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洛阳游 赵匡胤的出生地
索易带你刨根问鼎,聊聊洛阳那些事。每天行走在数千年历史的河洛大地,不经意间,一块砖,一片瓦,一棵树,一座桥,或者一条街道,都是一段历史,一个优美的故事。为此,我用文字和照片留住每一个瞬间。深度游洛阳之系列照片、视频和文字,均为本人原创。欢迎浏览、提供线索并提出建议!本篇为深度洛阳游的第七十篇。
赵匡胤祖籍涿郡,父亲赵弘殷,赵弘殷出身于官宦世家。赵弘殷年轻时十分骁勇,擅长骑马射箭,投靠镇州节度使赵王王镕,担任部下将领,并在此地与杜氏(即后来的昭宪太后)结婚。率领五百名骑兵,在黄河沿岸增援后唐庄宗李存勖,立有战功。后唐庄宗喜爱他勇猛善战,将他留在洛阳(今河南洛阳)掌管禁军,担任护圣都指挥使。不久后晋取代后唐,护圣都指挥使赵弘殷辞官而去。护圣都指挥使赵弘殷带着一条扁担两个箩筐挑着全部家当和妻子杜氏离开军营,逃难来到现在的洛阳东关八孔窑附近,此时的赵匡胤母亲杜氏马上临产,不得不找地方避一避,于是就发现附近的八孔窑。公元927年3月21日,赵匡胤出生,当时异香经久不散,夜半有红光冲天,远远望去,好像火烧一般,人们大为惊叹,便把那条街命名为"火烧街"。赵家就认定八孔窑是块风水宝地,决定定居于此,不久弟弟赵匡义也出生了。第二个儿子出生后,赵弘殷夫妇经常用扁担挑着装有儿子的两个箩筐在洛阳的大街小巷讨生活。在火烧街北头,现在的洛阳白马寺附近的扁担赵村的村名就是当时的真实写照。宋朝建有宋太祖庙,庙旁大路边,立有一碑,书“夹马营”三字,此碑在文化大革命时被毁。如今,为了纪念这位皇帝,也为了祈求平安吉祥,宋代的先民们采取了舞双龙的形式。“双龙”一条为青龙,代表赵匡胤;一条为火(红)龙,代表赵匡义,洛阳还有个规定,只有东关的狮子是白胡子,其他地方的狮子只能是黑胡子。白胡子狮子在重大节日才上街演出,白胡子狮子上街时,其他狮子不许出现。每年的传统社火表演日,东关双龙和狮子起驾时,必到宋太祖庙门前的位置,也就是现在的瀍河回族区夹马营路86号门前祭拜,先燃放一长挂鞭炮,舞完最精彩的套路,才开始朝城内进发。表演时排鼓,齐击、鞭炮齐鸣,有梢子棍百余条,以火弹开路。“双龙”时而左右穿梭,似蛟龙闹海;时而盘旋游动,似苍龙遨游太空。龙口不断喷出火焰,场面十分壮观。夹马营也成了洛阳地铁一号线的一个站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