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建筑学公开课--2.3影响基础埋置深度的因素

四、基础的埋置深度及其影响因素
1、基础的埋置深度
由室外设计地面到基础底面(不包括垫层)的垂直距离,称为基础的埋置深度,简称基础的埋深

- 埋深大于5m为深基础,小于等于5m为浅基础
- 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应优先选用浅基础
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1、选用浅基础可降低造价。
2、基础埋深不宜过小,也就是说浅基础不能太浅,至少不能小于500mm(≥0.5m)。
因为
a.基础埋深过浅易使基础失稳而产生破坏。
b.基础埋深过浅基础容易收到自然因素的影响(受潮)。
2、影响基础埋深的因素
1.地基土层构造的影响

(a)浅埋典型举例⬇️

(b)保持基础在好土里,基础安置在持力层上,弱土进行掩埋。

(c)建筑物层数不高且弱土层较厚,可将基础埋置弱土层

(d)弱土大于5m且建筑物层数较高时,可将基础下持力层弱土更换为好土进行埋深。

(e)上层好土下层弱土的情况下,基础尽量埋浅,保证持力层在好土深度。

(f)当土层出现好土与弱土交替覆盖且好土持力层不足时,采用桩基础上层基础浅埋,桩低埋置下层好土内。

2.地下水位的影响
基础宜设在地下水位以上,以减少特殊的防水措施,有利于施工。如必须设在地下水位以下时,应使基础底面埋置在最低地下水200mm以下(防止浮力变化改变基础承重)。

3.地基土冻胀和融陷的影响
一般将建筑物的基础埋置在土层冻结深度以下不小于200mm(由于热胀冷缩原因导致基础土层变化从而破坏基础构造)

4.相邻建筑物基础的影响
新建建筑物的基础埋深不宜深余相邻原有建筑物的基础
当新建基础深于原有建筑物基础时,两基础间应保持一定净距,一般取相邻两基础底面高差的1~2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