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点甜(改编词背后的故事·二)
哭泣的印第安
绝望的黑人啊
提醒我们到最危险时刻
这三句词源于美国屠杀印第安人、黑人贸易。
其实在人类发现美洲新大陆后的早期,美国人还曾经和印第安人有过和平共处的时光,他们得到印第安人种种无私的帮助,甚至还称他们为“高贵的红种人”。后来美国人在这片大陆上不断发展繁衍,人口激增,对土地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于是他们便盯上了印第安人的地盘。
1812年,美国人大肆屠杀俄亥俄以及密西西比东部的印第安部落。佐治亚州的民兵甚至发明了“猎杀活人”的杀人游戏。1825年,这种不定期的屠戮开始合法化,美国人打着法律武器的旗号对印第安人杀戮驱逐,美国的几任总统甚至鼓励美国人对印第安部落发起血腥打击,只要杀了印第安人,土地和金钱都是自己的,因此许多美国人都打了鸡血似的大杀特杀。
为了提高杀戮效率,美国人甚至猎杀数目一度多达六千万头的北美野牛——印第安人赖以为生的衣食来源。直到20世纪初,北美野牛已经近乎灭绝。这种缺德的方法,破坏了北美大陆的生态系统,生产落后的印第安人更是在饥病交加中死去,侥幸活下来的人,也只能接受美国政府的“人道政策”——“保留地”政策。即印第安人“自愿”搬出自己的家园,搬到美国政府为他们划分的土地上。然而,美国政府划给他们的土地多为贫瘠的土地,而自己富饶肥沃的土地便归美国所有。就算是在迁移的过程中,也有许多的印第安人遭到袭击。在迁移后的新土地,印第安人依旧遭到白人的歧视和挤压,美国甚至设立栅栏方便监视他们。一位印第安头领绝望地说:“我不想定居,当我们定居下来,我们就会变得苍白和死去”
屠杀印第安人让印第安人陷入了绝望,而美国则获得了大量的土地和资源,典型的见利忘义行为,是应该被全人类谴责的。

黑奴贸易的开端,是源于15世纪末,葡萄牙人从西非沿海贩运黑奴去本国充当家务和农业劳动力。16世纪,西班牙人在美洲大陆扩张掠夺的过程中对印第安人进行残忍的屠杀,并企图奴役他们,但并没有成功。因为他们不适合繁重的田间劳动,而一个黑人顶得上四个印第安人。为了满足种植园和矿场开发的需求,他们决定从非洲引进黑人劳动力。随着种植园的不断发展,黑奴贸易也开始兴盛。
18世纪,虽然西方各国先后宣布禁止黑奴贸易,但黑奴走私贸易又持续了一个世纪,直至鸦片战争时期,黑奴贸易依旧存在。
在黑奴贸易中,黑人没有任何人权,他们只是廉价的劳动力,他们不允许有自己的想法,他们只能被动地像商品一样被买卖,大多数黑人都看不到活着的希望,只能如行尸走肉般过一天是一天。
在中国正在鸦片战争的同时,国外也在进行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也在进行着各种各样斗争,这也告诉了中国人,中华民族已经到了濒临亡国灭种的危机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