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最高将领笃定:与中国的战争并非不可避免,他发现了什么?
到今年10月,现任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马克·米利就要退休了。米利在美国军队里干了43年,是一名地道的职业军人。米利最后一次以参联会主席的身份参加国会听证,向议员们解释,为什么美国军队在2024财年要申请8400多亿美元的军费。米利非常淡定地说,虽然美军一直在把解放军当做主要对手,但是,与中国的战争并不是不可避免的。
米利说:“与俄罗斯或中国的战争既不是不可避免的,也不是迫在眉睫的。”他说,中国的行动,“使其走上与邻国——可能还有美国——对抗和潜在冲突的道路”,但米利本人倾向于不打仗,他说“战略威慑非常昂贵,但毕竟还是没有打仗那么昂贵”。
和米利一起出场的,是国防部长奥斯汀。他在听证会上和米利相互呼应,大谈所谓美国与中国战略竞争的严重性,说服国会一定要给五角大楼再增加3.2%的经费预算放行。
应该说拜登政府的军费开支,现在处在一个非常尴尬的处境。
为了应付美国军事利益集团和军工利益集团越来越大的胃口,美国的军费开支连年上涨。甚至增加的这部分额度都比很多国家整个军费开支还多。如果美国正处在战争时期,那多要一点钱也无可厚非,但自撤出阿富汗后,美军并不处于大规模战争状态。
在叙利亚偶尔发动一下空袭,也不需要增加几百亿美元的军费开支。至于军事援助乌克兰,美国到现在总共也不到1000亿美元。既然如此,美国政府的财政赤字又那么吓人,于是,共和党议员们纷纷向拜登施加压力,要求削减军费开支,减轻财政压力。
其实,美国不管是哪个党入主白宫,军费开支几乎从来没有下降过,只有一路走高。军费开支作为美国联邦政府开支当中占比例最大的一项,历来会遭到在野党议员们的猛烈攻击。
所以,把米利和奥斯汀一起叫到国会去,把问题说说清楚,是不可避免的。米利的回答,解读了共和党议员们到底在给拜登出什么难题。又不和中国打仗,又想多要钱。这些钱都花到哪里去了?
米利的回答遮遮掩掩,如果直白的翻译过来,那就是:即使威慑中国,也不可能少花钱。如果想和中国真的打一仗,这8400亿美元是远远不够的。议员们想要把中国完全打垮,彻底打断中华民族的复兴进程,一年8400亿美元的军费确实是不够的。
那要多少钱才达成这样的目标呢?人人都知道,战争打的是综合国力,我们抛开民族凝聚力、牺牲精神这些无法用金钱衡量的东西,仅仅考虑财力的作用。
今天,美国的军费开支大约是中国的四倍,为什么还是不敢考虑和中国开战?这是因为像中美这样的大国,一旦发生了战争,都必须完全依靠国内的军工生产来支持战争。
用现行的官方汇率来评价综合国力,就不一定合适了,而应该用购买力平价。而购买力平价是一个受制造业强烈制约或影响的参数。因为中国的制造业基础雄厚、占比较大。
所以早在2011年,用购买力平价计算的中国GDP,就已经超过美国了。在2021年,以购买力平价计算的中国大陆GDP达到了24.861万亿美元,而美国只有21.132万亿美元。这个数字不是我们算出来的,而是美国中央情报局估算出来的,并且公开发布在世界手册网站上。
所以,美国要想和中国打一仗,现在不仅仅是缺一两样武器装备的问题,而是综合国力不够用了。当然坐在台下听米利讲话的议员们,对这些情况,全都是心知肚明。他们之所以叫米利来听证,就是为了给拜登政府找麻烦。美国政治如此狗血,我真看不出它好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