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货币政策的时滞及其构成

2021-01-05 09:52 作者:凯程金融专硕  | 我要投稿

货币政策的时滞, 即货币政策的时间效应, 是指中央银行从制定货币政 策到货币政策取得预期效果的时差。 由于经济处于不断的变动之中, 政府当局 未必能及时认识和判断有无必要采取政策行动。 即使认识到了采取措施的必要 性, 但由于行政手续所需时间较长, 也未必能立即执行。 而且, 在执行过程 中, 假定无外界因素干预的话, 也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奏效。 一般地说,货币政策的时滞可分为内部时滞和外部时滞两部分。

(1) 内部时滞。它是指从经济现象发生变化, 需要制定政策以矫正, 到中央 银行实际上采取行动的时间过程。 它可再分为两个阶段:

①识别时滞。 这是 指从形势变化需要货币当局采取行动到它认识到这种需要的时间距离。 这种时 滞的存在。 一方面,是由于信息的搜集和情形的判断需要时间, 对某个时期的 经济状况的精确度量只有在其后一些时候才能得到;另一方面, 即使有了明确 的资料, 中央银行做出判断也需要一段时间。

②行动时滞。它是指从中央银行 认识到需要行动到实际采取行动这段时间。中央银行认识到经济形势变化之后, 将立即对此项经济情况进行研究,以找出可行的对策,研究与行动都需要时间。 整个内部时滞的长短取决于中央银行对经济形势发展的预见能力、制定对策的效 率和行动的决心等。

(2) 外部时滞。它是指从中央银行采取行动开始直到对政策目标产生影响为止 的这段过程。 外部时滞又可分为三个阶段:

①中期时滞。 这是自中央银行采 取行动到该行动对金融机构产生影响, 使金融机构改变其准备金水平、 利率及 其他信用状况, 以致对整个经济社会产生影响力的时间过程。这段时间的长短 取决于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对货币政策的反应以及金融市场的敏感程度。

②决策时滞。 这是指自利率或信用条件改变后, 个人与厂商面对新的情况, 做 出改变其支出习惯或支出行为决定之前的时间过程。 ③作用时滞。 即支出单位 决定支出意向后, 对整个社会的生产和就业都会产生影响, 这段影响过程称为 作用时滞。外部时滞主要由客观的金融和经济情形决定,受经济结构以及各经济 主体行为因素影响较大。 由于经济结构及各经济主体的行为因素都是不稳定和 不易预测的,因此,外部时滞的时间长短就难以掌握。


货币政策的时滞及其构成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