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哲学小辞典》15.6 德国古典哲学

2023-08-15 07:05 作者:晦无  | 我要投稿

【本文转载自吉林人民出版社1983年 仅供学习参考】


6、德国古典哲学


  18世纪末到19世纪上半期德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哲学,其主要代表人物是康德、费希特、谢林、黑格尔和费尔巴哈。

  德国古典哲学是西方哲学思想发展的重要历史阶段,它继承和总结了以前哲学思想发展的成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准备了条件,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先驱。

  德国古典哲学主要代表人物中,除费尔巴哈是唯物主义者之外,都是唯心主义者。康德是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创始人,他建立了先验的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费希特继承和批判了康德,建立了彻底的主观唯心主义哲学。谢林改造了费希特的主观唯心主义,建立了客观唯心主义的“同一哲学”。黑格尔在批判、改造康德、费希特、谢林的唯心主义过程中,建立了庞大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他是德国古典唯心主义的最后完成者。

  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哲学的最大成果是创立了唯心主义辩证法。恩格斯说:辩证法的第二个形态,“就是从康德到黑格尔的德国古典哲学[i]。康德肯定了人的心理结构和知性范畴的意义,看到了认知主体的积极作用,揭示了理性思维产生矛盾的必然性。费希特表述了“自我”与“非我”、思维与存在、主体与客体的辩证关系。他在“自我”既是认识的主体又是行动的主体的规定中,抽象地阐述了精神的能动作用,以及理论认识和实践活动的辩证统一。谢林更明确地叙述了主体与客体、思维与存在、“自我”与“非我”的对立统一关系,为黑格尔辩证法的产生作了更为直接的思想准备。黑格尔系统地发挥了康德、费希特和谢林哲学中的辩证法思想,他在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个全面地有意识地叙述了辩证法的一般运动形式[ii]。黑格尔更为系统地论述了主体与客体、思维与存在的辩证原理,批判了形而上学思维方式,阐述了辩证法的主要内容,并把辩证法提升为客观真理和普遍规律。黑格尔把发展的观念应用于人类社会,揭示了某些历史辩证法,从而使他的哲学中包藏有历史唯物主义可贵的思想萌芽。恩格斯说:“黑格尔第一次    这是他的巨大功绩        把整个自然的、历史的和精神的世界描写为一个过程,即把它描写为处在不断的运动、变化、转变和发展中,并企图揭示这种运动和发展的内在联系。”[iii]但是,德国古典哲学中的辩证法思想,是建立在唯心主义基础上的,因而是不彻底的。

  费尔巴哈从人本主义出发,批判了宗教神学和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唯物主义地解决了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建立了人本主义唯物主义,“恢复了唯物主义的王位”,成为从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到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中的“中间环节”。但是,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仍然保有18世纪唯物主义的局限性。

  德国古典哲学是德国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哲学中辩证法思想和唯心主义的矛盾,是德国资产阶级既要求革命又害怕实际斗争,既反对封建又向封建势力妥协的阶级性格的反映。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则是德国资产阶级激进集团反封建斗争的理论表现。

  德国古典哲学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来源之一。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改造了德国古典哲学,尤其是批判地改造了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哲学,吸取了黑格尔哲学中的“合理内核”和费尔巴哈哲学的“基本内核”创立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使哲学思想发生了革命变革,并进入到新的历史发展阶段。


注:

[i]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469页。

[ii]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218页。

[iii]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63页。

《哲学小辞典》15.6 德国古典哲学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