
笑古笑今,笑东笑西笑南笑北,
笑来笑去,笑自己原来无知无识。
观事观物,观天观地观日观月,
观上观下,观他人总是有高有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