弈三国,输赢果真是最重要的么?【论多方博弈的平衡之道】
【前提:本文内容乃是今天本人与某位棋友的谈话内容整合而来,个人观点,仅供参考,不喜勿喷。】
春节临近,棋友们在对弈三国演弈棋之余,有一些规则与局面的问题也喜欢与本人交流。今日亦不例外,某位棋友就某一对局与本人展开讨论,棋友提出的问题是,如果联盟双方每一局都互设“暗桩”的话,那对局如何进行?记得在此之前本人曾转载过一篇官方公众号的文章,官方提议采用速战速决的方式解决这个僵局,这个方法还是比较可行的。专栏链接如下:

其实,对于联盟双方互设“暗桩”的局面,本人提出的主张是:联盟方对于拥汉方应该削弱之但不灭之,联盟方要利用各种战术将拥汉方的所有攻击型子力尽数消灭干净,使其彻底丧失战斗力,然后三方达成和棋。这就是本人曾提到过的“弱拥汉方巧和联盟方。”
然而有棋友问我说,“就是想想,如果打了半天结果和棋,那折腾半天又有什么用呢?”
针对这个问题,我给这个棋友说了说本人对于三国演弈棋以及多方博弈的看法……【这才开始主题内容】
三国演弈棋,最重要的不是分出最终的胜负,反而是在对局过程中三方互相较量互相制衡的状态下始终保持局面的平衡,从而最终达成和棋。这才是当代社会的人该研究的,因为,当今社会,不管是什么行业都一样,那种殊死较量已经不存在了,而且现代不同于古代,不需要各行各业都大一统。那样的话,不就是“垄断”了么?所以,下棋也是一样,和棋率高一些的游戏机制和规则反而是很公平的。正所谓:“棋道即人道,棋品如人品”。
很多棋友对于和棋,都嗤之以鼻,甚至觉得不应该存在和棋的规则。然而,本人却不以为然。不知大家是否听说过国际象棋前世界冠军彼得罗辛(亦翻译成彼得罗相)?他就是靠超高的和棋率名扬于国际象棋史。他曾在1963年以胜5和15负2的战绩夺得世界冠军称号,1966年又以胜4和17负3的战绩卫冕成功!因此彼得罗辛又被称为“铁的棋手”!亦是国际象棋史上和棋第一人!【小七最崇拜的国际象棋棋手就是彼得罗辛】彼得罗辛的事迹也充分证明了,靠超高的和棋率也能夺得世界冠军的宝座。
如果说,彼得罗辛的事迹不足以说明问题,那就举几个大家身边的例子吧……
现在这社会,三方博弈或多方博弈的例子有很多,比如网购三巨头——阿里、某拼、JD。还有通信三巨头——移动、联通、电信。这两个例子不就足以说明问题么?你可以理解为他们在博弈了很久之后,达成了一个和棋的局面。
还有就是大家最离不开的手机,手机现在最流行的就是IOS系统和安卓系统,在2012年,它们联手击败了塞班系统,但是这之后呢?又有谁独占鳌头了?如果用三国演弈棋棋局来表示的话,不就相当于联盟双方击败拥汉方后,双方握手言和了么?
三国演弈的“演弈”,就包含了很深的意味,请大家仔细品这两个字……
多文化多元素多方面并存,才是当今世界的主旋律……
就像在三国演弈棋对局中,当棋盘上出现两强一弱的局面时,两强火拼使平衡;若是两弱一强,两弱联合使平衡……
如何在斗争中维持微妙的平衡,最终找到新的平衡点,最终大家握手言和,共同进步,共同发展,这才是现在人应该思考与研究的主题。
所以才有“三国演弈喻古今”这句话……
那么有棋友说了,下棋是游戏,就是为了赢。
那好,虽然下棋是游戏,既然是游戏,那就是为了赢,但是太在乎输赢,也就没意思了。
三国演弈棋的精髓就是,最终结果并不重要,而在于过程是否精彩。
如果输赢真那么重要,好,开局就有一方故意送人头让那个在乎输赢的人赢如何?不是喜欢赢么?好,成全你就是,那这样的话,是不是就又太没意思了?
若是把输赢看得太重,就会体会不到这款桌游的乐趣以及他想传达给我们的人生哲理,反而会起反作用。打个比方吧,就好比一个局面,玩家A走出一步棋以后,若是玩家B配合他的想法,走出他想要的那一步,那他肯定会得到巨大的优势,然而,玩家B真的会如他所愿么?这其实就是三国演弈棋告诉我们的另一个道理——“人心叵测,世事难料。”得意与失意,决定权不仅在己手,也在他人之手。
或者可以这么说,太在乎输赢的人,其实并不适合玩三国演弈棋。如果太在乎输赢,直接去用传统棋进行二人对决就好,谁厉害、谁棋高一着,谁就赢,凭实力说话!
还有棋友曾问过我一个问题,三国演弈,如何演绎多方博弈?(比如5方或7方或者更多)
正如古典哲学所说,“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三就是最简单的复杂。虽然3人棋之外还有一些多人棋,比如4人棋(这里只是举个例子),玩4人棋,出于利益考虑,玩家与玩家之间很容易在对局中不自然的就分出两队,形成2v2的模式,这不就是扩大版的普通2人棋么?即便再有更多人下的棋,不仅棋盘设计、平衡设计是问题,去哪找这么多人来参与同一局对局呢?至于规则肯定也会更加复杂,对局时间也会更长……对于快节奏的现代化生活方式的人们是很难做到的。
回过头来再说三国演弈,他不仅可以用来演绎多方争斗,还可以模拟更大的格局。并且规则也简单易懂,上手容易,速战速决规则的加入更是加快了对局进程,缩短对局时间,解决了很多僵化局面。因此本人认为,多人棋基础,只研究三国演弈就足够了。
棋道即人道,棋品如人品。玩三国演弈棋,领悟处世之道。
弈三国,品人生。
【以上皆为个人观点,不喜勿喷。】