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不婚不育不买房,是否已成为一种社会普遍现象?

声明:本人经过详细阅读,赞同up主绝大多数观点,下为本视频详细的文本
-------------------------
现在再网上任意点开一个讨论高房价,生存压力,就业环境或分配问题的视频
必然会看到评论或弹幕有相当一部分人在发表不婚不育不买房的观点
我们先不讨论这个群体在年轻人中的占比
是否达到了普遍这个量级
我想先试着分析一下,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社会现象
按理来说,在任何一个生产力不发达的朝代
年轻人的物质压力都会比现在要大得多
但是为什么在生产力如此发达的今天
会出现大量的不婚不育主义者呢?
从年轻人的角度来讲
房价太高,彩礼太贵,养孩子太费钱
这些都是最直接的原因
不婚不育不买房
更多的是一种被动选择
不过这些都是表象
我认为其背后有两大主要原因
可以概括为
消费主义的盛行和过度榨取人口红利
当然一个社会现象背后的原因都是异常复杂的
不过今天我们主要就说这两个影响因素
消费主义的核心是无限激发人的物质欲望
各种来自资本和资本家的潜移默化的洗脑
让人类社会整体的观念发生了改变
其中就包括有车有房有彩礼
成为了结婚的先决条件
一粒几乎没有回收价值的碳单质被炒到了天价
这就是商业广告控制人类观念的最直观表现
在另一些方面
消费主义通过极力捧高女性的方式
诱导女性为自己的身材容貌及衣着穿戴进行过度投入
在我身边就不乏月入三四千
但要花五六千买衣服化妆品的年轻女性
(哎,同阶层的女性就是这么看不起男性的)
这样的群体如果不是遇到富哥的话
是很难进入婚姻的
当然这也不能说是她们的错
是时代的洪流卷着大众升降沉浮
清醒着也未必就能主宰自己的命运
(EL PSY CONGROO)
因为说到底,很多普通人不过是别人眼中的红利而已
一般而言,人口红利是整个社会的红利
国家维持社会的高强度竞争
可以最大程度地获得人口红利
如果这些红利绝大部分可以以公平分配的方式
反哺社会
那么国家就可以高速发展
进入良性循环
但如果分配方式出了问题
贫富差距持续扩大的话
高强度竞争的社会就会出现人口负增长
(这里太绝对太单一因素了,外力也在b迫我们的国家导致选择余地减少)
乃至人口断崖式下跌
网络上流传着一个老段子
说任何一个现代普通人的物质享受
都远远超越秦始皇
(哈哈哈,我不得不提某些发生关系的运动并不比打游戏分泌的多巴胺厉害,都一样,所以这也是一个不婚的理由)
但任何一个普通人都不觉得自己比秦始皇幸福
这个段子告诉我们
秦始皇幸福是因为全国的人都不如他
幸福是比较得来的
同理痛苦也是比较的来的
(本人现在就是无条件以自己的快乐和身体健康为第一出发点,无视一切他人pua和道德绑架)
一个天天996加班的社畜
看到别人啥也不干(大部分高收入群体还是有干点事情的,虽然并不多)
都比自己收入高十几倍
这种现象导致的心态失衡
很容易引发不婚不育不买房的
半躺平消极对抗
虽然理论上年轻人可以去小县城买不那么贵的房(但不保值啊,所有房都不保值小县城更不保值而物业费是一样高的)
然后调整好心态,结婚生子这些都是可以进行下去的
但是人毕竟是人
不是一个可以任意编辑的程序
或者说真想要引导年轻人结婚生育的话
“程序员”需要拿出更多的诚意来
而不是搞个甚么结婚贷,彩礼贷,生育奖励
这种隔靴搔痒的方案
-------------------------
视频到这里也差不多结束了
(粤语歌曲)冷雨夜 我在你身边 盼望你会知
可知道我的心比当初已改变 只牵强地相处
冷雨夜 我不想归家 怕望你背影 只苦笑望雨点
须知要说清楚 可惜我没胆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