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人物的描写

2021-10-31 12:42 作者:天地虽大任我游  | 我要投稿

 

记人

教学要求

1. 了解记人的基本思路。

2. 掌握记人的基本方法。

学习指导

生活中,我们会接触到形形色色的人,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性格差异。有的人个性鲜明,与众不 同,会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将这样的人记下来告诉别人,就是记人。学会记人,有助于更全面地观察 人,了解人,认识人;有利于发现别人的优点,学习别人的长处。记人一般要思考以下几个主要问题。

一、 他(她)究竟有什么与众不同?

把握人物个性特征。决定记述对象后,要静下心来认真思考:“他(她)”究竟有什么与众不同? 把这个问题想清楚,也就把握了所记人物的个性特征,明确了表达中心。

《独腿人生》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人力车夫诚实善良的性格和乐观顽强的生活态度。《列车上的 偶然相遇》让读者难忘的是父亲身上做任何事都具有的认真、执著精神。

二、 记什么最能表现人物的个性特征?

选择典型材料。表达中心确定后,就要围绕中心细心观察,认真思考:哪些内容最能够表现人物的 个性特征?为表现人物选材,事不在大小,可以是一件,也可以是几件,关键是要典型、新鲜,要能够 反映人物的个性特征,能够体现时代精神。《中国小伙,拉面绝技闯天下》选取了主人公学艺炉火纯 青、遇到机遇全力把握、成功后精益求精等内容来写,全面表现了主人公可贵的职业精神。

重视细节。在思考这一问题时,一定要重视筛选细节。因为没有细节,就没有人物个性。一句话、 一个动作、一个眼神……只要对表达中心有益,一个细小环节都不要放过。《军神》中,刘伯承摘除眼 球时不但坚持不用麻药,手术时还默默数着刀数,这一细节突出表现了他钢铁般的坚强意志。

三、 以什么样的视角记人

选择最佳记述角度。中心和材料问题解决后,就要根据表达中心的需要,选择合适的视角一一以第 几人称记述。

《独腿人生》以第一人称记述,通过“我”乘坐人力车时的所见、所闻、所感,充分表现独腿车夫 诚实、善良、自尊、自强的优秀品质。《又读启功先生》以第二人称记述,通过向“您”的倾诉,使读 者感到仿佛是在和一位慈祥老人对话,亲切自然。《中国小伙,拉面绝技闯天下》以第三人称记述,不

仅全面反映了打工仔冯三峰走过的职业发展之路,还能够直接描写主人公面临选择时的心理活动,展示 人物个性,让人感到真实可信。

四、 怎样安排记述线索?

合理安排记述主线。记人,一定要认真思考,确定表达线索。没有清晰合理的发展线索,材料就会 散乱,表达中心也不会实现。

《独腿人生》以“我”在乘车过程中思想情感的变化为结构线索。《又读启功先生》的作者先对记 忆中启功先生的诸多小事进行分类,然后由主到次安排结构,从三方面展示国学大师的高风亮节。《中 国小伙,拉面绝技闯天下》按照时间顺序记述主人公经历,全面介绍冯三峰职业生涯的不同阶段,宣传 职业精神,树立职业典范。

五、 如何表现人物?

展现人物精神。为了将人物刻画得生动、鲜活,一般要从两方面着手:一是要抓住人物最显著的特 征(年龄、性别、职业、经历等方面的不同),从正面直接进行描写刻画,全面表现“他(她)”的与 众不同之处。《独腿人生》中独腿车夫的肖像、语言和行动描写非常成功,使人物既有人力车夫的职业 特征,又有其独特的鲜明个性。二是通过描写相关人物或环境变化侧面衬托主人公。《军神》着力描写 陪衬德国医生沃克的情绪,用其前后态度变化衬托出了刘伯承的高大“军神”形象。

知识链接

人物的描写方法

根据角度不同,人物描写分为正面描写(直接描写)和侧面描写(间接描写)两种。这里主要 介绍正面描写。

正面描写主要包括四方面:

第一,肖像描写,即抓住人物形体、容貌、服饰、姿态、神情等方面特征进行描写,也称为外 貌描写。如果单纯地对人物表情进行描写,也称为神态描写。肖像描写不要求面面俱到,要抓住人 物最典型的特征,同时还应注意符合并反映出人物的身份、经历、年龄、职业特点。

第二,语言描写,即对人物的语言和内心独白进行描写。言为心声,独白要求反映人物内心思 想活动,是人物真情实感的流露;对白可以推动情节发展,显示人物在事件中的立场观点。

第三,动作描写,指描写人物的动作或行为。动作描写要注意选用最精确的词语展现人物活 动。准确生动、细致传神的动作描写可以把人物刻画得栩栩如生,从而有力地表现人物,表达主 题。

第四,心理描写,即对人物在特定情境中的思想活动和内心世界微妙变化进行描写。心理活动 可以直接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细致入微地体现人物的思想及感情变化。

侧面描写是通过描写与所写对象有关的其他人、事、物、景,进行烘托、渲染,从而达到表现

所写对象的目的。


 又读启功先生

徐可

课文导读

本文通过回忆启功先生生前的诸多小事,多角度地展示了这位国学大师的高尚人格魅力。

作者先以无限怀念深情诉说自己的无尽哀思,翻开了启功先生——“一本大写的书”。而后独辟蹊 径,从不同侧面追忆能够折射出先生高尚人格但常为人们所忽略的小事:坚持题写规范汉字,在原则问 题上绝不含糊;为“孩子的教育”不顾年高体弱,奋笔疾书,义卖书画作品;清楚自己人生之路己接近终 点,便全身心投入工作。最后点题:“又读启功先生,读到的依然是人品,收获的不仅是感动。”

选材以小见大,通过小事展现启功先生的伟大人格;为了更好地表达对启功先生的无限崇敬,使 用“您”称呼叙事,仿佛与大师面对面交谈,充满浓浓生活气息和款款怀念之情。

还是那幢熟悉的小红楼,静静地掩映在苍松翠柏之中。楼前草地上,微微泛黄的小草,在秋 风中轻轻地摆动,仿佛在等待主人归来。一次又一次,我在远处徘徊,遥望小红楼,却不敢走 近。明明知道老人己经走远,可一颗心还是颤抖不己,生怕惊醒了沉睡的主人。

敬爱的启功先生,离开我们己经整整100天了。

100天,仿佛只是短短的一瞬。那个撕心裂肺的时刻,仿佛就在昨天。至今我都不愿也不敢相信: 启功先生,您真的走了吗?多少回梦中,我又来到小红楼坚净居,听您谈天说地,说古道今。我 从梦中惊醒,音容宛在,四壁悄然。我一任泪水默默地流淌,打湿了被角和枕头。

这些日子里,我再不敢翻阅您的作品一一那是我素所喜爱并常常捧读的;可在心里,我没有 一天不在反复读着另一本大书一一启功先生,一本大写的书。那些常为人们忽略的小事,时时在我眼前 浮现。恰恰是这些小事,折射出先生完美的人格。

“我不是名人,所以只能写规范字”

在许多城市里,您题写的匾额成为街头一景。有心人会发现,这些匾额上大多是简体字。有人作过 调查,在北京市所有的立交桥中,只有您题写的“建国门桥”是规范的简体字。您对此的解释是:“别 的桥都是名人题写的,我不够名人资格,所以只能老老实实地按规范字写。”其实我知道,您在给人题 字时,为了尊重别人的习惯,一般都要问一声“要简体还是繁体”,有时甚至简体、繁体各写一幅供人 选择。但凡是题写公开出版的书刊或是公共场合的牌匾时,您一般都写简体字。有一次我委婉地提出,似乎写繁体字更好看些。您正色道:“这不是爱写不爱写、好看不好看的问题,汉字规范化是国家法律 规定的,是法律规定的我就得执行。”

“是法律规定的我就得执行。”您用朴素的语言说明了一个为人的大道理。您平时为人幽默豁达, 但在原则问题上绝不含糊。比如,您对有人仿冒您的书法作品虽然无奈却比较宽容,但对盗用您的名义 进行古字画鉴定的行为就绝对不能容忍;您对求字者很少拒绝,但对人品低下者却从不肯通融。“一拳之石取其坚,一勺之水取其净。” “坚”与“净”在您的心里至高无上,为此把书房命名 为“坚净居”,自号“坚净翁”,而这正是您为人处事的准则。

“孩子的教育,真比我们的生命还重要”

1997年,《光明日报》拟出版“庆祝香港回归”书画专版。我来到小红楼向您约稿,您二话没说, 当场挥毫题词:“庆祝香港回归祖国合浦珠还。像这样不谈价钱、不索分文地无偿贡献书画作 品,对您而言真是太平常了。身为一代书法大师,您从不把自己的书法视为牟利的奇货,曾欣然为普通 工人题字,为晋通市民题字,为年轻学生乃至小朋友题字,并多次捐出书画作品救助灾区人民。

1998年夏天,我国长江流域遭遇特大洪涝灾害。您不顾年高体弱,冒着酷暑连续几天出席全国政 协、中央文史馆等举办的义卖活动,捐献作品二十余件。当您得知灾区许多学校被淹、孩子无法上学 时,心急如焚,奋笔疾书:“急救灾区,尤其要救灾区的孩子!孩子的生活,孩子的教育,真比我们的 生命还重要! ”殷切之情,溢于言表。在很多人看来,像您这样的大书法家,随便写个字就是钱,还不 早就成了千万富翁。其实,您的钱都给了那些需要的人,而您本人仍然过着粗茶淡饭、布衣土鞋的简朴 生活。当我看到一些书画家一边创作一边与人讨价还价时,当我看到一些艺术家忙着“走穴”时,我怎 能不愈加钦佩您的博大爱心和无私奉献精神?

“启功呀启功,你就像这红烛头儿”

您一生最钟情的,是教书育人、研究学问。您曾多次说过:“我就是一个教书匠。”在您去世前几 年,尽管年事己高,体弱多病,可还是著述不辍,育人不止。粗略地统计一下,光是80岁以后您就出版 了20多部著作。在92岁高龄之际,您一口气推出《启功口述历史》、《启功讲学录》等五部专著,令世 人称羡。就在去世前,您还带着10名博士生,辅导他们进行学术研究。您抓紧一点一滴时间,要把自己 奉献给社会、奉献给后代。

去年9月14日,我去看望您。那时,您的身体己大不如前。谈起7月26日大家为您祝寿的情景,您沙 哑着嗓子幽了一默:“当那些女孩子举着红烛给我唱祝寿歌的时候,我也在心里唱着祝词呢。你猜我唱 的是什么?我唱的是:启功呀启功,你就像这红烛头儿……”那一瞬间,我的泪水夺眶而出。人们常把 教师比为红烛。可是,当你面对一支即将燃尽的红烛时,你会是怎样的心情?先生劳累了一辈子,您真 该歇歇了。其实,您还有很多想法,您的肚里还有很多宝贝没掏出来。可恨苍天无情,竟不肯假以时 日,让先生把更多的爱奉献给人民!

十几年来,在与您相处的日子里,我时时被感动着。实际上我也在读着一本大书,从艺术,到学 问,到人品。我的心灵不断得到熏陶,从佩服到景仰,从尊敬到崇拜,从热爱到依恋,先生己成为我生 命中不可或缺也以的一部分。

又读启功先生,读到的依然是人品,收获的不仅是感动。


四、 作者最后写道:“实际上我也在读着一本大书,从艺术,到学问,到人品。”其中艺术、学 问、人品分别指什么?请根据课文内容作答。

五、 文章对启功先生的语言描写具有典型性,虽然寥寥数语,却无一不凸显启功先生的高尚人格。试分析下列各句的表达作用。

1. “别的桥都是名人题写的,我不够名人资格,所以只能老老实实地按规范字写。”

2. “这不是爱写不爱写、好看不好看的问题,汉字规范化是国家法律规定的,是法律规定的我就得 执行。"

3. “我唱的是:启功呀启功,你就像这红烛头儿……”

六、 本文运用了比较手法刻画人物,试分析体会其表达作用。

1. 您题写的匾额成为街头一景。有心人会发现,这些匾额上大多是简体字。有人作过调查,在北京 市所有的立交桥中,只有您题写的“建国门桥”是规范的简体字。

2. 像这样不谈价钱、不索分文地无偿贡献书画作品,对您而言真是太平常了。……一些书画家一边 创作一边与人讨价还价……一些艺术家忙着“走穴”……



四、艺术是针对启功先生的书法艺术而言的;学问是针对启功先生教书育人、研究学问而言的,同

时也指启功先生鉴定书画的学问;人品是针对正文第三部分所表现出的启功先生谦虚自律、坚 持原则、遵守法律、关心教育、爱护孩子、淡泊名利、教书育人、默默奉献等精神品质而言 的。

五、 1.既表现出启功先生谦虚自律,也表现出他严格遵守法律、坚持原则的精神品质。同时含蓄委

婉地对一些不太遵守法律的书法家提出批评。

2. 体现出启功先生外圆内方、坚持原则、遵守法律的精神品质。

3. 既表现出启功先生幽默风趣,又表现出启功先生强烈的责任感、事业心和奉献精神。

六、 1.通过启功先生写规范汉字与其他桥上的不规范汉字对比,表现出启功先生严格自律、坚持原则、遵守法律的品质。

2.通过对比赞颂了启功先生淡泊名利、充满爱心、默默奉献的崇高品质。

七、 文中作者以无限崇敬之情记述启功先生诸多小事,而后议论点睛升华,让读者认识 到“小”事不小,且言语间充满无限钦佩之情。试举一例进行分析。

八、 语文活动。

1. 上网搜索关于启功先生的资料(事迹、文章、书画作品均可),向身边同学介绍自己对启功先生 的了解和印象。

2. 选择一位自己十分尊重的长者(长辈或老师),学习本文以小见大的方法,根据记忆整理关于他 的诸多小事,再采用小标题分类的形式(至少两个小标题)编写作文提纲。

相关链接

关于启功

启功,满族,爱新觉罗氏,清世宗第五子和亲王弘昼的第八代孙。幼年失怙且家道中落。从北 京汇文中学辍学后,发愤自学。稍长,从贾羲民、吴镜汀习书法丹青,从戴姜福修古典文学。刻苦 钻研,终学业有成。1933年经傅增湘先生推介,受业于陈垣。后被聘为辅仁中学国文教员;1935年 任辅仁大学美术系助教;1938年后任辅仁大学国文系讲师,兼任故宫博物院专门委员,从事故宫文 献馆审稿及文物鉴定工作;1949年任辅仁大学国文系副教授兼北京大学博物馆系副教授;1952年后 任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教授。新中国成立后,曾任全国政协常务委员、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主任 委员、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中国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等职务。2005年6月30日2时25分病逝于北京。

 


人物的描写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