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聊聊“第一学历焦虑”

2021-11-11 23:42 作者:自由签周报  | 我要投稿

首先声明,我第一学历不高,但是也超过了80%的同龄人,2012年,武昌理工学院本科,没错,和那个去了华为,拿200万年薪的那个哥们一个学校,而他进华为的时候是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华为并没有以他的第一学历是个三本为由将其淘汰。然而,没什么卵用,该说第一学历重要的那些软文,推文写手,依旧会不断以类似的话术,诸如:北大博士被鄙视,因为第一学历双非,考研复试被刷,因为是专升本,那有的人通过考研考博一路从武昌理工学院跳到重庆师范大学,再跳到华中师范大学,而且就业的时候,对方只看他的研究成果以及科研履历,根本不在乎本科啥学校,这些营销号,写手,为啥不说呢?


答案只有一个:没流量,没好处。


先说没流量,如果一篇文章说一个人基础一般,第一学历一般,通过这种渐进式的发展,一步步增强实力,最终成功,这不就是最普通的,很多人从小听到大的什么水滴石穿,铁杵磨成针,成功靠努力这种“太肤浅”的道理,自然会有一些“社会人”,“成熟人士”觉得这很“学生”,很“幼稚”,当然也就没人看,因为太平淡无奇。但是,如果来一个:“奋斗了18年也没法和别人一起喝咖啡”,“北大博士不如小学生”,网民必然会赶紧点进来“探索”一番,然后发现全篇都在胡说八道。当然,这种文章的读者少不了那些喜欢“反思”和“批判”的“意见领袖”,虽然他们只看了一个标题,不过不妨碍他们去罗列某些话术性词汇显得自己“有才华”,而这种只看标题,意见领袖式的读者一旦被吸引过来,评论区热闹起来,流量就来了,自然,对某些人而言,广告,钱也就来了,而一些“写手”的狗粮,也就到账了。


至于这些写手们散播第一学历焦虑,可以说散播的对象,既是我们这些青年人,又不是我们。所谓“不是”,是因为时光不可能倒流,即便我们第一学历“低”,我们也不可能让时光倒流,然后我们去提升第一学历。而且,即使时光可以倒流,我们有什么理由认为我们的同龄人不会一样希望回到过去提升自己的第一学历?任何一个人,所取得的学历,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自身综合素质以及当时的时代大背景,我高考的时候,湖北一本录取率就只有11%,怎么可能和现在17%的录取率相提并论?而所谓“是”,那是因为我们虽然已经大学毕业很久了,可以说毕业院校对我们职业,事业发展的影响已经可以忽略不计,但是,我们会有子女,当年轻一代为人父母,我们忙于工作,对于教育大环境,教育规律不甚了解——毕竟不是人人都学过教育学,不是人人都是干教育行业的,很多家长对于子女教育,尤其是子女上什么学校,读什么大学,哪个专业好,这些问题,很多家长了解的都是被外界主观输入的,根本没有形成自己的认知,其实家长也不懂,那结果可想而知,这些软文的作者说什么就是什么了。而这些传播第一学历焦虑的,可以说是打中了家长的“命门”,因为他们散布的信息,铺天盖地都是第一学历末流本科的,即便以后读博从985学校毕业也没用,第一学历yyds,这种信息的核心,不外乎就是,以后的奋斗是没有意义的,第一学历一定要高,而这种宣扬第一学历的,他们所谓的“好”的第一学历,并非是比我的毕业学校好就算好,而是字里行间透露着“双非院校”都是辣鸡的思想。而211大学录取率,只有7%(湖北),而且,作为分母的人,只占同龄人的一半。那就意味着,有93%的高中生和96.5%的中小学生会成为这些贩卖第一学历焦虑的营销号笔下的“辣鸡”,那么,为了考好大学,怎么办?上好高中,还得是名牌,比如某水,衡某中学,一个学期学费10000左右的这种,什么鄂南高中,学费才1000多,小城市的重点,没用,辣鸡,什么一学期才2000学杂费的华师大一附中,那肯定是便宜无好货,必须是武汉xxxx中学(呵呵,华师一附中全省第一,你眼瞎吗?),总之,它们的标准,高到几乎把95%的人编入潜在“辣鸡”队伍,然后,“再穷不能穷教育”的家长们慌了,坚决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而怎么叫“不输在起跑线上”?标准不在家长,而在于提出这个营销概念的人,家长,负责掏钱,乖乖当肥硕的韭菜就行了,好好地茁壮成长就行了。为了上好高中,一定要选贵的,便宜没好货,担心上不了(80%的学生上不了)怎么办?报它们的班,买它们的课,或者跟着它们去国外读技校镀金吧,即便海带也是海鲜嘛。要考好大学,得上好高中,要上好高中,得进好初中,要进好初中,得进好小学,要进好小学,那就买学区房吧,那就报它们的补习班,兴趣班吧,上所谓国际学校吧。


其实,说了这么多,要看清散布第一学历焦虑的人是啥嘴脸,其实只要知道,让大家有了第一学历焦虑之后,对谁有利就行了。至于我为啥说这些话,呵呵,因为我穷呗,不但穷,还头铁,还顽固,为啥我要这么说我自己呢?其实不是我自己要说啦,而是这些散布第一学历焦虑的人就是这样对付我这种人的啦。

聊聊“第一学历焦虑”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