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良药苦口忠言逆耳的对吧?但我现在才不要诉苦

2021-11-23 09:02 作者:Link领域  | 我要投稿

  即便年轻人自认为自己是白纸一张,但他们身上却永远伴随着自我相冲突的矛盾。

  一方面,年轻人会对“严厉的人心生反感,对温柔地糖衣炮弹却几乎没有抵抗力”。而另一方面,在年轻时对于“有利于自己的道理或规律心生好奇与追求”

  于是就有了一种很畸形的商业对抗模式,叫“欺诈年轻人”以表面上没什么令人反感的方式,暗中设计,有针对性的对待年轻人的套路开始愈发的多了起来。

  即便是一个既简单又伴有决定性质意义的道理摆在人面前,他也是仍能以“这只是事物的一方面,我还有别的要讲”来固执己见,除非他吃够了亏,才能以阅历作为标准去判断,到底孰轻孰重。这是一个对绝大多数人必须的过程。但是却仍有少数天赋异禀的人,仅仅通过“耐心”,便做得到“容忍不愉快感的同时,按照自身趋利避害的原则汲取内容”。这是一种明智,是尖子生的专属,是差生永远都无法企及的品质。

  我举个非常直白的例子。这件事是真人真事,甚至是逼真到了120%的程度,可以说是真实发生的,毫无纰漏可言的经典案例。

  我去一家银行,这家银行是当地的总行。我曾在这家银行办过免费etc,这时一个大堂经理上前询问我的诉求。我由口袋中拿出etc,告知他这个设备不好用不能用了,现在前来办理退设备(主要是销卡)

  这个大堂经理在确认到眼前我需要排队的前提下,带为我取了单,我在他的安排下等待。

 但当我来到柜台的一刻起,我才发现这个etc设备并非该银行正规渠道办理,他们的解释是在输入了设备码之后发现该设备为第三方设备,之前在这里您可以办得到,是当时另一位经理的个人行为。我们不能帮你把卡销掉(因为设备还在)

  问题在于,当我听从指引来到那个第三方etc集中处理点时,在我之前的一位女性大姐与我也是一样的遭遇,我们在同一家银行办理了同一第三方的etc设备。

  那么问题来了,那个大堂经理甚至在我得知设备不可回收时,就站在我的身旁,而大姐嘴中也表示过自己也同样和那位在职的大堂经理交流过。简单来说,看到我手中设备的那位大堂经理,一眼就可以识别出设备是第三方的,(柜台人员解释过第三方的设备外观上都与当行代办的不一样)因为前不久刚有位大姐的情况与我完全一致

  但他仍旧要我去排队,甚至主动提供各种温暖关怀。

  他可以完全好心,提醒我“不要等了,直接去哪哪哪去处理就好”但却选择了,“您来就要有板有眼的接待”。这在“职位”与“立场”角度来看,是有经验的人的必然选择。 

  因为本质上“以实情去提前劝导"的人,对于听者来说,伴随了“撵你走”的怀疑可能。本质上说,大堂经理仍是服务人员,直接说实话的人是好人,但是直接撵走顾客的服务人员,却是个对自己不好的大笨蛋。

  与此同时,每走掉一位顾客,自己的业绩也会少掉一份。

 正是有那种,听了实话却仍以道义去认知的人存在,有经验的大堂经理才会选择“不讲实话”。那些顾客当中一定会有“介意自己被不被撵走的人”,他们听了 实话却并不会动脑子想事情的真实内容,反倒介意起“你是想赶我走吧?看我投诉你” 甚至简简单单一个非常理智的人,在情绪糟糕时也做不到理智占的高地。他们随手的一个举报,就能要了大堂经理的饭碗,“说实话?面对形形色色的人?你总要得不偿失”


  只要这种情况存在的一天,理想主义当中,人与人坦诚相见为基础的理想政权就永远不会诞生。说白了,这是一种暗通了真实道理后的消极,但是对于那些还未能认识到本源的人来说,精通道理本身又存在现实功利意义。@我知道这回事之后,是真的能帮我避开一些雷区”由这一点上讲,这些规律又积极到不行。

  

良药苦口忠言逆耳的对吧?但我现在才不要诉苦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