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指答案】2023年国考副省卷
中指提示:这套副省级题目出的很好,尤其第4、5题。建议各类考生可拿第4题作为专项练习,练习梳理答题思路。第5题A与B型作文写作思路非常重要,近期会专门公开课讲解。
(一)“给定资料1”中,青年画家以玉陵湖大桥作画并题名为 《巧》。请你谈谈玉陵湖大桥“巧”在哪些地方? (10分)
要求:全面、准确、有条理。不超过250字。
【指点】1、建议第二段中内容写到答案中作为开头背景,虽然从题目问法来看得分概率不算大,但是极其重要、极有高度的点题讲话,且留白、补笔等写法与“画”关系密切。2、材料最后2段建议合并成为一个要点,“人气、商气、财气”和“人流、物流、信息流”对应关系较为明确,这两段内容表述相似度高,最后一段既对全文进行总结,又是对上一段内容的强化。
【中指答案】
玉陵湖大桥是美丽中国在西部留白上的精巧补笔。巧在:1.造型与自然相融辉映。提篮拱桥造型,连接景区、优雅灵动、浑然天成,展现力量美与跨越感,成为网红打卡地。2.拆除过程避免影响生态。创新提出建新拱、拆旧桥思路,边建边拆、湖中不设桥墩,无混凝土掉落。3.建桥采用高超环保技术。旧桥混凝土和钢材全部循环再利用,污水经集中处理达标后用于施工洒水。4.大桥连接设计精妙。桥梁与道路8字连接,提升交通安全、连接9个村庄,四通八达,彰显匠心。5.带来活力经济圈。促进人、物、信息流的流动,推动现代农业、旅游业发展,让当地百姓受益。
(二)请你根据“给定资料2”,谈谈为什么“有村民说,窑洞修复的过程,也是他们从旁观者变成参与者再到传承者的过程”。(15分)
要求:分析全面,条理清晰。不超过250字。
【指点】材料脉络清晰,与题干句子对应关系明确,根据材料的节奏找准关键词即可。唯一需要斟酌的就是答案开头的“翻译句”如何写。
【中指答案】
在修复的过程中,村民思想认识和文化价值认同不断提升,让他们从不理解到主动参与再到宣传推广。1.村委会与专家团队协商确定修复方案,采用废旧建筑材料以保留窑洞本来面貌,但村民作为旁观者不理解,认为费时费力且不好看。2.村委会通过协商共议、举办影像展,让村民认识到窑洞和废旧材料的文化历史价值,更加认同建筑风格,从而踊跃捐赠、出谋划策、义务劳动来支持修复,成为参与者。3.村民言行感染修复师傅,让他们深刻了解窑洞文化、认识工作价值,更好开展修复,文化教育基地建好后村民又成为义务宣讲员、参与宣传推广工作,最终成为传承者。
(三)假如你是J市文史学家叶教授,请根据“给定资料3”,起草一份 《关于加强凤凰河流域文化建设的建议》。 (20分)
要求:(1)意义全面,问题精准,措施可行;(2) 层次分明,逻辑清晰,表述准确;(3)不超过400字。
【指点】1、格式(形式)上,没有太多需要注意的。“建议”是工作中常用的文体,但非正式公文文种,所以不必太纠结抬头和落款。这是叶教授公开发表的文章(不需要抬头;不需要落款,署名在标题正下方)还是呈送有关部门的建议(需要抬头,但本题不知道具体机关名称;需要落款)并不清楚,所以可简化处理。2、这题难点在于如何写意义(还有同学忘记写意义)。题目要求中所指的“意义”是河存在的意义,还是文化建设的意义?从题目来说重点在文化建设的意义上,从材料内容来看这两个层次都涉及,所以可都写出来。3、问题和建议主要集中在材料最后两段,在处理材料信息时要注意把关键词多用到建议上(因为题目决定了答案要围绕建议来写),问题只需要抓住核心词即可。特别是倒数第二段中的问题,多转化为建议去写。
【中指答案】
关于加强凤凰河流域文化建设的建议
凤凰河在J市穿城而过,为人们生息繁衍提供自然资源,形成城市发展格局,同时数百年的繁华也留下宝贵的文化遗产,是养育城市和居民的水脉,更是承载文化交流、传播文明成果的文脉(凤凰河存在的意义,社会+文化)。通过3年治理,凤凰河从资源性缺水到全线通水,只是迈出了生态环境复苏的第一步,而加强凤凰河流域文化建设,才是促进经济、反哺生态的坚强保证(凤凰河文化建设的意义,生态为主)。
目前凤凰河文化建设还存在核心内容不鲜明、沿岸城市难整体推进、相关部门未形成合力(群众了解程度不高)等问题。对此建议:1、建立全流域协同推进机制。成立领导小组,整体推进文化遗产调查,全面提炼文化内涵,统一规划文化保护开发。2、进行系统性保护传承。由政府牵头,文旅、生态、经济等部门参与,制定战略规划、实施办法,推动生态、文化、经济协同发展。3、创新用活文化资源。开发文化旅游资源,修建博物馆等现代文化景观、开发APP展现虚拟现实结合景观,推动生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让文化融入群众生活。
(四)“给定资料5”中调研组拟向乐原市政府汇报调研情况,汇报的重点是如何借鉴“给定资料4”中的N市和M市的经验,促进与新远眼镜公司的合作以及乐原市相关产业的发展,请你为调研组草拟汇报的主要内容。(20分)
要求:(1)观点明确,内容全面;(2)条理清晰,有逻辑性:(3)不超过 500字。
【指点】1、格式(形式)上,是相对正式的公文,有明确的主体,可以写抬头、落款,作为呈报的书面材料;也可以不写抬头、落款,在标题正下方写“(调研组)”,作为会议汇报材料。2、材料5中“组长”的两次发言是出题人给的重要线索,告知我们正确的答题思路为3个层次:一是我们要不要承接这家公司(材料5有3处谈有利于我市)。二是通过什么来吸引他们(材料5对策基本都在谈此,且要明白促进合作和相关产业发展是一体的)。三是有哪些方式可以留住他们(说明材料5中几乎没涉及这部分内容,要多在材料4中找)。
【中指答案】
关于促进与新远眼镜公司合作以及我市相关产业发展的情况汇报
(市政府:)
随着国家“双碳”战略推进,我市以传统重化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正进行转型升级,为推动闲置厂房土地再利用,我市正在招引新远眼镜公司。调研组认为承接该企业后有利于我市补充工业领域短板、稳定技术工人队伍、推动电镀产业链延伸,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意义重大。结合在N市和M市先进做法,就进一步推进相关工作汇报如下:
一、关于促进与新远公司合作并发展相关产业的建议。1.积极承接相关产业转移。打造产业集聚区,完善配套设施及生产要素,培养和承接上下游产业,形成产业优势。2.提高创新能力。打造实验室经济,支持企业建立研发机构,推动智能化改造,培育扶持研发企业和高新企业,填补技术空白。3.谋划高端战略布局。明确产业定位,布局人工智能视觉科技领域,打造传统产业、智能制造、医疗康养等关联产业,构建高端视觉产业链。
二、关于留住新远公司的建议。1.突出比较优势。引导电镀配套企业与其合作以促进降本增效,定期开展工人技能水平培训以匹配企业需求,提供物流、土地、水电气等要素和配套保障。2.打造营商环境。成立招商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推动企业入驻,建立政企业联合办公机制进行常态化服务,完善政府投资等帮扶政策。
(调研组
x年x月x日)
(五)大河奔流不息,在流动中焕发生机。纵横交错的桥梁路网,构成了经济发展的动脉,不断产生新的发展机遇;产业通过转型升级,迸发出新的活力,不断释放新的动能……请你参考 给定资料,联系实际,自选角度,以“流动与新生”为题目,写一篇文章。(35 分)
要求:(1)观点明确,见解深刻;(2)参考给定资料,不拘泥于给定资料;(3)思路清晰,语言流畅:(4)字数 1000-1200 字
【指点】 这种文章的框架构思如果把握不准,就按照A与B关系型文章来处理,最为稳妥。题干中的提示看似是单向关系:流动→新生,但从题目命题、材料提示、政治理论来看,都应写为标注你的A与B型文章。
重点材料提示:
材料1:这焕发出新活力的村庄一定要表现出来。人流、物流、信息流在此间快速流动。流动中,一座桥带出了一个活力迸发的经济圈。
材料2:村委会正打算让这些“沉睡的资产”焕发出新的生机。窑洞修复的过程,也是他们从旁观者变成参与者再到传承者的过程。
材料3:凤凰河“复活”后,将极大促进沿岸经济文化的发展。流动的河能激活文化之河,文化之河也能反哺流动的河,现在宣传和弘扬凤凰河流域文化恰逢其时。“文化的生命在于‘用’”,在于融入群众生活。
材料4、5:产业通过转型升级,迸发出新的活力,不断释放新的动能。
【中指答案】
流动与新生
“一个流动的中国,充满了繁荣发展的活力。”大河奔流不息,在流动中焕发生机。流动与新生是当代中国发展的关键词。人流、物流、信息流的涌动,改造、升级、创新的发展模式,都是当代中国的流动:而活力迸发的经济产业、充满机遇的市场环境、绽放魅力的传统文化,则是属于这个时代的新生。所谓“流动”,是一种状态方式,它客观描绘了当下社会经济发展中生产要素、发展理念的流动;所谓“新生”,是一种目标方向,它指出高质量发展的方向所在,欣欣向荣,朝气蓬勃。
流动与新生相辅相成,互相促进。流动带来了新生,新生也反哺着流动。我们看到,纵横交错的桥梁路网、转型升级的产业,推动了要素流动,释放出新的前进动能,带来了新生。我们也见到,文化新生后的凤凰河反哺了生态环境,修复重生后的窑洞引来了游客,让流动变得更具质量,激发出源源不断的发展潜力。新生要建立在流动的基础上,流动也要以新生为方向才能够持续,处理好两者关系,才能找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密码。
流动是基础,有流动才有发展。流动,推动着各类要素既畅通其流又交汇融合,是发展的动力之源。实现高质量发展,需要高质量高水平的流动,让经济社会“活”起来、人民群众“动”起来、各阶层各领域的潜能迸发出来。巧夺天工的玉陵湖大桥带来人气财气;重新修复的窑洞带来文化意识的觉醒;乐原市的转型升级带来了未来发展机遇…交通、文化、产业等领域的范本,正指引我们走上高质量发展之路。要建强以交通为主的基础设施,为流动打造出稳固通途和强大保障;要弘扬内涵丰富、独具特色的传统文化,打造发展软实力,为流动凝魂聚气;更要增强创新发展硬实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为流动注入源源不断驱动力。
新生是方向,有新生就有未来。大河之所以奔流不息、永续流动关键在于方向正确。想要确保新生能够持续绽放、欣欣向荣,新生就必须是符合客观规律、符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因此要明确新生的价值追求和目标方向。一方面,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是第一要务。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让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成为新生的应有之义,实现更多的产业转型升级、生态文化繁荣、交通四通八达,推动高质量的新生,实现高质量的发展。另一方面,要深刻领会以人民为中心是根本立场。无论是修建大桥满足民生诉求、造福群众,还是复活窑洞文化、融入群众生活,关键都在“人民”。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与人民贡献,我们的新生才是符合历史规律、属于中国道路的新生。
“万物得其本者生,百事得其道者成。”流动与新生,是既符合我国国情的发展方向方法,也是中国走向未来的信心决定。以流动的中国创造新生的发展,以新生的活力哺育要素的流动,就一定可以让中国号巨轮行稳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