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唱歌,拒绝名词中毒

2022-03-15 23:50 作者:米恺尔  | 我要投稿

首先,我給大家讲个事,

中央音乐学院没有流行音乐这个专业,

中央音乐学院也没有流行表演系。

你去任何一个音乐学院去学习声乐,就算有流行音乐演唱,那些老师多半也是教民美的

调过来来教你流行,纯粹是因为市场趋势

传统的音乐学的教授也不懂什么是关闭

关闭有太多类似的叫法,比如掩盖。

是的,什么咽音关闭混声这些叫法严格意义上都不存在于大学音乐生的课本和课堂里


虽然关闭和咽音已经是教学词汇里非常专业的了

但是仍然不准确,不科学,不权威。


咽音这个词本来就反直觉,咽音是一种声音吗?不是,没有人的声音是从咽部直接发出来的,都要经过头骨的各个环节进行骨传导,咽音不可能单独存在,哪怕在超高音区咽音的色彩非常浓重的时候,咽音也不是单独存在的一种声音。

关闭就更搞笑了,因为它更反直觉,声门关上了还怎么传声呢。如果你指的是留一点门缝,那么显然“边缘化”更合适


甚至我觉得边缘化都不够直接

你直接说集中就行了,越集中越好上高音

越不集中越难上高音

不就这么回事吗?


就是因为国内的流行乐教学缺乏权威,所以导致各大流行演唱培训机构乱搞教学名词,而且还很多都不专业,也没个行业统一标准,属实是鱼龙混杂


林志炫在康熙来了里点评杨培安的大海

请问有多少人的耳朵和林志炫一样听出杨培安的highc换了所谓的“位置”?


似的,杨培安在转highc的部分音色和下面是不同的,杨培安的声音明显集中度增高了,酒轻微的段落感,很多人都觉得完美,但是林志炫听出来了。


林志炫说:“杨培安一开始的声音是打开的是外扩的”,“转上去的部分声音是竖着的”


对,为什么竖着?因为他的会厌立起来了,他的会厌力量介入,而压缩了喉腔的空间,腔体变小了必然导致音量变小,而为了保证他前后音量基本一致,杨培安介入更多的“头腔共鸣”


这就是为什么林志炫说杨培安的声音从外扩变成竖着的,因为共鸣腔有个交接的过程


而这其实就是唱歌的本质

林志炫这句话其实就是唱歌的本质


一个歌手的声带、肌肉、腔体大小、发声意识都是天生的

歌手能选择的唯有腔体的塑造,所谓塑造就是在不同歌曲部分我的每个一共鸣腔究竟要用多少。


头咽口喉胸外加会厌力量,你能调节的就这些,其他就是咬字和气息这些需要练一辈子的东西,头骨形状、声带、腔体大小,全是天生的,你除了动手术都不能改变。而且他们都会老化,所以唱法精进和小修小补是必然的。


而高音越早的舍弃喉腔,越早的“甩胸”就越容易上去

当然,你的音色必然非常尖细,也就是很多人黑的“太监音”你的声音非常的简单,没有什么复杂的听感。

知道为什么吗?

要知道,很多声乐书第一章就讲了“基音和泛音”

基音是物体整体振动产生的声音,基音决定音高,

而泛音是物体局部振动产生的声音,泛音决定音色。


所以一目了然了,越早的甩胸、越早的想要进入“高音状态” 那么你的声音越容易陷入基音陷阱。

泛音几乎很难被人耳捕捉,

关键点:基音的音高低于泛音

举个例子,基音,比如是B,那么泛音就会是cdefg,总之泛音会比基音更高这里很有趣,后面继续讲。


所以知道为什么亚当兰伯特的高音听起来无比轻松吗?

我来给你答案。


因为亚当兰伯特提早换声了

或者用我们的概念说,亚当兰伯特之所以很轻松能上高音,是因为泛音在给基音让位置,很多歌手只能唱出A4,比如林志炫,但是恍惚之间你会有种听到highc的听感

知道为什么吗?因为泛音的存在

你会莫名其妙的觉得他唱的比A4高


这就是重视泛音的结果。


而不重视泛音的结果就比如亚当兰伯特

他的基音很高,但是基音压制了局部振动的空间,就比如一艘船在左右摇摆,按说上面的人也应该左右摇摆,但是亚当把所有人绑起来了,这些人就跟船融为一体了,不再发生局部振动,而是人船这个整体在一起振动。

这个例子不太好,但是只是为了让大家理解那个意思。


或者说,一个人在敲门,门上插着一把钥匙串,钥匙串互相撞击以及钥匙串与门撞击再加上被门撞回来的钥匙串再与钥匙撞击这所有的声音都叫泛音

而敲门时门本身的振动是基音

基音和泛音最后形成一个整体的声音。


亚当相当于把钥匙串拔下来了,或者固定住了

是不是门就振动的梗自如了?

是的,基音发挥更自如了

但是不会有人说亚当的高音比如B4听起来像highd

因为他的B4喝水

也正因为B4喝水,他完成最高音只有B4的歌,就没有任何情绪渲染力,因为他根本发不上力

因为在亚当的音域里,唱B4就跟我们唱C4差不多吧,发不上力,这些详细的可以通过截取、分析亚当兰伯特的高音共振峰就一目了然了

但是我现在还不想搞那么复杂,大家有兴趣可以自行研究。看看亚当的声音共振峰有什么特点。


但是我只是想说,一个人声音本身的复杂度,是泛音带来的,基因不够高会限制你场什么作品,而泛音被堵死会让你永远唱不好一些作品


他们是对立统一的存在

而如何根据个人的歌路、演唱作品的需要、结合自身身体条件去养成一条平衡基音泛音、塑造声音共振峰的过程,

这个过程才叫唱功。


你听杨培安的声音,他的高音绝不会让你有一种他唱高了的感觉。


这就是因为他过分的注重自己声音的高度

而那些歌手会让你觉得他唱高了呢?比如李健

比如刘欢,比如美声大家们

他们的高音会让你有“唱高了”的感觉

但杨培安没法给你这种感觉,他的高音震撼力是远远不如我说的那些人的,当然,好处就是可用音域宽广了。


你们对比一下杨培安的大海和那一场的林志炫的没离开过,你诚心诚意的说,谁才是真正的高音歌手?林志炫的A4给我的震撼力远胜于杨培安的highc

就像林俊杰的四组震撼力远胜于绝大多数华语流行歌手一样(对不起,应该是全部)


我绝不会因为林俊杰唱highF会杀鸡而嘲笑他

我能唱highA,但是我跟林俊杰比,连H2S都不算,人家一开口就秒杀我一千条街了。


是的,基音和泛音好歹是标准教材里有的概念,而且是基础概念。


认识声音,请大家不要浮躁,不要轻易的接受网络上的名词、教学词汇,因为每个人定义的同一个名词,含义都不一样。


这就是为什么有些人说林志炫弱混声很nb,有些人说他全是假音

这就是为什么有些人说王力宏声乐科学家

有人说他断层歌手。


你那的弱混声跟别人那的弱混声,不是一个意思。



相应的强混声也是一样,我知道你们很多人听说过sls和cvt

我告诉你,sls如果按照cvt对声音的划分的话

sls根本就是个没有强混声的练声体系


因为cvt只把“belting”认定为强混,而且人家也不叫强混,叫“实唱”


所以,别再名次中毒了,有很多唱的很好的小歌手,接触一大堆名词就理论中毒了,不会唱歌了。


就这样吧,手机扣字太累有事儿看我视频。


最后,我奉劝所有真心想唱好个的孩子

一定要找个好老师去面对面学习,去上课,去练声,去纠错。


你自学,就一定会被带歪,因为所有机构老师都出教学,但是每个人得名词对应的意思都有差别

你怎么可能不练错?


我练了一年咽音,走了一年歪路

我把我五组音区全部推倒重来


我走了非常多的弯路,也最终正视了自己

正视自己的条件,自己的音色,自己的审美

自己的不足


所以请大家相信我,你想唱好歌,一定不要自学,如果你就想随便唱,那么自学就可以了,如果你想出去给你的听众去唱(我一年涨了五个真粉丝,全女的,学校的)不好意思有一个是男的但是我选择性忽略了哈哈哈


那么你就必须找个老师,而且一旦你觉得你的老师水平不行了,立刻换,别犹豫。


你是付钱的,你有什么不好意思走的。


就这样。

唱歌,拒绝名词中毒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