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电影淘宝记(1949年前)*百里挑一,15部最经典民国影片推荐

最近忽然对民国电影产生兴趣,于是上网查了一下片源,发现在网络上能够看到或者可以买到碟的,大约在百部左右(不包括各种资料馆放映的影片)。就内容来说,其中大多数为左翼或者相对进步的影片。虽然这些片不足以代表民国电影的全貌,但作为入门已是足够。我花了大约三个月左右的时间,将它们集中观看完毕,除《生死恨》和《宁武关》因为是戏曲片只是匆匆浏览外,其余相对看的比较仔细。
先说一下总体情况。在找到的116部片中,20年代7部,30年代51部,40年代58部,而40年代中又以最后三年(1947-1949)的作品最多,为39部。20年代尚属电影起步阶段,作品相对幼稚。30年代由无声过渡到有声,诞生了一批今天被奉为鼻祖的经典。40年代作品最多,制作上趋于精良,达到了一个高峰。虽然这些电影年代久远,但大多数作品以今天的眼光来看仍不过时。下面我挑选出个人认为最经典的15部,供大家参考。如果有人想快速了解现存民国电影的精华,但又不想太费时间的话,这些作品绝对值得一看。

神女 1934
导演&编剧:吴永刚
本片情节叙述清晰,画面简洁干净,加上拷贝质量好,让人看着非常舒服。阮玲玉精湛的表演让我了解到她不是徒有虚名,而恶霸章志直和小孩黎铿的表现也很到位。

大路 1934
导演&编剧:孙瑜
虽然大路还只是部1934年的默片,但我觉得它已经到达了孙瑜的巅峰,胜过大禁片武训传。六位性格各异的男主,两位美女,再加上抗日、爱情、动作等多种因素,安排得井井有条,让人一点也不觉得凌乱,另外其中的疑似女同情节也让人津津乐道。

新旧上海 1936
导演:程步高
编剧:洪深
反映上海小市民生活的绝佳之作,通过一个里弄几户人家的生活琐碎,表现出那个年代人们的生活重压。虽然如此,影片基调却并不沉重,讽刺的手法时时让人捧腹,舒绣文和王献斋把上海人的精打细算、爱面子等特性演活了。

十字街头 1937
导演&编剧:沈西苓
经典自不必多说。赵丹被戳穿时的窘样滑稽极了,白杨夸张的表演则显得十分可爱,而这份可爱在之后她的作品中很难寻觅。

压岁钱 1937
导演:张石川
编剧:夏衍
通过一个洋钱的流通轨迹,穿插了社会百态,情节安排匠心独具,夏衍的编剧能力确实强。演员方面阵容强大,明星公司倾巢出动。

马路天使 1937
导演&编剧:袁牧之
也许是先入为主吧,我觉得周璇之后的演技再也没有超过这部的。赵丹率领的“杂牌军”很好玩。总体感觉片子的前半部更加精彩,后面显得有些沉闷。

太太万岁 1947
导演:桑弧
编剧:张爱玲
区别于同时代大部分片对时代的批判,桑弧着力于小资产阶级的生活,风格轻松幽默,比现在的搞笑大片强多了。

一江春水向东流 1947
导演&编剧:蔡楚生、郑君里
长达三小时的抗日史诗大片,分敌占区和重庆后方两条线平行叙述,舒绣文扮演的“抗战夫人”和上官云珠扮演的“秘密夫人”尤其让人印象深刻。

小城之春 1948
导演:费穆
编剧:李天济
平淡中透出紧张气氛,很好的婚外恋题材

大团圆 1948
导演:丁力
编剧:黄宗江
虽然片长不足两小时,但刻画了一大家子十几口人的众生相,而且人物个个性格饱满,让人不得不佩服编导的功力。孙道临的处女电影,一直就觉得他挺适合演公子哥。

万家灯火 1948
导演:沈浮
编剧:阳翰笙、沈浮
乡下人来城里攀亲戚的经典案例,片中对矛盾的展开逐层推进,让人觉得合情合理不突兀,加上一群老戏骨的同台演绎,精彩。

新闺怨 1948
导演&编剧:史东山
一直很中意史东山的镜头构图,从前期的《银汉双星》,到后来的《一江春水向东流》。这部《新闺怨》与《一江春水向东流》相比,显得小资和生活化。还是更喜欢白杨出演知识分子的形象。

乌鸦与麻雀 1949
导演:郑君里
编剧:陈白尘等
经典名作,最出挑的依然是赵丹。

三毛流浪记 1949
导演:严恭、赵明
编剧:阳翰笙
看过了这许多老片后,我还是没有认全最后一场宴会场景中的所有明星

哀乐中年 1949
导演&编剧:桑弧
桑弧的经典片,个人感觉此片比太太万岁好,依然是对小资产阶级的嘲讽。石挥的表演让人联想到郎雄,昙花一现的美女朱嘉琛成就银幕绝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