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洛阳游 汤汤水水的洛阳水席




索易带你刨根问鼎,聊聊洛阳那些事。每天行走在数千年历史的河洛大地,不经意间,一块砖,一片瓦,一棵树,一座桥,或者一条街道,都是一段历史,一个优美的故事。为此,我用文字和照片留住每一个瞬间。深度游洛阳之系列照片、视频和文字,均为本人原创。欢迎浏览、提供线索并提出建议!本篇为免费深度洛阳游的第七十三篇。
每年的四月洛阳牡丹盛开,这时的洛阳个角旮旯都能看到五颜六色的牡丹。洛阳牡丹是洛阳的三绝之一。洛阳三绝还有龙门石窟和洛阳水席。来洛阳没有吃过洛阳水席,看过洛阳牡丹,去过龙门石窟那就不算来过洛阳。今天就说说洛阳水席。
洛阳水席始于唐代,有1000多年的历史,水席起源于洛阳。洛阳四面环山,地处盆地雨少而干燥。古时洛阳天气寒冷,不产水果,因此民间膳食多喜欢酸辣汤类抵御干燥寒冷。人们习惯使用当地出产 淀粉、莲菜、山药、萝卜、白菜等制作经济实惠、汤水丰盛的 宴席,后来又把主副食品放在一起烹制,久而久之 逐步创造出了极富地方特色的洛阳水席。随着一千多年的发展,产生了24道汤汤水水名菜,洛阳水席共八凉菜十六热菜,冷热混合,荤素搭配,有汤有水有食材。什么连汤肉片,熬货,小酥肉,炒扁垛,糖醋里脊,牡丹燕菜,小酥肉,浆面条,洛阳肉片,油炒八宝饭,焦炸丸,山楂酪等等菜名洛阳人顺口就来。上菜的时很有特色,一道道地上,吃一道撤换一道,仿佛行云流水一般。洛阳水席的特点是有荤有素、选料广泛、可简可繁、味道多样,酸、辣、甜、咸俱全,舒适可口。洛阳水席上菜顺序极为讲究,先上8个冷盘凉菜作为下酒菜,热菜的上菜也有着严格的顺序,哪一道先上,哪一道后上,不能颠倒。当见到酸辣鸡蛋汤,就表明水席已经结束了。
洛阳水席现在分布于洛阳的大街小巷。请客当然去洛阳酒家、洛阳宾馆、洛阳真不同,在哪里肯定气派又有面子;当不需要充面子时,我们不妨去老城老集的西大街看看,这里是洛阳水席的集中地。司马家水席、杏花村水席的洛阳水席经济实惠;还有碗盆有些小的管记水席;更有没有去过的杜记水席、九府水席等等许多新开的水席店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